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6|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港澳新聞] 冷戰心態綁架香港 警惕白色恐怖寒蟬效應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31 21: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江迅

香港版冷戰心態日趨嚴重,從政壇到媒體,在沒有任何證據下,以憑空捏造的所謂「事實」來煽動對立,杯弓蛇影,草木皆兵。泛民主派理性力量被激進力量所質疑,說他們「賣港」;《明報》換總編輯即被質疑是否老板為討好中共而影響新聞自由。但事實是香港的新聞與言論自由上升到歷史新高點。港人須警惕美國五十年代「麥卡錫主義」時期「獵巫」心態造成白色恐怖和寒蟬效應,損害香港的民主進程。

近來在香港上空,有一個幽靈盤桓徘徊。在冬日的陽光下,淡淡顯出幾個大字:香港版冷戰心態。

在香港,冷戰心態正日趨嚴重。從政壇到媒體,在沒有任何證據下,疑神疑鬼,以憑空捏造的所謂「事實」來煽動對立,捕風捉影,杯弓蛇影,導致草木皆兵。

冷戰(Cold War) 是指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後期的世界格局,全球分成美國與蘇聯的兩大陣營,意識形態尖銳對立。在這樣的結構中,一切的價值觀與勢力都是黑白二分,不容有中間地帶。九十年代,蘇聯解體,中國六四後開放,冷戰結束,全球進入全球化時代,經濟高度融合。但一些冷戰的殘餘思維近年又在香港出現,並且越演越烈,甚至綁架了整個社會與政壇。

冷戰中最惡名昭著的是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源於美國議員麥卡錫,懷疑一切人都是共產黨或「共產黨同路人」,任意製造黑名單,到處獵巫(witch-hunting)尋找敵人,形成一股白色恐怖,導致不少自由派的學者與演藝人員受害,形成一種寒蟬效應(chilling effect)。

最近在香港泛民主派的主流力量民主黨,就陷入這樣的一種冷戰心態的漩渦。由於普選方案提名問題的爭議,被一些激進力量所質疑,說他們是「出賣香港人利益的政黨」。近年在《蘋果日報》寫社論與專欄的李怡,批評民主黨越來越得不到市民的信任。

民主黨主席劉慧卿旋即發文回應李怡,反駁他是「栽贓構陷」, 指出民主黨是爭取一個符合國際標準的普選方案,讓不同政見的人士可以獲提名參選,實現符合國際標準和令選民有多元選擇的真普選。她譴責李怡對民主黨的批評是栽贓構陷,並以此推論民主黨爭取通過政改,是為了民主黨的入閘權利,「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劉慧卿澄清說,至於李怡藉綜援案(香港終審法院月前裁決,符合資格新移民即可領取綜援,不需住滿七年)指摘民主黨出賣港人利益,是羅織罪名,他立足於狹隘的大香港主義,無視終審法院的判決,更對有些新來港家庭貧無立錐的處境視若無睹,令人惋惜。正如民主黨福利政策發言人何俊仁所言:「這案件涉及的是香港居民基本需要,如這權利不獲保障,其他公民和政治權利便變得毫無意義。」民主黨要維護的是人道精神,法院基於此和公義原則作出判決,彰顯法治,民主黨是義無反顧地支持,這是維護法治,兼顧人道,何來出賣香港人的利益?

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四日,在北京駐港機構中聯辦,民主黨三名核心成員何俊仁、劉慧卿及張文光與中聯辦副主任李剛等人會面,討論政改議題,這是自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以來,第一次有民主派核心人士與中央官員會面,被視為「破冰會」。其後,北京中央政府接受民主黨提出的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方案,是一大突破。但會後何俊仁等人卻被一些激進民主派或本土派人士指他們「賣港」,也導致香港民主普選的進程因而嚴重滯後。

香港原本是多元化的自由社會,市民、政黨都可以有不同立場,自由談論政治問題,但在冷戰心態下,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被某些政治勢力和媒體綁架了,連香港民主黨都遭「同路人」羅織罪名而「栽贓構陷」,這還是原來的香港嗎?

