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香港「佔中」(或稱「佔領行動」)踏入第三週,我們不難發現該行動正陷入一個根本性矛盾:如果沒有西方媒體推波助瀾,將之命名為「雨傘革命」來引起國際輿論關注的話,佔領行動肯定不會取得現階段的成果,可是另一方面,佔領一方,甚至是原本較理想化的學生,現在也意識到西方媒體的推波助瀾乃「死亡之吻」,不但會惹來外國勢力介入的指控,同時會令行動支持者更心雄、更傾向以一步到位的方法解決政改問題,這樣反令佔領一方只能進不能退,無從收穫勝果,令困局更難收拾。
所謂「自發、沒有大會、沒有領袖」的佔領行動,其實背後也有「大腦」可尋,明顯依循著一定的原則與底線。抗爭者集中議題在普選和特首,只諉過於特首一人,除了帶有使警察和公務員中立化的企圖之外,也有盡量不將矛頭直指中央,抑制中央反應的意思。對於佔領行動的最終得益者來說,終極底線是不能取消一國兩制,否則便無從保存勝果,一切皆休。
最奇怪的是,抗爭者將香港的問題一股腦兒歸咎於港府,認為只要達致「真普選」,便能解決大部分問題——這種將問題簡單化和意識形態化的做法,似乎有意避開造成香港目前困局主因之一的財閥與「霸權」一方,讓他們能在這場運動中全身而退,而抗爭者刻意不佔領畢打街和交易所這些地方,似乎亦帶有這方面的考慮。
至於佔領一方更不能迴避的是,香港是中外勢力的角力場——香港問題是無法香港解決的。早在「佔中」被學運打亂,演變成遍地開花的佔領行動時,美國其實已「不太高興」:平日經常微服私訪的美國駐港總領事夏千福躲得連影子也不見,白宮亦只是一如既往地提出香港須按基本法落實普選,明顯想置身事外。
更富戲劇性的是,十月四日,有關警方武力清場的消息傳遍香港知名人物的圈子,社會賢達擔心學生安危,紛紛呼籲學生和佔領人士撤離佔領地區,令抗爭者散去了好一部分。但當晚美國《華盛頓時報》就放風,指在佔中出現暴力場面後,奧巴馬政府更加猶豫,不知應否公開大力支持示威群眾,只得警告中國當局不得武力鎮壓,這不禁令人聯想到中美之間已達成共識,雙方各自發功,叫停示威群眾。
《華盛頓時報》這段報道之所以較有可信性,是由於它引述了奧巴馬愛用的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亞太安全計劃資深主任克羅寧的話,他指出美國目前對香港情勢的影響力受到限制,擔心如果美國太支持佔中,反而會給予中共領導人口實,指控美國是幕後黑手,剝奪佔中的正當性。
不過,導致美國對佔中態度急劇轉變的關鍵,還是離不開全球局勢的發展:伊斯蘭國(ISIS)在伊拉克與敘利亞一帶蜂起,令早就想從中東脫身的奧巴馬又要回到這泥沼當中,早前更動用美軍展開空襲,來遏制伊斯蘭國的地面攻勢。美國無法短期內消滅伊斯蘭國,甚至日後可能需要出動地面部隊——這樣一來,美國重返亞洲大計不單要暫時擱置,還有必要收拾一下之前為了圍堵中國而所挑起的亂局,以便抽身應付當前危機。
因此,下月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會議,將變得相當具關鍵性。奧巴馬希望藉會議促成美日、俄日、中日首腦會談,以及中美日三國溝通,以穩定東亞局勢——如果美國因香港問題而得罪了作為會議東道國的中國,那麼什麼也不用談了。
令奧巴馬政府更不敢支持佔中的是,奧巴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後將一併訪華,須尋求中美兩國在各領域合作,包括氣候變化、伊波拉疫情、恐怖主義、伊朗核問題等,而中美雙方也有意借此機會消除戰略疑慮,防止戰略誤判,為亞太地區降溫。換言之,奧巴馬在這兩大會談中一事無成,是最不可接受的結果,而美國在香港問題上亦缺乏籌碼,因此不得不擱在一旁。
佔領一方亦須認清,佔領行動現階段所獲得的國際輿論的關注與支持,很大程度是西方媒體前一輪尚未摸清奧巴馬心思的輿論攻勢的餘波,又或者是共和黨人用以攻擊奧巴馬的手段。雖說美國國會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剛發表的年度中國人權報告中,對香港佔領運動表示支持,還呼籲奧巴馬政府重新啟動《美國—香港政策法》(又名《香港關係法》),密切關注香港情况,但仍無改華府從來都是在中美關係大框架下看待香港問題這一事實,而且還增添了美國黨爭這一因素,只會令形勢更為險惡,稍一不慎便會錯判形勢,而賠上整個運動。
只不過,由於拉大港人與中央在形勢解讀上的落差,很可能是當初佔中策劃者的策略的一環,目的是為了令港人認為這是和平抗爭、與中央討價還價,而中央則從和平演變、國家安全方面去考慮,令港人認定中央只是危言聳聽、借題發揮。然而,製造這認知落差的後遺症至此終於浮現——行動策劃者自己固然清楚,佔領行動沒有了美國支持就不可能成功,但港人特別是學生至今還堅信「香港問題,香港解決」、「自己香港自己救」,始終不肯退下來,甚至不斷提高叫價,令運動最終被「一鋪清袋」的可能性大增,但無奈現在被架空的策劃者什麼也收不回來,只有空著急的份。
對北京而言,應該早已發現到佔中策劃者以爭取公民提名為目標,是作繭自縛,徒令自己進退兩難。面對目前的困局,佔領一方如將行動升級,中央便可順理成章地將運動定性為顏色革命,這樣中央就有清場藉口,亦會觸動一些害怕一國兩制被取消的港人的神經。相反,如果行動不升級而持續下去,那麼外國傳媒早晚將失去興趣,令運動失去國際輿論的支持,最後無疾而終,且不說抗爭者內部矛盾將會激化,民怨亦遲早爆發。
抗爭者是時候認清運動可以是自發,但不可能自主。對美國而言,一個不受控或搞港獨的香港,只會迫使中央採取更嚴厲的措施,必然會破壞美國在港的利益,所以在現階段,美國寧願將香港留作一個缺口或前哨基地,留待日後影響中國的發展。國際政治殘酷無情、爾虞我詐,對之不聞不問根本不是辦法。
亞洲週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