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城市競爭力報告,香港在大中華區城市中「十一連冠」,但是報告書指香港經濟優勢增速放緩,難免令人想起主理香港事務的中央要員張德江,上月向本港政商界形容香港競爭優勢見弱化。
張德江的發言帶有政治含義,社科院的報告則純粹從經濟民生角度出發,來比較大中華區二百多個城市的競爭力,香港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競爭力都名列第一,又是最宜居和宜商的城市。更值得留意的內容,是提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些隱憂。
金融業向來是香港引以自豪的強項,不過報告書認為,香港經濟高度依賴金融和房地產業,但是土地供應不足導致租金高企,樓價增長太快,經濟呈虛擬化及泡沫化,阻礙中小企發展。
創新環節弱 未成新引擎
港府已經不斷採取措施,避免樓市泡沫化,以免泡沫爆破對金融等各行各業產生骨牌效應。要提升競爭力,關鍵在於鞏固原有優勢外,再找尋其他帶動發展的「火車頭」。
報告書同時警告,香港產業結構向創新科技轉型沒有明顯突破,而缺乏重工業及科技產業,削弱了與珠三角的互補性。報告還指內地改革開放,會在服務業方面取代香港。
這些缺點中,有的香港無能為力,由於地少需求少,根本不宜發展重工業。服務業方面,香港的港口物流業務受到深圳競爭,貨櫃碼頭吞吐量預計今年會被深圳超越。科技創新則繼續是薄弱環節,世界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最新排名,香港排第九,在創新及商業成熟度因素排名則只列第二十二。
香港是成熟型的市場體系,再上層樓並不容易,又缺乏類似美國科網創新的經濟引擎,推動經濟要靠善用新興市場帶來的增長機遇,港商當前最大的機遇,是內地現時要推動經濟結構改革來帶動經濟。
民企再吃重 改革有紅利
內地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要達到年增百分之七的高目標,曾經說過「改革是最大紅利」的總理李克強,就任後即推動政府機構改革,理念是把政府「不該管的微觀事項,交給市場,交給社會。」他開出的藥方,是促進民間投資,擴大就業,提高企業競爭力,激發經濟社會活力。
過去幾年,不斷有民企老闆吐苦水,指地方政策向國有企業傾斜,無論貸款、土地、人才方面,民企都處於不公平競爭,形成所謂「國進民退」。李克強上月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提出要以平等地位來考慮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透過規劃來規範。
香港與內地有更緊密經濟和貿易關係的安排,過去常有港商投訴內地「大門開了而小門未開」,指地方政府為保護本身企業而對外來競爭者加設屏障。李克強現在要拆牆鬆綁搞活經濟,本港若再錯過這次內地轉型的機遇,將來恐怕只會後悔莫及。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