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聯社去年揭露來自也門的恐襲陰謀後,奧巴馬政府不惜涉嫌侵犯採訪自由,也要截取美聯社記者通訊紀錄。《紐約時報》月26日曾披露,其實早在也門炸彈陰謀泄露前,FBI已在追查另外多篇涉及恐怖主義新聞的消息來源,百計美國以至外國官員都成調查目標,反映白宮「撒出巨網」四出追查向記者爆料的泄密者,一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官員更稱因捲入泄密事件受查,曾遭FBI探員衝入寓所浴室用槍指着他。
報道引述兩名消息人士稱,《紐時》揭露美國、以色列疑聯手向伊朗發放電腦病毒攻擊其核設施後,FBI去年曾向白宮、國防部及情報機構索取電話及電郵紀錄,調查各部門與撰寫有關報道的《紐時》記者的通訊,又查問多名官員與撰文記者的接觸。聯邦密探亦針對霍士新聞記者公開中情局(CIA)一份關於朝鮮的機密報告,追查爆料源頭,查明哪些官員有權接觸該份報告,還與相關記者接觸。
《紐時》稱,部分官員投訴,他們由辦公室被帶走「接受嚴厲問話」。當局以強硬手段蒐集的證據,更用作6次檢控。影響所及,部分官員現都不願接聽個別記者電話,恐與記者接觸會招致嚴厲調查。
奧巴馬政府一名前官員向《紐時》形容,每當有記者作出內幕報道後,就有百計國安官員「如坐針氈」,他們既不像記者有所屬傳媒機構支援,也沒法律援助,很多官員為應付當局調查,「被迫花上巨額律師費」。報道稱,當政府機構發現傳媒披露密件,司法部人員就會炮製所謂「罪行報告」,要求相關官員針對內幕外泄回答11條標準問題,包括泄密對國防的影響。聯邦密探之後就透過電郵或其他電子紀錄,追查爆料官員。
證無辜 充公物未發還
報道表示,近期受查的官員都拒絕披露問話經歷,但2001年退休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前官員賓尼(William Binney)卻透露,2005年《紐時》揭露NSA未經許可竊聽後,他於2007年3月起被FBI三度問話。當他以為事件告一段落之際,同年7月,逾10名聯邦密探竟突然現身其馬里蘭州寓所。他當時洗澡後正用毛巾抹身,密探卻衝入浴室,用手槍指着他。聯邦密探當時帶走了他的電腦、磁碟和一批文件,最終證實他並無涉及泄密。他去年與3名前同事入稟法院,要求領回被充公的物品,但至今仍有部分未獲發還。
「不像我們熟悉的美國」
他在事件中花了5.46萬港元律師費,但令他最受打擊的,是NSA剝奪他再接觸政府機密的資格,令他被迫關閉與前同事合作營運的諮詢公司,失去每年約234萬港元收入。賓尼說:「經歷FBI突擊搜查後,總令人疑惑他們會否再次上門。這不像是我們成長所熟悉的美國。」為平息追查泄密來源的爭議,總統奧巴馬已下令檢討司法部調查泄密的程序,但他未就官員受嚴查或問話而道歉。
明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