更不要說二零一三年的六四燭光晚會,香港支聯會(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被一些所謂本土派攻擊,被迫取消原定的「愛國愛民」的口號。主辦當局頂住被這些有「港獨」傾向的團體杯葛,凝聚十五萬人參加,在風雨中奮勇前進。但那些打著本土之名的組織,已經在香港政治埋下伏筆。他們在網絡上所鼓吹的「去中國化」的思想,反共變成反華,也逐漸滲透到主流媒體中。

被蘋果老板黎智英重用、從事傳媒工作四十多年的李怡,最近出版新書《香港思潮——本土意識的興起與爭議》,推崇港獨,引發爭議。他在書中說:香港人的夢想是什麼?······美國駐港總領事館在Facebook問港人:「你的夢想是什麼?」結果九成回應都是「香港獨立」。李怡說:「香港年輕人的認同傾向,對實現這種夢想的追求,真是像斷了一條腿仍要成為一個傑出舞者那樣。」

李怡說:「無論是打出龍獅旗,是提出城邦自治論,或提出『去中國化』甚至港獨,都屬於言論自由範圍。」

但恰恰是和李怡及《蘋果日報》的想法不同、不支持港獨的民主黨資深領袖,就被批評為出賣港人利益。

一月十六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就《施政報告》參加立法會答問會。香港立法會議員、公民黨黨員陳家洛質問梁振英,究竟是想學羅馬尼亞前獨裁領袖壽西斯古(齊奧塞斯庫)受人民唾棄,抑或是想如前蘇聯領袖戈爾巴喬夫般順應民意,留名千古,從而他要求梁振英交代會否落實無篩選的普選。梁振英回應時,反駁陳家洛的比喻不倫不類,香港面對的情況與羅馬尼亞及前蘇聯完全不同。梁重申香港政改的起步點及落腳點,一定是《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


冷戰心態綁架政客

其實陳家洛提問時,香港電視現場直播,抗議口號到處都是,就已經顯示今天香港不是當年羅馬尼亞與前蘇聯,並沒有任何可比性。陳家洛這樣的提法,反映了香港政壇上的冷戰心態,綁架了很多政客。

香港政論家卓偉認為,陳家洛問梁振英想做壽西斯古還是戈爾巴喬夫,其實已預設立場,將香港比作羅馬尼亞或前蘇聯,且將香港政改與兩國「變天」相提並論,陳家洛身為政治學博士,如此提出問題,如果不是對羅馬尼亞和前蘇聯的歷史一知半解,引喻失義,就是居心不良。香港在制度上、歷史上、背景上,都與這些東歐國家並無任何可比性。羅馬尼亞的政變,最終導致嚴重流血衝突,首都血流成河;戈爾巴喬夫的政改,令盛極一時的蘇聯迅速崩塌,政局長期混亂,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卓偉認為,陳家洛問梁振英想做壽西斯古或戈爾巴喬夫,但不論是哪一個,帶給香港社會的都是苦難與災禍,是要將香港推向動亂邊緣。

「冷戰心態」,指沿用冷戰時期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對抗性的思維模式、非平等協商的模式處理雙邊或多邊的國際問題,「預設了敵人的敵對思維」。自己總是天使,別人都是魔鬼。有些人總是讓自己生活在冷戰的陰影中,總是用陰暗的心理去窺視、揣摩別人。

在一月初開始爆發的香港《明報》換總編輯風波中,馬來西亞常青集團投資的紀錄片《下南洋》,在一些人的「冷戰心態」下,成了常青集團執行主席、世華媒體集團執行主席張曉卿「靠攏中共」、「《明報》自閹」的「罪證」之一。香港《壹週刊》一月九日的《明報自閹》專題文章的提要寫道:「《明報》換將前夕,張曉卿原來早已泊了中央電視台碼頭,《明報》報社亦成為他與央視合作的基地。」明顯的,張曉卿成了「獵巫」的目標。

