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港大教授周永新的退休保障研究報告建議增設全民老年金,並向僱主及僱員開徵薪俸老年稅,引起各界嘩然。周永新昨強調,老年金以中產人士得益最多,繳交新稅三數百元,已可令父母即時各取三千元老年金。有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委員指,中產退休後收取的老年金額,可高於稅款付出。
周永新的研究報告建議向長者提供全民老年金,開徵薪俸老年稅為財政來源之一,由全港至少二百四十萬名僱員及僱主繳交老年稅,每月百分之一至二點五不等。周永新昨表示,全民老年金用意,是為每位長者「打底」,提供穩定收入來源,並不是一項扶貧措施,而中產人士的得益最多。
周永新強調,三千元全民老年金方案中,窮人仍靠領取綜援金,沒有得益;領取二千二百八十五元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轉領老年金只增七百多元;只有中產得益最大,每月交稅三百元,祖父母、父母已可即時每月各領三千元老年金,而且中高收入長者,可由原來只領一千一百八十元生果金,轉領三千元老年金,增多一千八百二十元,「不要只計較於自己賺定蝕,這是保障每人年老時收入來源。」周永新又認為,如資源不足,可按情況調整老年金額,他不認同是「通街派錢」,又批評指老年金養懶人說法,是侮辱長者。
他認為長者要有每月穩定收入才安心,他曾訪問擁一百萬元積蓄長者,因擔心儲蓄耗盡而不敢花費。他又說沒料到政府會即時接受報告,但希望政府不要只講不做。
長遠財政計畫工作小組委員王銳強指,老年稅是較高收入人士支付更多,但這累進稅可令中產人士取回同等福利老年金三千元,與本來繳薪俸稅後無資格領綜援、生果金、長津等福利是截然不同,由此可見,中產得益是大,退休後取得的老年金,總額可能高過退休前所交稅款。不過,若計算金錢時間值(time value of money),老年金價值已不及數十年前購買力。
不過,他認為社會不應如此斤斤計較「誰人著數」,才決定是否推行,重點應是否有需要推老年金、財政持續性、誰人承擔等問題,三方供款後每年老年金須三百多億元,到二○四一年乾塘,到時三方是否加碼供款解決,如由政府包底,會令結構性財赤提早降臨,「以每年經濟實質增長百分之二至三計,政府可有近二百億元額外收入,若一下子擲到老年金計畫包底,其他醫療、房屋等新服務就沒錢推行,須仔細諮詢。」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