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報專訊】自美蘇核武對峙時代以來,「相互保證毁滅」原則(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MAD)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外交軍事戰略理論。這理論假設,如果雙方都有足以毀滅另一方的武力(例如核武),而一方發動進攻又必會挑起另一方有力報復、導致雙方完全毁滅,則任何一方都不敢發動第一擊,變相營造出緊張卻穩定的和平。然而《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員Gideon Rachman撰文指出,世界不能以傳統MAD理論,套用在朝鮮上,美韓應放軟姿態,並考慮中國主張的「貿易與對話」策略。文章撮譯如下:
自從世界進入核武世代,「相互保證毁滅」(MAD)的核震懾原則,一直維持着世界和平。MAD理論的前提,是對峙雙方都神志正常。說到尾,不會有理性的政治領袖,敢拿自己國家數以百萬人的生命來冒險,這一理性計算,令世界安然導過了由古巴導彈危機到柏林圍牆倒下的多個危險時刻。但今次朝鮮核危機最令人擔心的是,朝鮮可能是絕無僅有的例外,正常的核震懾邏輯思維並不適應在它身上。
似毛澤東 毋懼犧牲百萬國民
古往今來,總有一些政治領袖膽敢考慮後果不敢想像的事。1950年代末,毛澤東便令前蘇聯的斯大林主義者錯愕。他在訪問莫斯科時,竟稱核戰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最壞情况發生,令半數人類死亡、一半人類生還,屆時帝國主義也將同時被摧毁,社會主義者就能取得天下」。從很多方面看,朝鮮都複製了毛主義時代中國一些最差特點,諸如與外界隔絕、個人崇拜、讓無數國民捱餓等。最後一點尤令人憂慮。因所謂的核震懾,乃依賴領袖不願見到數以百萬計國民死亡。而西方亦存在一個趨向,就是當朝鮮是笑話,常拿金正恩的改圖來開玩笑,卻低估平壤政權本質上一點都不有趣。
猜度朝鮮真正想法很難,卻不得不做。朝鮮對外界的理解可能比我們以為的要高,有中國外交官告訴過我,金正恩晚晚都在網上流連。如今金正恩正將朝鮮核姿態推至更危險的新高度,可是美韓照舊以MAD舊劇本演下去。美國派出可攜核彈轟炸機往韓國展示實力做法,一如核威懾戰略家的傳統建議:不要退縮、不要示弱,另一方會因為不想冒着核毁滅之險退讓。這做法危險之處,在於假設敵方理性。
中國「貿易對話」路線有理
曾以華府特使身分赴朝的前大使希爾(Chris Hill)跟一些美國專家都一再認為,朝鮮實際上無意與美軍事衝突,只是缺乏經驗的朝鮮領導層有可能意外擦槍走火,但最終也只會是小衝突,一定不會用核武。也許這是正確的,但令人不安的現實是我們不能如此肯定。如果世界上有政權會不按正常核震懾邏輯行事,那就是朝鮮。
因此,美韓現行拒絕向「核勒索」妥協的企硬政策,也許有需要放軟。目前最重要的是讓即時局勢緩和下來,如兩國應減少軍演。長遠而言,朝鮮半島和平的最大希望,是朝鮮內部出現改變。事實上,改變已悄悄出現。目前朝鮮對外貿易遠比10年前多,除了開城工業園,中朝邊境的商業活動也變得蓬勃。當前中國一直強調貿易和對話的做法,也許並非如西方所言,只是拖拉迴避的藉口。若朝鮮獲鼓勵進入全球商業世界,它走上和平改變的希望將大增。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405/-13-2934783/1.html
中國有一句話叫光腳不怕穿鞋.明白是什麼意思先再評論{:heyhe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