與中央電視台合作就必然「自閹」了?這無疑是「冷戰心態」下的奇怪邏輯。其實,南洋的歷史,是一面鏡子。南洋,是對全球華人中華文化人文精神的共同守護者,也是人類文明傳承的寶庫。一部講述南洋華人歷史的高清電視紀錄片《下南洋》,英文版上下兩集,先由美國歷史頻道亞洲區播出;中文版十集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播出。張曉卿說:「海外華人對自己的歷史與文化,有一個不可割捨的依戀和認同,文化母國,文化民族,在我在海外華人身上的印記,是一種永不磨滅的身份,甚至驕傲和自豪。」他說,投資拍攝《下南洋》,目的是讓子子孫孫知道,在海外,華人是怎麼走過來的,不能讓歷史留白和埋沒。

投資二千四百多萬元人民幣(約四百萬美元)拍攝《下南洋》,是一盤蝕本生意,但張曉卿有這樣的「南洋情結」,十多年前就有拍攝願望。他沒有由自己麾下的上市公司出資,與香港明報集團無關,而是自己籌資投入拍攝。影片製作拍攝歷時三年,深入九個國家,尋訪上百城市,採訪二百華人,記錄了華人兩千年「下南洋」的奮鬥史、血淚史、尋夢史。張曉卿說,歷史寫滿了滄桑,創作《下南洋》,不是為了追究歷史對與錯,只是希望還原歷史,從歷史的沉積和文化記憶中,找到可供後人反思和追崇的靈感。

在這一波香港人關注《明報》換總編輯事件中,人們擔憂的是香港會不會少一份具公信力的報紙,這種擔憂可以理解,但在他們中間有一部分人的心目中,香港已經淪陷了,不再享有新聞自由。這儼然是杯弓蛇影,香港其實依然享有世界上最大空間的言論自由。

這樣的言論表達自由,也受到法治的保護。就像在中國大陸被禁止的法輪功,在香港卻可以定期舉行大規模遊行,高舉痛批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當局的標語口號,遊行行列紀律嚴明,而過程則由香港警察保護,秩序良好,充分顯示香港法治和多元化社會的特色。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三十日、十二月一日,香港法輪功人士一連兩天舉行盛大遊行集會,揭露「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罪行。第一天,遊行隊伍從北角出發,途經港島鬧市區,最後到達政府總部,舉行集會。一二千人,吹著號,打著鼓,浩浩蕩盪,遊行隊伍中,「解體中共」、「制止迫害」、「天滅中共」、「制止梁振英黑幫禍港」的大幅標語特別搶眼。政府派出百名警察,在遊行隊伍前前後後維持秩序,保證遊行隊伍順利推進。香港市民對此習以為常,沿途駐足觀望的大多是來自大陸的遊客,他們大多深感震撼,紛紛用手機、相機拍攝遊行場面。有深圳遊客說:「第一次感受法輪功遊行,非常驚訝,非常震撼,這一切在大陸是絕對不可能的,香港多好,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公民社會那麼成熟,遊行者如此守秩序,他們罵政府,政府還派警察保護他們。我們從內地來,真難以理解這種情景。」

至今仍在發酵的《明報》更換總編輯事件,引發了一些讀者對《明報》是否還能堅持新聞自由、編採自主的憂慮。對此,《明報》管理層一再表示理解。不過,《明報》那些天的版面文章也引發一些讀者的不理解。

一月十四日,香港《明報》「副刊╱時代」版面,前立法會議員、前民主黨主席、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在「法政隨筆」專欄,只寫了標題《黑手蓋日月 本報頓失明》。全文不著一字,即內文留白,開了「天窗」,以示不滿《明報》管理層換總編輯。李柱銘如此開天窗宣洩不滿,有人支持,但也有人質問:李柱銘只是《明報》的作者而已,即使對《明報》再有感情,以「本報」自稱畢竟是不恰當的。

