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今年全球先後發生伊波拉疫情、氣體爆炸和墜機等事故,本港亦有需要加強災難應變培訓。香港醫學專科學院獲賽馬會捐助二億七千一百多萬元,成立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可以同時模擬多種本港常見的災難場面,例如火災、沉船、核電廠事故等。醫專預計中心在未來五年,共可為三萬名醫護人員、警方、消防等救援人員提供訓練。
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設於黃竹坑醫學專科學院大樓,並率先斥資一百萬元,在停車場搭起一個直徑九米、具有三百六十度環迴投影功能的全景球幕,可供醫生、護士、警方、消防和救護同時訓練大型事故的指揮工作。
醫專創新醫學模擬培訓中心榮譽總監董偉杰表示,全景球幕可以播出不同場景的災難事故,並因應學員在臨場發出的指示而改變,「例如學員可以指揮消防車擺放的位置,如何向火場射水等」。如果發出的指令不正確,導師可以即時調整場面效果,「例如大廈突然發生猛烈爆炸,火勢進一步蔓延至樓上,身上着火的途人衝出火場等」。每次模擬訓練結束後,學員需總結經驗,找出可以改善的地方。
中心已聘請荷蘭設計公司,因應本港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十個不同的災難場面,首個完成的場景是一宗尖沙嘴對開海面沉船事故,「船頭火燭,但船尾有三十個人被困,應該要先救火還是先救人呢?這一切取決於指揮官臨場作出的決定。」另一個設計中的場景,則以數年前某大學實驗室泄漏危險物質作藍本,其餘擬製作的場景亦包括核電廠事故、人群控制,「例如像蘭桂坊人踩人事件、七一遊行等」。
他認為設立培訓中心的最大好處,就是全年都可以為救援人員提供訓練,「機場的大型演習每年才可以進行一次,而我們這裏每個星期都可以做訓練」。他預計中心未來五年,共可為三萬名專業救援人員提供培訓,醫管局將在今年十月成為首批使用者。
醫專主席李國棟透露,正與衞生署、醫療輔助隊、民安隊、紅十字會等政府部門和非政府機構商討,對方亦表示有興趣使用。他希望長遠可為本港設立第十六個「災難應變專科」,並與中大、港大醫學院和哈佛大學等合作,增強本港災難應變能力。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