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環境保護委員會顧問王儒述透露,截至2013年11月30日,三峽電廠累計發電7045億千瓦時,售電收入達1831億元人民幣,三峽工程已經收回投資成本。
“三峽工程與生態環境研討會”當日在宜昌舉行。王儒述在會上表示,1992年國家批準的三峽工程建設的靜態投資概算為900.9億元,當時並未考慮資金消耗中有物價指數的變化和銀行利息消耗等,後追加900億元,最終三峽工程動態投資達到1800億元。
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1000億千瓦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於2003年正式發電。
“事實上,三峽工程因為要兼顧防洪、補水等社會效益,三峽電站的年發電量並未達到1000億千瓦時。”王儒述說,以2012年為例,當年伊泰普水電站發電共982.87億千瓦時,位居世界第一,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比伊泰普水電站高出60%,但其2012年發電量僅為981.07億千瓦時,低於伊泰普水電站。
專家稱三峽工程年均可產生約78.8億元低碳效益
“三峽工程是一項具有顯著低碳效益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闞如良在三峽工程與生態環境研討會中稱,據測算,三峽工程年均可增加碳匯1.078億噸,年均低碳效益折合人民幣約78.8億元。
“三峽工程低碳效益體現在發電產生清潔能源、航運替代高碳運輸、防洪減少植被淹沒、退耕還林增加碳匯等方面。”闞如良說,碳匯,是指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全球氣候變化及能耗需求壓力越來越大,三峽工程對於增加碳匯的益處顯著。
結合相關公開數據,闞如良對三峽工程的低碳效益進行了測算。例如,公開數據顯示三峽電站年均生產約882億千瓦時的清潔能源,而采用燃煤發電生產1千瓦時電約需要0.4千克標準煤,如此,每年替代3528萬噸標準煤,減少排放二氧化碳8820萬噸,按照國際碳匯價格折算後,所產生的年均低碳效益為10.584億美元。
與此類似,闞如良還對三峽工程的航運、防洪、補水等低碳效益進行了綜合測算。最終結果顯示:三峽工程年均可增加碳匯1.078億噸,年均低碳效為12.9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78.8億元。
據悉,此次三峽工程與生態環境研討會由三峽傳媒公司主辦,三峽地區地質災害與生態環境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承辦。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圍繞三峽工程與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三峽工程的低碳效益、中華鱘保護、三峽工程生態調度、三峽工程生態屏障建設等話題展開討論,並對三峽工程的生態效益、生態保護措施等進行了分析。
觀察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