一月二十日,香港《明報》「副╱時代」版面開了四個天窗抗議,專欄作家吳志森、陳惜姿、卉芸、李慧玲,不滿《明報》加拿大版連日來抽起評論《明報》換總編輯一事的專欄文章,於是在香港《明報》自己的專欄上開天窗抗議。吳志森的「三言堂」專欄,《滅聲封我筆 不屈人自明》只剩下標題,不著一字;另三篇是陳惜姿的《烏雲暝日月 挽手待朝暾》、卉芸的《刪文難掩口 我手寫我心》、李慧玲的《抽稿阻不了關心,天窗證我們的真》。


明報自批創全球獨家

對他們的舉動,有人鼓掌讚賞,也有人嗤之以鼻,連聲說「過份」。不管如何評價,對也好,錯也好,至少不能否認,《明報》如此持續獨家「厚待」作者,正說明新聞不僅自由,編採自主,創下中外新聞史先例。正如時任《明報》總編輯劉進圖在當天《明報》世紀版「編輯室手記」撰文所說,即使連日來有不少專欄文章質疑或批評《明報》更換總編輯的決定,或令管理層感委屈,但仍然尊重編輯部與專欄作者之間的約定,不會干預作者自由,「容許自己報章的專欄批評自己報社的決定,這在今天的香港是相當難能可貴的,我相信只有像《明報》這樣能兼容並包的大報,才能持續做到」。

胡詠言在一月八日《晴報》的「政能量」專欄上,發表《換老總??干預新聞自由?》一文。文章說:「老總執位,竟被發酵上升到『自我審查』、『干預新聞自由』道德高地,員工聯署、記協發聲明,一派山雨欲來風滿樓景象」,「香港某些傳媒人,喜用新聞自由做大棒及擋箭牌,將自己推上道德高地,你炒我魷魚,就等於干預新聞自由。甚至用新聞自由,掩蓋管理及運作上的失誤。手捧新聞自由,便等於手捧金飯碗。」胡詠言認為,傳媒換老總乃家常便飯,背後涉及各種原因。《明報》換老總,管理層自有考慮,何況,老總不是一人一票選舉產生,由董事局任命,董事局只向股東負責。道不同不相為謀,若然記者不同意報社編輯方針,毋須戀棧,寫一封辭職信,大筆一擲可也,記者與報社之間只是僱傭關係而已。將事件簡單地聯繫到新聞自由,實在牽強。

有人對《明報》針對自己換總編輯一事的報道和評論作了一次統計。一月七日起,不算計新聞版,也不算計副刊「時代」版,僅僅以「觀點」評論版而言,一種觀點的作者和文章有:《哀明——由不干預到積極干預》(梁美儀)、《一個報業老板的故事》(蔡子強)、《誰不是劉進圖》(陳景輝)、《明報會變暗報嗎?》(曾志豪)、《明報事件及對傳媒的期許》(羅健熙)、《從明報事件面對商業傳媒通病》(朱凱迪)、《築建傳媒保護網》(梁美儀)、《贏了輿論 失掉民心》(吳志森)、《收緊錢袋子 控制筆桿子》(曾志豪)、《「練乙錚指數」預示新聞自由?》(呂秉權)、《沒有明報,行會還有林奮強》(林卓廷)、《新聞自由嚴冬》(張秀賢)、《我為什麼要「開天窗」抗議?》(吳志森),共十三篇。

與之強烈對照的是,持對立觀點的僅有三篇:《明報令人扼腕嘆息》(阮紀宏)、《給明報編輯部的信》(施純港)、《請給新聞界同業一點空間》(讀者來函,曉峰),此外還有二篇觀點較中立。兩種觀點針鋒相對的,是十三比三。由此,有不少新聞學者問:信息如此不對稱,誰還能懷疑《明報》管理層扼殺新聞自由,嚴控編採方針?編輯部又是不是對此中立持平,或只是一面倒的觀點?

