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9|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被操控的石油是把雙刃劍 誰將替代石油美元?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28 20:55: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被操控的石油就是一把雙刃劍,美國利用石油將全球經濟玩弄於股掌,而失控的油價反而在試圖影響美元的走勢。值得註意的是,隨著石油美元的衰落,油價和美元之間越來越大的差距對於新興市場及依賴石油收入的國家來說,總歸是一場巨大的風暴。

截至北京時間12月21日,WTI(美國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最新收盤價格報34.73美元,跌0.22美元,盤中最低觸及34.29美元/桶。布倫特油價報36.88美元,跌0.18美元,盤中最低觸及36.42美元/桶。12月21日國際油價創2008年以來新低,布倫特油價盤中更是創下2004年以來的新低。此次國際油價走跌除了美元加息的影響外,更是受到了需求疲軟、OPEC強調不減產等利空消息影響。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近年來,美元波動並沒有大幅度刺激油價跟著波動,有時候反而相反,這說明石油和美元的關系發生了變化,我們可能需要重新認識美元和石油的關系。“當前的美元很容易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宋清輝認為。

失控的石油價格

相對於通過控制產量來維持油價,當今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顯然更熱衷於在全球範圍內搶奪市場和需求,這使得原油價格越來越失控。

今年以來,沙特新國王背離了原來的保守外交政策,變得開始愛冒險起來。

此前,沙特國有石油公司獲得了韓國第三大煉油廠的控股權,截至目前,該公司已經在亞洲投資了三處煉油廠。近兩年來,油價下跌了一半以上,沙特和其他產油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來鎖定自己的客戶。目前亞洲在沙特的石油出口當中占據了70%的比重,自然也就成為了主戰場。

對於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而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收購煉油廠的股份,以確保這裏的大多數原料都會來自半島王國。

隨著國際油價直直地往30美元跌去,石油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目前,伊朗正在準備提高自己的出口,俄羅斯在今年超過了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伊拉克和安哥拉也在蠶食沙特的地盤。

《華爾街日報》援引知情人士報道,伊拉克正與中石化商討共同組建一家石油營銷公司的事宜。具體來說,伊拉克方面計劃和中石化各出資50%,在新加坡設立這家合資公司,專註於向中國銷售伊拉克的石油。

伊拉克方面會負責供應原油,中石化會負責提供融資支持。雙方在合作的過程中,可能部署有競爭性的條款安排。

伊拉克與中石化考慮建立合資公司,正值原油市場暴跌疲軟之際。這表明伊拉克希望在嚴峻的環境下,更好地為之後更加激烈的競爭做好準備。

另外,美國正式宣布解除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伊朗石油最早將於下個月獲得解禁,都給了原油市場更多壓力。

擁擠的市場讓OPEC即使面臨著超低油價,也不敢隨意減產。

12月4日,OPEC重申為捍衛市場份額而在實際上放棄了產量上限,此後公布的沙特10月原油出口規模創4個月新高,同比增長7%。隨後,WTI油價跌破每桶35美元,刷新2009年2月以來最低收盤位。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每桶收報36.35美元,創逾11年來新低。

貝萊德駐倫敦的全球能源基金主管Alastair Bishop表示,“我們沒有料到OPEC今年會增加如此多的產量,尤其是伊拉克,此前並不預期伊拉克有能力突破瓶頸,從而能像現在這樣成功地提高產量。”

伊拉克6月份產油量日均440萬桶,創下新高,目前在日均430萬桶左右。原油產量自2014年6月以來飆升了40%,當時伊斯蘭國武裝分子開始在伊拉克逐步占據領土。

Bishop還指出伊朗有可能在明年重返市場,是造成市場波動的另一個原因。預期在2016年第一季度取消針對伊朗核計劃的制裁,將給已經供應過剩的市場增加額外產量。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所所長陳鳳英指出,石油價格未來走勢主要看供求。短期來看,需求放緩或拖累油價進一步下滑。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沒有能力承受高油價。長期來看,隨著技術進步,美國頁岩氣以及巴西和加拿大油砂的開發利用成本不斷下降,石油產能會越來越過剩,未來石油供過於求的局面可能會長期存在。

