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內地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國家發改委在上月十六日至本月五日的二十一天時間內,罕有地迅速批准十六條鐵路、五個機場共二十一個大型基建項目開工,總投資近七千億元(人民幣,下同)。有分析指出,發改委密集批出項目釋放出明顯的穩增長意圖。
財經網報道,這一輪密集批出項目始於上月十六日,當天發改委批准了大理至瑞麗鐵路、玉溪至磨憨鐵路、錦州港至內蒙古白音華鐵路擴能工程,三個項目預計總投資約九百六十億元。
上月二十一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今年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百分之七點三,創五年半新低。次日,發改委就批准了黔江至張家界至常德、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鄭州至萬州三條鐵路項目,及貴州仁懷、雲南瀾滄、內蒙古扎蘭屯、青海果洛、吉林松原查干湖五個民用機場項目。
官方數據顯示,這三個鐵路項目總投資一千四百四十五億多元,五個機場項目總投資約五十五億元。
在八天之後的十月三十日,發改委再次批准三個鐵路項目,分別為大同至張家口高鐵、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煤運通道、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三個項目投資總額逾二千四百七十六億元。
本月來,發改委保持密集批出項目的勢頭,就在五日一天內,就批准七條鐵路項目,投資金額近二千億元。
「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加大公共設施投資之舉,穩增長意圖是頗為明顯的。」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元春說,目前,政府採取的各種調控措施均呈現出刺激性較小的特點,且調控頻率快。
劉元春認為,在四季度的各種調控措施推出後,今年GDP預計能夠實現百分之七點五的增長目標。但他並不排除,未來將有貨幣政策方面較為強烈的刺激性調控措施出台。
這一輪獲得批准建設的鐵路項目多數位於中西部地區,國家信息中心經研室主任牛犁表示,「火車一響,黃金萬両」,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薄弱,對於鐵路等交通基礎設施有很大的需求,加快相關建設,對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生活及生產條件等都有重要意義,也可緩解地區之間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