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物供氧氣食物 循環使用排泄物
【明報專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科學家已建成一個太空生物生命保障系統「月宮一號」,在其中可將有限資源反覆再生,生產食物、氧氣和水,目前可生產水稻、大豆、番茄等10餘種蔬菜糧食,為未來人類在月球長期生存提供可能。
《南方都市報》報道,未披露位置的「月宮一號」系統經過近20年研究,10月底安裝完成,開始啟動實驗。「月宮一號」使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閉環回路生命保障技術,在閉合系統中,由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供食物、氧氣,吸收二氧化碳等,用根系吸收和葉面蒸騰完成水的循環淨化,由微生物完成降解排泄物和廢水,再生水分和養料,形成循環生態系統,從而在月球或火星等太空環境中,源源不斷地生產食物、氧氣和水,為太空人提供生存必需品。
實驗成功 春節開放參觀
項目負責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紅表示,目前「月宮一號」已完成了人和植物封閉共存的部分自給自足小型實驗,小麥、水稻、大豆、花生、甜椒、胡蘿蔔、西紅柿、芫荽等10餘種蔬菜糧食通過了檢驗。11月初,「月宮一號」還開放給多國專家參觀,被譽為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綜合實驗系統之一。劉紅說,「月宮一號」不僅有蔬菜,還將有糧食和水果,滿足實驗人員全部氣體、水和食物的需要。系統將在明年農曆年前後對公眾開放。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在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建立的受控生態生保系統集成實驗平台中,試乘員唐永康、米濤就成功生活了30天。在平台中的36平米植物艙,種有生菜、油麥菜、紫背天葵、苦菊4種食物,提供2人所需氧氣。當時報道稱,未來將致力於研究讓更多人生活更長時間的系統。
高輻射微重力難題未解
目前研究者面臨的擔憂,是這些地面實驗中成功的物種在高輻射和微重力環境中是否可行。劉紅說,月球環境很難模擬,目前地面實驗只是在系統的循環實驗上繼續完善。對於技術的發展前景,劉紅表示,小時候覺得人登上月球是不可想像的夢,如今也輕鬆實現,或有一天,人類會把植物種上月球。
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