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島日報報道】「三無教授」屠呦呦屢次參選院士失敗,此次獲獎再度引發輿論對院士制度的拷問。清華大學醫學院常務副院長魯白質疑該制度為「利益制度」,想做院士還要靠人際關係。「有些人明明夠格的他選不上,有些人明明不夠格的他選上了。」
其實,在屠呦呦四年前獲得號稱「諾獎風向標」的美國拉斯克臨牀醫學獎時,就已引發公眾對於中國院士制度的拷問。像屠呦呦這樣做出國際認可的重大科學貢獻而無緣院士的不在少數,比如擁有「侯氏定理」的數學家侯振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饒毅等。
魯白接受鳳凰網訪問時指出,現有院士制度未能讓最優秀的科學工作者當選,稱兩院(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制度「目前還不是一個榮譽制度,更是一個利益制度」。
魯白解釋,院士選拔理應通過學術競爭,表彰學術貢獻。雖然採用投票選舉,但人際關係、運作能力、個人所在位置等作為新因素,使院士選拔變得「奇怪」。
魯稱,院士身分連帶很多特權,包括研究基金、決定權、人事權等。他認為這是導致「有人不擇手段地去把自己變成一個院士」的原因。
魯建議院士變為一個榮譽,用以表彰階段性工作。「無論是院士制度還是諾貝爾獎榮譽,都不應和太多的利益掛鉤。」魯白說,這個應該回歸學術競爭,把院士制度「去利益化」。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