查看: 49053|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政策聚焦] 北京聞風﹕監管食品安全 保住經濟支柱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3-8 11:31: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明報專訊】有「購物天堂」之稱的香港實行奶粉「限購令」後,但為獲得安全奶粉或可觀利潤,仍有內地人鋌而走險,足見內地安全食品的巨大商機,以及內地食品行業的信任危機。


源頭銷售堵不安全食物

在全國「兩會」上,食品安全再成焦點議題。業內人士指出,食品工業是國民經濟重要支柱,2012年總產值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2%。與此同時,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機將是新一屆中央政府面臨的最突出問題之一,料「兩會」後將加快採取更有力措施,完善現行法律和監管體系,從源頭和管道上建立「防火牆」。

為防堵不安全食品,北京在全國率先從銷售管道入手,已要求全市食雜店不得從事食品現場製售,網店不得銷售散裝食品。而新修訂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條例》將於4月1日施行。北京市工商局正起草的《北京市食品流通授權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及《北京市流通環節食品現場製售許可管理規範》等共5個配套文件,將透過官網向公眾諮詢。


無牌食品廠多過有牌廠

法律專家認為,制訂食安國家標準,從計劃到發布,需多個部門協調,周期較長。如農業部發布了140多種獸藥的最高殘留限量規定,但目前僅發布了其中50多種獸藥殘留的檢測方法。現行標準中實施10年以上的占了四分之一,個別標準甚至已逾20年未修訂。而根據《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第20條規定,標準複審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30年間,內地食安標準僅有過3次大範圍頒布和修訂,欠帳太多。

北京學者認為,從源頭到餐枱,食安涉及諸多環節。生產企業無疑是第一責任人。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亦責無旁貸。據國家質監總局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內地獲准生產食品的企業總計14萬家,然而無牌的食品小作坊,總量卻超過20萬家。

正在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重慶市科委副主任潘復生表示,目前內地的食安標準混亂、無序、落後,而標準之爭亦包含了利益之爭。他建議有關政府部門盡快整合各類標準,加快制訂與國際接軌的各項食物安全標準。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法學院院長陳晶瑩也認為,政府應該突破現有監管模式,成立專門食安機構,建立包括媒體、消費者和民間組織等為主體的食安監管網。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308/-162-2913136/1.html

問題在於部門利益之爭.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00:1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