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北韓原「攝政王」張成澤被指控賣國罪名,其中包括向中國出售羅先經濟貿易特區五十年的土地使用權,以套現還債;加上張被視為「中國通」,在中朝關係上扮演重要角色,令中朝經濟關係出現變數。北韓當局的判決書,指張成澤涉嫌指使下屬倒賣煤炭和其他寶貴的地下資源,在過程中他的親信因被中間人欺騙而背上巨額債務。判決書指張成澤為了還債,在今年五月向外國(不點名指中國)出售羅先經濟貿易區地皮的五十年使用權。羅先經濟貿易區位於北韓東北部,毗鄰中國吉林省延邊地區,是北韓最早對外國開放的地區。中朝雙方於二○一○年已達成共識,共同開發及管理羅先經貿區,目標是打造北韓先進製造業基地。中國目前在羅先特區有不少投資,包括港口、農業和公路建設等。
張成澤被視為「中國通」,曾多次訪問中國,與中共高層多有交流,他在北韓推動中國式經濟改革,一手促成北韓數個新經濟區。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北韓問題專家朱峰對《紐約時報》說:「中國把改革北韓經濟的希望寄託在他(張成澤)身上。這次整肅事件是個非常不祥的徵兆。」
反觀金正恩上台後,一直未訪問中國。台灣學者劉德海分析指,金正恩希望引進中資,但過去兩年一直覺得張成澤做得不成功,「想親自上來(主導談判)」。他表示,從判決書觀察出張成澤一幫人可能「獨控」了北韓與中國的經貿,而且張成澤可能還收受了賄賂。他被處決後,代表金正恩「完全鞏固了政權,沒有敵人了」,未來或親自主導對中國的談判。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昨日在例行記者會針對張成澤被處決一事表示:「這是朝鮮(北韓)內部事務。作為鄰國,我們希望朝鮮保持政治穩定,實現經濟發展。」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中國外交部在回應張成澤遭處決一事時的說法看似平淡,但背後很可能隱藏着北京當局的深切擔憂。BBC表示,張成澤被處決,中國失去了在平壤的重要聯絡人,這將引起外界猜疑,「北京對這個擁有核武儲備的國家究竟還有多大影響力」。
南韓媒體報道,張成澤下台後,兩名北韓副總理,包括兼任國家計畫委員長的盧斗哲及兼任化學工業部部長的李武榮均逃亡到中國,並已獲得庇護,北京當局沒有證實或否認上述傳聞。韓國智庫「世宗研究所」分析家鄭成長說,張成澤親信、北韓駐北京大使池在龍可能是下個整肅目標。
中共解放軍瀋陽軍區日前在東北靠長白山附近舉行三千人大規模軍演。南韓媒體推論,中共已經預知到北韓處於不穩定狀態,萬一發生兵變,中共解放軍將直入北韓。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