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墉宜(左二)表示,由於科技進步,出現化學氣相沉積合成鑽石,瑕疵逐漸減少,令不法商人有機會魚目混珠,把合成鑽石當作天然鑽石出售。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市民購買鑽石時的一大忌諱是合成鑽石冒充成天然鑽石。為了提高消費者的信心,香港鑽石總會首次推行「天然鑽石品質保證」標誌計畫。總會主席馬墉宜昨出席計畫揭幕禮時表示,消費者到有品質保證標誌的商戶購買鑽飾,即代表該商戶出售的只有天然鑽石。他希望通過嚴格的評審程序,以防有合成鑽石混入鑽石零售市場。
鑽石總會主席馬墉宜致辭時表示,天然鑽石稀有珍貴,以往多用於工業用途的人造鑽石難以取代。但由於科技進步,出現化學氣相沉積合成鑽石,瑕疵逐漸減少,令不法商人有機會魚目混珠,把合成鑽石當作天然鑽石出售。馬墉宜指現時香港鑽石零售市場以天然鑽石為主,「本港未有零售商售賣以合成鑽石製作的首飾,但仍須防範於未然」。
市民由即日起到獲發有「天然鑽石品質保證」標誌的商戶購買鑽飾,即代表該商戶只出售天然鑽石。參與計畫的鑽石商戶均要向消費者詳盡披露貨品真實的資料。馬墉宜指若鑽石三十份或以上,其卡數重量、顏色淨度及車工形狀更需列明於發票上。另外,鑽石總會更會對商戶作出監管,包括成立由第三者組成的獨立監管小組,以及委託獨立鑑定機構定期對商戶進行抽樣檢驗,確保商戶符合標誌計畫的誠信守則。
如果消費者發現有參與計畫的商戶涉以合成鑽石仿冒天然鑽石,鑽石總會會作出檢驗測;如發現指控屬實,會要求有關商戶退款,並有可能把它從計畫名單中剔除。馬透露截至去年十二月為止,參與計畫的商戶已達三百三十二家。
據悉,印度前年就有兩家大型公司從一家當地的貿易商購買回來的天然鑽石之中,發現有合成鑽石混在其中,而那些混進的合成鑽石通常都是較小的鑽石,俗稱「碎鑽」。由於過往常會忽略「碎鑽」的檢測,加上「碎鑽」相對大顆粒鑽石而言檢測成本較高,令無良商人有機可乘。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