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4|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漁業養殖] 逾九成港人不識「環保海鮮」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8-11 20:58: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有保育團體調查發現,本港逾九成人不認識「環保海鮮」概念,在購買海鮮時亦只得百分之六人會考慮漁獲捕獵方法。研究員指,現時全球可食用海產將於未來四十年內耗盡,建議市民購買海鮮時考慮味道及價錢之餘,參考食品上的藍色國際環保標籤,減低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環保海鮮是指透過養殖、圍網及直鈎等可持續方式捕獲的海產。海洋公園保育基金聯同公共營養發展協會,上月在灣仔、荃灣及屯門等全港五個街市進行調查。在六百多名受訪者中,有七成人表示每星期最少三日進食海鮮,但逾九成人不知常吃海鮮可分為「建議食用」、「想清楚食用」及「避免食用」的環保海鮮概念。

在選購海鮮時,九成受訪者以食物味道為主要考慮因素,最不受重視的是漁獲捕獵方法,僅得百分之六人表示關心,而考慮營養價值的則約佔兩成。

保育基金科研項目助理經理冼映彤指出,市民往往因忽略海鮮生產資訊,誤吃屬「避免食用」類的非環保海鮮,「像我們常吃的海蝦,其實全世界只有澳洲出產的達國際環保標籤準則。」國際環保標籤是海洋管理委員會對環保海鮮作出的認證,打擊拖網等一次性大量捕獵行為。冼建議,現時本港不少大型超級市場有售獲認證的急凍海產,市民在選購時可留意包裝上的藍色標籤。

調查又顯示,有三成五人表示,即使知道可通過進食其他食物得到海產蘊含的營養價值,亦不會減少進食海產。公共營養發展協會營養師指,「杏仁、合桃及亞麻籽等堅果粉末或油類產品,可補充人體所需的奧米加三,但如市民希望品嘗海產的鮮味,則可考慮如帶子等屬『建議食用』的海產。」他亦提醒市民,同一品種的海產不論出產地為外國或香港,營養價值並無差異。

現時環保海鮮概念,在本港未算普及,冼映彤認為主要因為本港以新鮮漁獲買賣居多,漁業至飲食業界亦未見積極合作,市民單方面難以追蹤海產來源資訊。

星島日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17:0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