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91|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時事評論] 斯諾登門(三) 中美網戰的關鍵一局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6-17 21:10: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明報專訊】美國特工斯諾登成為國際焦點後,媒體多關注美國政府監控網絡的角色,乃至香港的國際地位,但傾向把事件定性為個別事件。然而在國際關係格局,「斯諾登門」不可能獨自存在,近年有不少國際政治懸案,在斯諾登公布資料後,都隱隱然和這件事略有關聯。我們先從斯諾登提供的資訊談起。


「稜鏡」的震撼:


美國網絡公司成為國家情報工具?

斯諾登暫時所說出的最重要情報,都是關於美國政府情報部門的秘密項目「稜鏡」(PRISM),這項目自2007年實施以來從未公開,而且在奧巴馬任內,規模急速膨脹。根據斯諾登向《衛報》透露,負責執行「稜鏡」的除了美國政府,還有幾乎所有規模最大的美國網絡企業,包括微軟、蘋果、Yahoo、Google、facebook等,由政府國安部門直接進入網絡服務器,接觸用戶的一切資訊。對美國政府而言,這樣方便的情報蒐集可謂多快好省,據說現在所有情報的來源,有七分之一都是通過這渠道。但對網絡公司而言,為什麼要配合華府?雙方有什麼協議?這是「斯諾登門」一大關鍵。


美國澳洲懷疑華為滲透,


執行「中國版稜鏡」?

斯諾登爆料後,facebook等美國網絡公司主動承認「有限度」參與「稜鏡」,開始進行破壞控制,不過似是愈描愈黑。近年不少用家早已不時警告,Google Chrome、facebook等的私隱政策十分有問題,設計似是為了追蹤用家,多於方便用家。斯諾登從前的監察對象是中國,這些公司愈是企圖撇清關係,愈教人想到另一家中國公司的故事。這家公司,就是華為。


華為是中國資訊科技企業龍頭,一直希望與上述美國網絡公司競爭國際市場,不時打算收購海外相關產業。兩年前,美國政府高調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止華為收購3Leaf,認為華為的真正身分是「為中國軍方服務」,其中一個理據,是創辦華為的總裁任正非的上一個身分是解放軍上校,其公司與解放軍有長期合作關係,甚至曾為其他美國對手服務。一年前,澳洲政府也高調阻止華為的子公司競投澳洲的國家寬頻網絡,原因同樣是「國家安全」,雖然不少澳洲政要擔任這公司的董事,但似乎幫助不大。


華為的具體性質我們不清楚,然而起碼在公開層面,美國、澳洲的上述指控並未能得到太多證據支持。美國國會曾進行相關聽證,最終也沒能證實華為、中興等中國資訊科技企業進行了特務行為,但還是總結其業務危害美國安全。今天回看斯諾登提供的資訊,似乎美國、澳洲先入為主,認定華為一類中國資訊科技公司,也在進行中國版本的「稜鏡」計劃,乃至其他更高端的情報工作。據說美國對華為的監控甚為嚴密,一些朋友曾與華為有業務往來,入境美國時就已頗費周章。


美國電子工程師的新加坡自殺懸案,死前曾和華為合作?


提起華為,不得不提另一件懸案。就在斯諾登叛投香港前三個多月,《經濟時報》刊登了一篇在外交界十分震撼的報道,介紹了去年一件發生在新加坡的美國公民神秘死亡事件。當事人Shane Todd是一位年輕美國電子工程師,在有國家背景的新加坡微電子研究所工作,去年在家中洗手間上吊身亡,但疑點重重,其家人堅持不相信他是自殺,因為他死前數月透露了一些機密而又精神緊張,例如說自己「被一家中國公司要求做不舒服的事情,可能危害美國國家安全」。據《經濟時報》所言,Shane Todd參與的敏感工作項目,正是新加坡微電子研究所與華為的合作項目。


新加坡當局原來不打算調查這宗「自殺」案,研究所中人一貫否認研究涉及軍用項目,華為也否認捲入相關研究(雖然承認曾獲邀參與)。但《經濟時報》報道後,美國國內出現了聲援Shane Todd家人的活動,新加坡外長立刻承諾重新調查,對此美國亦即時公開表示歡迎。


《外交政策》期刊的暗示:


誰不再守政府機構的規範?

幾乎又是在同一時候的2013年3月,美國權威期刊《外交政策》發表了一篇由資深傳媒人Marc Ambinder撰寫、引述不記名情報官員的文章,首次勾劃了美國針對中國的網戰大綱,雖然沒有披露「稜鏡」,卻觸及了美國企業的角色。文章透露,美國的所有情報機關已制定反制中國的網絡攻擊策略,聲稱由於「中方的操作已超越政府機構的規範,這種情勢必須改變」:這說法表面上是對北京老掉牙的批評,實際上卻似是暗示──美國政府也不用守那些規範。那些情報人員透露,他們會主動聯手與美國各大通訊企業,分享中國網絡攻擊的詳細計劃,以及供應美國情報部門研發的反間諜措施和軟件,以「教導」這些企業防禦和反擊,又開宗明義說要利用美國企業掩護,追蹤中國網絡活動。這篇報道和斯諾登的爆料、Google等企業的回應,恰好互相印證。自此美國把網絡安全提升到中美關係的最主要議題之一,令它成為「習奧會」其中一個焦點,這是從前少有的安排。接着,斯諾登就來到香港了。


根據這些脈絡,不同人基於不同立場,自然可以有不同分析,結論也會大不相同。但有一點是清晰無疑的:中美兩國的網絡安全暗戰,此刻正進入白熱化階段,無論斯諾登的主觀意願是基於伸張正義,還是有其他目的,他的行為都已成為上述脈絡的一環,不能只以個別事件視之。他選擇的平台香港,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 沈旭暉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17/-3-2994782/1.html

邊個會相信美國政府會守網絡規範.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23 13:44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