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0|回覆: 2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報道] 「共同主權可解釣魚島困局」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6 05:35: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天兒慧倡中日效法兩岸各自表述

釣魚島主權爭議成為中日關係一大摩擦點,日本知名中日問題專家天兒慧在2010年提出「共同主權論」作為解決釣島爭議的方法。日本2012年將釣島「國有化」後,中日在此問題上各不相讓,上述構想還有沒有意義?天兒慧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相信當中日關係緩和時,他的提案或可以再提出來。他希望兩國有識之士能坦誠討論,增進彼此了解。


毁譽參半 「有鷹派斥我賣國」

天兒慧早在1990年代末便於日本地方報章提出「共同主權」構思。他說﹕「日本國內對此毁譽參半,有政府人士批評,亦有鷹派誹謗我為『賣國賊』。」

「共同主權」以「日本擁有釣魚島」為前提。天兒慧對釣島為中國固有領土的說法,提出4點質疑,包括﹕中國古時的「天下國家」理論並沒有海洋國境觀念;明清時期沿海防衛未涵蓋釣魚島;文獻雖提到琉球人眼中的國境不包括釣魚島,但那只屬「鄉土觀」;中國在1971年前未提出釣島是中國領土的主張。

日本在1895年把釣島納為領土的理據是那裏本屬「無主地」,中國政府與學者以歷史文獻駁斥此說法,但在中日建交談判時,時任中國總理周恩來與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達成擱置釣島爭議的共識(見另稿)。天兒慧指出,中日應緊記周恩來當年說的「求大同,存小異」﹕「『尖閣問題』原是小異,如今卻變成了『大異』,必須重新認識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的愚蠢與危險性,尋求達成『日中共存共榮』的大同。」


首要兩國有識之士坦誠討論

天兒慧以「一個島嶼,各自表述」來描述「共同主權」,「簡言之,就是同時承認『尖閣諸島為日本領土』及『釣魚島為中國領土』,實際管理及營運則透過協商來決定。」他稱,這是參考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中台共識」。

主權向被視為排他性概念,但天兒慧解釋﹕「歷史中可見國家的生成、發展、消滅,主權的涵蓋範圍亦是可變的。」他進一步稱,「一個島嶼,各自表述」的精神在於透過緩和主權概念,在接受雙方主張的同時,就具體課題協商,這種精神可以作為解決21世紀國家衝突的智慧。

不過,天兒慧承認,在當前氣氛下,日本接受這方案的機會微乎其微,因為日本社會對中國的不信任正蔓延,輿論認為若作出退讓,中國會得寸進尺。他指出,要解決困局,必須努力緩和中日之間的不滿情緒及不信任感,首要任務是兩國政府要保證讓兩國有識之士有坦誠自由討論的空間,加深彼此理解,屆時他的方案或可再提出。


民族主義高漲 當下難實現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認為,「共同主權」跟中國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有點相似。林泉忠形容,這一構想是「冷靜、理性、有遠見的」,天兒慧對華不算特別友好,卻能提出這種建議,並不容易。

林泉忠認同,在當前氣氛下,「共同主權」顯得不現實,因為在日本作出「國有化」行動後,中日雙方民族主義高漲,對主權均更執著,信賴也大幅度減弱。不過,林泉忠相信中日關係低潮只是過渡,天兒慧的構想仍值得參考,而弱化主權亦是人類應該發展的方向,歐盟的發展便是楷模。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4-2-6 23:36:34 |只看該作者
華主張擱爭議 前提「主權屬我」

【明報專訊】中日釣魚島主權爭議的遠因可追溯至1895年,日本明治政府決議把其納入日本領土,理據是日方在1885年實地調查確認那裏是「無主地」。不過,歷史文獻顯示,中國至少在明朝便有關於釣島的記載,中方主張,根據國際法的「先佔」原則,釣島屬於中國。有中國學者指出,日本是在1894年甲午海戰獲勝時才決定吞併釣島,純屬霸佔領土。

日政客提「購島」加劇對立

釣島爭議近因是美國在1972年把琉球群島主權移交日本時,一併把釣島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北京與台北當局均對此提出抗議,但同年中日作邦交正常化談判時,達成擱置釣島爭議的共識。鄧小平後來提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在「主權屬我」前提下爭取與鄰國通過合作為解決領土糾紛創造條件,成為北京處理釣島等主權爭議的原則。

日本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在2012年推動「購島」,觸發日本政府把釣島「國有化」,擱置爭議共識成為歷史,日本政壇更出現「翻案」爭議,安倍政府多名閣員宣稱日本外交紀錄上沒有相關記載,但有日本政壇元老力陳當年明確知道中日決定擱置釣島爭議。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
發表於 2014-2-6 23:37:21 |只看該作者
盼華多肯定日貢獻 助消敵意

【明報專訊】天兒慧提出釣魚島「共同主權」論,加上他不時批評日本對華政策,日本一些右翼網民把他標籤為「賣國賊」,但天兒慧強調,自己既非「反日親中」,亦非「反中親日」,而是「一直努力不偏不倚」,以社會科學學者身分盡可能客觀冷靜地基於事實分析,提出建議。他自言不單對日本作批評,對中國也一視同仁。

天兒慧稱,他在靖國參拜、歷史認識、歷史教科書等問題上,一直對日本政府持批判態度。他表示,這類主張過去一直是很多日本知識分子的共通看法,大部分日本人亦贊同「日中友好」、「協助中國走向現代化」。他形容,日本1980年代經濟起飛,加上有意對過去作出補償,開始對中國政府提供開發援助(ODA),民間亦透過各種形式去支援中國的發展,但情况在90年代起出現改變。

中國經濟騰飛 日感威脅

天兒慧認為,中國在1990年代經濟騰飛,然而卻於聲言「和平崛起」之際,在未受威脅下大幅提高軍費及武裝,引起日本警惕,而當中國的大國主義式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之時,日本卻因「迷失20年」產生焦慮,開始對中國警戒及感受到威脅,抗拒國際主義的內向民族主義開始膨脹。踏入千禧年,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2005年象徵日中合作的「東亞共同體」成立受挫、2008年日本向華ODA結束,兩國關係冷卻,2012年釣魚島被日本「國有化」後,更令中日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信個人主張經得起考驗

「無可否認,中國放棄了『韜光養晦』的方針,由『核心利益』的主張向『海洋強國』的目標推進,改向積極外交,日本的警戒感、威脅感升級,對華感情亦惡化,反華民族主義亦正增加。」天兒慧坦言,日本國內目前就中日關係冷靜討論的氣氛大幅消退,相信自己的言論會被鷹派視為「親中反日」,但他自信自己的主張長遠而言會站得住腳。他亦寄語中國「不要煽動『過去戰爭中糾結的問題』和『反日民族主義』,而是將兩國外交正常化以來日本對中國的貢獻作出坦誠的評價,如此日本人的反華情緒相信會大大緩和」。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06:2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