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場成皮革廠倉庫 質疑地方官轉租圖利【明報專訊】前港區人大代表吳康民,1996年捐出20萬人民幣在廣州增城興建一所希望小學紀念已故母親,數月前他突然獲友人告之,小學已變成皮革廠。上周他北上視察發現學校招牌雖未拆,但內裏一片亂象,昔日操場變成了簡陋倉庫。吳康民說,作為捐款人有權知悉學校改變用途,不滿當地政府及校方沒有通知他,質疑地方官員是否透過轉租圖利。
吳康民今天在本報觀點版(A28)撰文《抗議廣州增城 擅自出租希望小學圖利》,批評內地官員至今沒有給他合理解釋,「增城是熱門地區,最近的騷動轟動中外,市委書記和市長都曾前往調研,承認要『轉變不合時宜的管理觀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他上月已去信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及廣州市長萬慶良,要求解釋學校為何突然變成工廠。
捐20萬增城建校 去信市長求解釋「我是窮書生,一生積蓄都捐到內地建學校。」吳康民向本報說,他要揭露事件,顯露官僚主義令人失望:「我妹妹退休前在廣州市政府工作,近月不停替我向當地教育局打聽原因,但收不到正式回覆。」
吳康民指,1996年他70歲時,正值其母親方靜嫻逝世60周年,為紀念先母他捐出20萬人民幣,經友人介紹,在廣州增城福和鎮南池村興建一所希望小學,命名「方靜嫻紀念小學」,之後交由當地政府營運。15年間,他到訪該校兩次,最近一次大約是2008年,「當時我還向學生派利是、送文具,眼見一切正常」。
今年初,吳康民從友人得悉,方靜嫻紀念小學已停辦,轉租予人辦皮革廠,租金每月4.5萬人民幣。他於是在7月1日親身北上,發現「方靜嫻小學」牌子仍在,記錄捐資的牌匾則被舊報紙蓋住,「皮革廠不敢放招牌,裏面一片亂象,氣味難聞。我不知工廠是否合法經營,但政府一定有責任」。他在校門前遇上曾就讀的學生,指學校兩年前已停辦,學生併入另一鎮內小學。
月租4.5萬 學生併入另一校吳康民寫道:「希望小學停辦,捐款人被蒙在鼓裏,逾一年之久。至今沒有任何交代。如果全國希望小學都可以恣意停辦,轉租圖利,各地教育部門如何向捐款人交代?」他認為學校如因收生不足停辦,應徵求捐款人意見,建議改為青少年活動中心或作社會公益之用,不應出租作為工廠圖利。
吳說,他另外與培僑師生一同捐款,集資在內地興建三間培僑小學,他個人捐出數十萬元,有關學校營運正常。他說,暫未有計劃再以先母命名建校,因培僑小學內已有個別教室以其先父母命名。他強調,今次他的遭遇是個別事件,相信內地大多數慈善項目都健康發展,只有少數有問題。
http://news.sina.com.hk/news/9/1/1/2375017/1.html
出租空置校舍不是問題,但應該先收購有關校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