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移動社交的時代,人們在公交車上、在行人道上低頭用手機“社交”,卻罔顧了周圍活生生的人性世界。這種“親遠疏近”的社交格局,令一些人不解。然而,移動社交或者社交網絡也有另外“負能量”的一面——歐美學者一項對Facebook用戶的少見的跟蹤研究發現,網民使用Facebook越多,他們就越頹廢,對自己的生活就越不滿意。
這項跟蹤研究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的Ethan-Kross和比利時Leuven大學的Philippe-Verduyn兩位學者合作完成,研究結果最近對外發表。
實際上,在過去,有關Facebook以及社交網絡給人們生活帶來負面因素的研究已經有若幹,這些研究顯示Facebook會增強用戶的嫉妒感、人際關系緊張、孤立和抑郁。不過,這些研究都是“橫向剖面”性質的,他們只關注了某一個時刻的用戶狀況。
而上述研究,幾乎是針對Facebook對網民影響的唯一的跟蹤研究,研究者跟蹤了網民的情緒變化。
據報道,為了這項研究,研究方招募了82名Facebook用戶作為志願者,年齡大多為十幾歲二十幾歲。這些志願者答應研究方可以在兩周時間內,對其Facebook活動進行監控,另外每天五次向研究人員報告自己的心理狀況以及和他人的現實社交聯系(比如電話聯系,或是會面)。志願者還需要每天完成一份調查表格。
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某個志願者使用Facebook的時間越多,他在調查表格中顯示的心理狀況就越糟糕。研究人員關注了一個指標:即志願者對於生活的滿意程度。研究發現,使用Facebook越多者,和那些不頻繁訪問Facebook的人相比,對於生活的滿意度下降越厲害。
作為對比的是,現實世界的社交來往,反而能夠增進人們的樂觀情緒。參加試驗的志願者的現實社交越多,那麼他們在下一次調查表格中體現出對生活更正面的情緒。
另外,網民的性別並不影響此次研究的結論,其他可以忽略的因素還包括社交網絡的好友規模、使用Facebook的動機等等。
兩位學者得出結論:Facebook並沒有增強普通人的生活質量,反而是損害了生活質量。
上述研究,沒有進一步探索現實社交和網上社交對人們情緒影響的差別。不過,早前由德國兩所大學的社會學學者進行的研究發現,Facebook最容易引發的負面情緒是嫉妒。
德國學者調查了584名二十多歲的年輕Facebook用戶。調查發現,Facebook用戶總是在忙於和好友進行各方面的比較,結果引發了嫉妒情緒。另外,修改美化自己的照片、誇大自己的成績、從其他地方抄襲一些凡人睿語在Facebook用戶中也比較常見,這也加劇了好友的嫉妒。
媒體也指出,這些研究的對象,大部分是年輕人,對於年齡大的用戶來說,他們的心態更加成熟,無論是嫉妒感還是頹廢感,可能會弱一些。
實際上,中國古話說“人比人、氣死人”,相互攀比引發不良情緒,或許社交網絡,提供了更頻繁的“人比人”的機會。
騰訊科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