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平機會正就「歧視條例檢討」展開公眾諮詢,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提出新移民受歧視個案增多,建議修例將新移民納入條例保障範圍,又指促請立法的目的旨在警剔、教育大眾,提供渠道讓受害者申訴。不過,昨有數十名網民到旺角遊行,抗議政府未為自由行數目設限。
社區組織協會表示,內地自由行來港旅遊,部分行為使港人對內地人留下壞印象,但旅客逗留在港的時間較短,歧視、侮辱、仇恨等行為最終由新移民承受。
八年前來港與家人團聚,四十三歲的阿嬌育有兩名小孩,閒時幫忙照顧鄰舍小朋友,帶兒童到遊樂埸嬉戲時,被指罵「蝗蟲」、「內地女人下來只會生小孩,一輩子不工作領綜援」,心裏感到很難受。
曾在中國鐵路任職行政管理九年、大專畢業的阿仁,四年多前來港團聚,因學歷不被認可,報讀勞工處認可的證書課程,包括零售、家務助理及保安等,在堂上發問時因口音不純,涉被導師出言侮辱;及後獲百貨公司聘用當保安員,經理卻以他不善溝通作理由,指派做清潔工作。
五年前偕母來港與父團聚的阿儀,回想初念小二時,因廣東話不濟被同輩排斥「你連話都不會講」,又因成績差,很多課外活動都未能參與,小三起發憤圖強,將升讀英文中學。
協會幹事蔡耀昌表示,希望透過修訂《種族歧視條例》,將內地移民納入條例保障範圍,為社會訂立行為規範,讓被歧視者有渠道申訴,透過民事訴訟,調解與減少港人對新移民的爭執與歧視。
他又指,一旦立法,涉歧視的刑事檢控門檻高,市民不會因「一兩句說話被入罪」,旨在教育、阻嚇及警剔大眾不要隨便對新移民作出侮辱、歧視、騷擾及仇恨行為。
此外,網上團體「本土公民」又號召出動,昨午約三十名網民響應到旺角行人專用區遊行集會,部分人揮動港英旗,或手持「反自由行」等標語,要求政府取消一簽多行,為自由行設限。代表批評政府未有設足夠配套應付自由行旅客,影響市民日常生活,期間有途人與示威者發生爭執,由警員調停。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