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次,上海學生的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又是第一!昨天18時,65個國家地區同步公布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進行的PISA測評結果。
上海學生表現優異,以數學613分、閱讀570分和科學580分,在所有65個國家地區中位居第一,這也是上海在2009年首度參加PISA之後,又一次獲得冠軍。86.8%的學生達到或超過OECD平均成績494分,並再次呈現出上海義務教育校際差異小、均衡程度高的特點。
但第一的背後是上海學生平均每周做作業時間為13.8小時,同樣位列世界第一,比所有參與國家平均值高出近一倍。導致學生負擔重的原因在於學生校外學習時間過多。
PISA究竟是什麼?它能真正為學生減負嗎?教育界人士並沒有對上海學生PISA測試再度問鼎盲目樂觀,而是理性思考通過綠色指標、數學難度分級等方式,真正為學生減輕負擔。
三項測試指標均全球第一
本輪PISA測評,根據OECD對測試抽樣的技術標準要求,上海共科學隨機抽取了155所學校的6374名學生。
數學素養是主要測試領域,語文和科學作為次要領域。其中,上海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為613分,閱讀平均成績為570分,科學平均成績為580分,在所有參與測評的65個國家地區中都位居第一。與2009年測試結果相比,閱讀進步最大,分數提高了14分。
數學素養三方面都領先
上海學生的數學素養,在高端成績、平均成績和低端成績三方面都全面領先。其中,86.8%的學生達到或超過OECD494分的平均成績;高端學生成績為765分,低端學生成績為 435分,分別比OECD高端和低端平均成績高120分和91分。“與傳統數學測試不同,數學素養不僅測試學生表達、運用和闡釋數學的能力,而且測試學生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上海師範大學校長、2009、2012年連續兩次擔任上海PISA項目組負責人的張民選透露,上海學生在數學的精熟度方面,掌握概括、推理、建模等高層次數學思維方法的高水平學生達55.4%,是所有參與國家和地區中最高的。
反映作業量也居全球榜首
上海學生再度蟬聯三個第一,再次證明了上海基礎教育的實力。但本輪PISA測試,上海的問題是什麼?
——仍然是課業負擔,上海學生每周作業時間同樣位列世界第一。
以數學為例,上海學生報告的校內上課時間為平均每周28.2小時,在65個國家地區中位於第9位。但作業時間為平均每周13.8小時,列第1位,幾乎相當於各國平均值的2倍。
進一步分析發現,導致學生每周做作業時間長的關鍵原因在於校外,其中占據學生最多時間的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其他學習任務,私人家教,以及校外輔導機構開設的輔導班。
對此,項目組秘書處負責人陸璟介紹,做作業對於提高成績非常有效,但並非越多越好。上海的數據結果表明,算上周末,上海15歲學生平均每周最佳作業時間在11小時左右。“在最佳作業時間內作業時間越長成績越好,但是超過最佳作業時間後成績提高程度很小。”
張民選呼籲,不要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課業負擔,“減負不僅是政府部門和學校的工作,同時也需要得到家長的配合。”
暴露研究型作業少了些
除了進行測試,PISA測試規定所有參加測試學生都要參加一份問卷調查。問卷中的一些指標也因此暴露了上海教育的一些“短板”。比如在回答“老師是不是經常布置需要我們花很長時間思考的問題”時,選擇“是”的上海學生僅有31.1%。這說明學生作業以對錯為主,缺少思考型、研究型作業。
數學可根據能力分難度
測試結果給教育主管部門帶來什麼啟示?
在OECD國家,數學學科若有25%的人可以達到5、6級的最高級就讓人很滿意了,而上海高水平學生多達55.4%,“是否可以讓一些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去發展其他的潛能?是否需要那麼多數學學得好的人呢?”張民選說,這些都是接下來政府部門要思考的問題。
項目組建議,今後數學課程可以考慮根據學生能力對難度進行分級,讓部分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內容。
新聞晨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