面對《明報》換總編輯事件,許多人採取沉默態度,許多人不敢講話。正因為香港的政治氛圍,被冷戰心態綁架,只准許與自己一樣立場的聲音,嚴重剝奪人們的政治自由,製造「寒蟬效應」。正如《明報》那位曉峰在「讀者來函」中所說:「筆者在網絡空間上發現,稍為同情《明報》管理層的言論,迅即遭群起而攻之,衷心希望支持《明報》員工的新聞界同業和評論員,給其他敬業樂業的新聞界同業一點空間」。

白色恐怖的寒蟬效應,也使不少學術界與媒體人不敢吭聲,認為會被毒罵,尤其是在網絡上,會被那些可能只是少數激進的憤青所包圍毒舌一番。一位拒絕透露姓名的大學教授說:不願意和這些人陷進泥漿摔跤(mud-slinging),只有保持沉默。

香港著名戰地女記者、國際時政評論家張翠容在一月二十一日《經濟日報》副刊「大地旅人」專欄寫道:馬丁路德金說,「歷史將會紀錄,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囂張,而是好人的過度沉默」, 因此,社會聲音多,不一定是壞事,可以看成為好事,但也慎防把聲音變成法西斯的聲音,令語言扭曲至法西斯的語言。例如把異見者定性為「邪」,自己就是「正」的絕對二元法。近年,香港不就是充斥著這樣的聲音和語言嗎?不得不承認,香港的法西斯慾望正在蔓延。

剛邁進二零一四年,香港中文大學傳播與民意調查中心最新調查顯示,各傳媒機構「在公信力排名中的位置無大變動,顯示香港傳媒生態的基本格局無甚變化」。二零一三年市民對報章公信力評估排名:第一位《南華早報》,第二位《經濟日報》,第三位《明報》,第四位《英文虎報》,第五位《信報》……香港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南華早報》高踞榜首。


南早風波的啟示

但這些年來,這份公信力第一的《南華早報》,竟然被一些媒體和評論員多番指責為「自我新聞審查」、「向北京叩頭」。早在一九九三年,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購入《南華早報》,有「觀察家指收購後,《南華早報》有『親中』跡象」;二零一一年三月,時任總編輯蔡翔祁去職,有媒體說,新總編王向偉由於來自中國大陸,一定會向北京叩頭,公信力岌岌可危。如今中文大學的香港媒體公信力排行榜證明,《南華早報》公信力第一,種種質疑輿論只是自打嘴巴,捕風捉影。

香港《壹週刊》一月九日《明報自閹》專題文章寫道:有五十五年歷史的《明報》,靠本土文人之筆起家,如今即將變成馬來西亞人靠攏中共的輿論機器。九五年起入主《明報》的馬來西亞常青集團主席、做伐木起家的張曉卿,正部署派其大馬親信鍾天祥空降出任《明報》總編輯,記者擔心此舉是「去香港化」,將馬來西亞搞官媒的樣板搬到香港,目的就是在「佔領中環」前夕「自閹」以替北京滅聲,手法如同另一大馬巨富郭鶴年擁有的《南華早報》。

但客觀事實是,被《蘋果日報》等視為「染紅」的《南華早報》,卻登上公信力第一的榜首,而到處指責別人是共產黨的《蘋果日報》,卻在排行榜上位列第十七名。《明報》更換總編輯,就一定傷害公信力嗎?這也是典型的冷戰心態,陷入麥卡錫主義的漩渦。史家指出:麥卡錫主義不僅迫害和逼走優秀人士,同時更嚴重的是影響了美國的民主自由形象。香港冷戰心態若繼續綁架主流社會,也勢將嚴重損害香港民主自由的發展。


政客媒體抽水收割利益

其實明報事件的背後,也是不少政客及媒體借機「抽水」收割政治經濟利益。一批反對派政客利用香港一些市民的「恐共懼共」心理,多次掀起「麥卡錫主義」鬧劇,煽動港人與內地對立,與內地人對立,與中央政府對立,藉以攫取政治資本。二零一三年梁振英當選特首,選舉期間,梁振英一再被強指為「中共黨員」,有輿論聲稱香港經歷了「商人治港」、「公務員治港」後,正過渡到「土共治港」時代。

