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與海外科研人員合作研發微型醫療機械人,現已掌握以外在磁場操控機械人活動的技術,未來有望利用機械人於人體內將再生細胞及藥物傳送至特定部位作治療。(盧翊銘攝)
【明報專訊】病人將醫生吞進身體治病像科幻電影的情節,但有機會成真。中大最近研發一款以磁力操控的微型機械人,即是一個三維多孔支架,並可用磁力使之向前移動及旋轉,未來有望應用於醫學治療。機械人被注射入人體後,可隨體液游走,在人體內傳送幹細胞及藥物,深入有需要治療的微小部位,有助治療中風、眼底病變及癌症等。
準確送藥到特定部位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的團隊與瑞士及韓國科研人員,運用雷射三維微加工技術製造出微型機械人,用鎳及生物相容性較高的鈦建構長100微米、厚40微米的三維多孔支架,其活動可受磁力操控。
張立表示,未來會繼續研發機械人在醫療方面的應用,有望透過磁場控制人體內的微型機械人,將準確的藥物劑量或幹細胞傳送到特定部位,進行靶向治療。
有望治療中風及癌症
張立指機械人有望用於治療中風、眼底病變及癌症等,例如可把藥物或再生細胞帶到中風病人的腦部,減低麻醉、開腦的風險及副作用;將機械人直接注射進眼球給藥,減低入侵式治療的副作用;或利用機械人將幹細胞帶到有需要部位,及協助細胞組織再生治療癌症。張立又表示,機械人支架的物料及低強度磁場對生物無害,有利於人體內應用的發展。 張立說現階段仍在為機械人進行動物測試,磁場系統及機械人亦有模擬配合人體使用,進一步研究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為機械人定位。
真正應用需待10年後
現時他的團隊未研究到完全可被人體吸收的物料,亦未考慮微型機械人未來的研發方向會是被人體吸收還是排出體外。張立坦言,預計未來10年亦不能將機械人真的應用於人體,但膠囊式內窺鏡亦需要50年研發,認為「科研是看長遠的」。
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