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昨晚出席一個活動時,批評泛民反對假普選的標準不斷搬龍門,從開始提出的公民提名,到三軌方案;之後同意《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但不能有不合理限制。他質疑泛民認為「自己友」不能「出閘」就是政治篩選,發動佔中。他又引述城大學者葉健民早前的文章,認同當中提及,激進派否定「一國為先」的前提,背後有對共產黨深層排斥的敵視心理。
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剛結束一連兩天在深圳進行政改座談會。一同出席座談會的張曉明昨晚在一個活動致辭時,表明李飛的說法是「重要權威信息」,又指日前在深圳的政改座談會,聽到政改要按照《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比要求根據所謂國際標準的聲音大很多。
他指《基本法》是普選的法律基礎,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作為行政區,落實普選並無先例,設計普選要立足於香港的實際情況。他又說,國家安全在制度設計上有必要,因為這是《基本法》對香港的法律要求,而行政長官地位崇高,制度上要令行政長官不與中央對抗,而提委會以機構提名反映集體意志,符合民主原則,亦可防範政治風險。
張曉明並提及泛民的觀點,指他們早在一年前、普選方案「八字沒有一撇」時,已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最後決定的很有可能是「假普選」方案,是對人大扣帽子。他並質疑,泛民在普選要求上不斷搬龍門︰「為了防範假普選,他們提出了所謂『國際標準』,儘管這個標準也在不斷地調整,起初比較多地強調公民提名,後來提出『三軌提名』有其一即可,我注意到最近也有一些人表示願意在《基本法》的框架內提出方案,『國際標準』可改為不能有『不合理限制』。」
張曉明質疑,泛民絕不接受過半數提名門檻,是因為這樣民主派便不能「出閘」,認為泛民對政改「更多是考慮是否有利『自己友』成為候選人」。
他更引用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教授、新力量網絡研究總監葉健民早前的文章《泛民究竟在爭論甚麼?》,當中提及政改爭議的意義遠超能否有真普選、民主如何實現的問題,認為「擺在目前的並不是方案之爭,而是我們希望今後以何種方式去與中央政府互動的抉擇」。
張並引述文章另一段所指,「激進派所主張的,是不認同中央對特區事務享有主導權,拒絕完全接受《基本法》的框架,否定『一國為先』的前設,背後也有深層的對共產黨的排斥敵視」。他形容,葉健民在文章的論述「一語中的,就像點穴點到了位一樣」,認為如真正有國家觀念、認同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而沒有對共產黨的排斥敵視心理,政改便不會有如此大爭議。
張曉明並坦言,他的說法相信「對某些人來說可能聽起來不那麼順耳」,但形容自己說的是「逆耳忠言」。他強調,能在一七年實現特首普選,是目前香港社會的最大共識,也是香港民主發展的「跨越式進步」,希望香港各界人士展示「視野」和「承擔」,多從國家、歷史和發展角度,看待今次政改的重要意義和影響。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