按選舉條例規定,梁振英當選後簽署法定聲明,表明自己不是任何政黨成員。二零一二年四月,梁振英候任香港特首期間,「陳冉事件」便是典型的「港版麥卡錫主義」鬧劇。梁振英當選後,被反對派高度監察,一舉一動有甚麼疏漏,必定難以避開雷達追蹤。二十七歲的陳冉,以非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獲聘為候任特首辦項目主任。梁振英以短期合約形式,聘請尚不是永久居民的陳冉,尚有三個月,如無意外,她七月可成為永久居民,屆時短約轉長約也不足為怪。

陳冉的背景卻觸動部分港人神經,反對派各方群起攻之。來自內地的前共青團團員的身份,令陳冉一度成為傳媒焦點。有評論說梁振英刻意讓團隊「染紅」,要使香港人習慣新的政治環境,公務員陸續內地化、赤化,也將會只是時間問題。陳冉在上海中學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後到香港大學攻讀新聞和金融學兩個碩士,在《南華早報》短期實習後,被梁振英助理發掘,視為人才而成為梁的辦公室團隊。香港法律不應有身份歧視,香港的包容,才能長年吸引不少內地優材,能融入香港社會的陳冉,若果有才華,而不獲機會,才是香港無法用人唯才的失誤。但一些輿論紛紛聚焦陳冉的前共青團身份,結果她無法在梁振英團隊工作,使她成為「港人恐共症」的受害者。


港人恐共症受害者

香港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杜平說,香港應該遠離麥卡錫主義陰魂不散。香港一些主流報紙媒體的標題,幾乎都突出強調陳冉的共青團身份。共青團是共產黨屬下的一個組織,在中國大陸成長的新移民有此身份絕不出奇,年輕人是共青團員,非常正常,這是內地年輕人成長的現實政治環境,過度喧染她前共青團身份,共青團成員便成了一種原罪。從香港目前的社會現實環境看,內地來港讀書的學生比例越來越高,已融入香港社會。但目前為什麼輿論場要將這事挑出來討論,就是希望製造恐慌氣氛。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出現麥卡錫主義,不斷讓人家揭發,有沒有共產黨員在你們政府裏面,有沒有共產黨員在媒體裏面,有沒有共產黨員在科學家裏面,造成白色恐怖。杜平認為,香港現在還沒走到這一步,但那些人的心態卻是這樣,不斷的拿共產黨員身份打擊對手,鼓動人們對中國內地產生對抗心態。

其實,香港反對派大多也是理性的,但近年常被激進言論綁架,逢中必反,終至「反共」變成「反華」,打出「抵抗香港赤化」大旗,「染紅」對手、渲染「赤化」,抹紅是為了抹黑,凡與我意見觀點不對,凡與中國內地有往來,就是媚共投共,就是共產黨勢力。在冷戰心態下,旋即黑白二分,營造恐怖氣氛挑起意識形態之爭。

殊不知如今的中國大陸已呈多元狀態,民間勢力崛起,民營企業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小米手機等,佔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就連中共內部也是多元色彩,不同利益板塊互動,而決不是鐵板一塊。香港如果仍抱著過時保守心態看待中國大陸,繼續被冷戰心態綁架,香港終將被這樣的心態所害,自我圍城,往下沉淪,而無法往上提升。

事實上,香港在經濟上是一個與全球關係密切的城市,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也在金融與貿易上,上升到歷史最高峰,香港必須發揮法治與言論自由的優勢,與中國改革派結合,推動中國進步,而不是變成鴕鳥,被一些無知幼稚的勢力左右,去鼓吹港獨,去高舉英國米字旗,懷念殖民統治,去衝擊香港的解放軍的軍營。

香港泛民內部不少人士都認為:民主黨被一些激進力量攻擊和誣蔑,也應刺激黨內理性力量的反思,不能被港獨和冷戰心態牽著鼻子走,而是要堅持民主救國的路線,堅持六四「愛國愛民」的口號,也堅持支聯會已故領袖司徒華等的中華民族主義的情懷,才能推動香港民主普選,帶領香港走向民主政治的新境界。

亞洲周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19:25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