美國高盛投行日前也預測,由於供給過剩,2016年全球油價將跌至20美元/桶。造成供給過剩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將導致歐佩克總開採量超過3200萬桶/天。高盛預計,油價跌破20美元/桶後,頁岩氣生產商將很快退出市場,石油開採量及鑽井設備數量將驟減,石油開采企業將無力承擔地質勘探及新產地開發所需投資,最終將導致開採量下降及油價上升。

瑞信的分析則認為,預計到2020年,美國WTI原油價格約為每桶60美元,相當於在當前水平基礎上回漲約50%,但也只是回到2014年12月初的水平,和2014年年中WTI每桶過百美元的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然而,一些人仍心懷樂觀,預測油價在2016中期將反彈回升,因為導致油價崩潰的供應過剩到頂後會恢復平衡。

雖然多數機構看空油價走勢,但產油大國俄羅斯則顯得較為樂觀。12月21日,俄羅斯石油巨頭Lukoil總裁阿列克佩羅夫(Vagit Alekperov)接受CNBC采訪時,預測油價將反彈回到每桶40至50美元的水平。

Continental Resources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億萬石油大亨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也同意阿列克佩羅夫的預測。哈姆稱他察覺到石油增長的需求:“我們在供應市場中已經看到了巨大的增長趨勢,每年增長率約3%左右,所以油價有望迅速得到修正。”

事實上,國際原油價格緣何如此暴跌?基於對石油需求的不同判斷來預測油價已經成為主流,普遍觀點是需求大幅萎縮,供給過剩。一方面,在OPEC內部,原油爭奪戰進行得如火如荼。OPEC成員國也將繼續與其他產油國爭奪市場份額,讓市場來決定油價。另一方面,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進一步壓制原油需求。

而美國的一舉一動,對油價的影響似乎正在被弱化,與此同時,石油美元也在大幅縮減。

石油美元隕落

事實上,國際油價不斷走跌,以及全球油價定價權的爭奪也在愈演愈烈,正使得全球金融市場曾經的石油美元開始隕滅。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機後,美國與沙特及歐佩克其他成員國達成了一項永不變更的協議,就是用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也就是說要買石油就必須要擁有足夠的美元儲備,即必須拋售美元來購買石油。

“美元作為石油的唯一定價貨幣,兩者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美元上漲,石油下跌;石油上漲,美元下跌。因為受各種因素制約,所以也並非絕對,大體如此。”宋清輝說。

目前,OPEC實際原油日產量約為3150萬桶,其原油產量約占世界石油市場的三分之一,事實上,自2009年以來,OPEC國家的外匯儲備暴漲了60%至1.3萬億美元。如果算上俄羅斯等非歐佩克產油大國,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2萬億美元。與此同時,這些國家的主權財富基金規模則擴大了80%,至4萬多億美元。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因此,本質來看,即便沒有新的能源替代以及全球石油需求萎縮,國際石油價格的定價權也早已轉移。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以及本世紀初,由於石油美元的貿易結算機制,使得能源的所有權與定價權相分離,石油供給者卻不能成為定價者。石油與美元掛鉤的機制,也使美國擁有強大的石油定價能力,而且石油美元回流機制更讓美國獲得了巨大的資本利得。

所謂“石油美元”,指的是產油國的全部石油收入。但石油美元體系在有效運作數十年後,由於受到石油歐元和石油人民幣的蠶食,正在逐漸鬆動。

石油美元最早在2002-2004年開始晃動。一方面,到2000年後,美國經濟已經過度金融化,金融與房地產行業占GDP的比重越來越高,這意味著低資金成本比低油價對美國經濟更重要。因此,2002-2003年,美國為了抑制科技泡沫破滅而導致經濟衰退,開始采取低利率,利率從2000年的6.5%一路下滑到1%。另一方面,新興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與石油消費的增長,使新興市場第一次成為石油消費的主角,導致油價快速上漲。結果,同樣價值的美債能換到的石油數量快速下跌,1000美元價值的美債在1986-1999年可以買到55-60桶石油。而到2004年,只能買到30桶石油。相反,歐元自1999年誕生之後,2002-2004年快速升值。歐元引起了產油國的興趣,石油歐元產生了。最先提出的是伊拉克。到2002年,伊拉克的石油交易全部換成了歐元。隨後,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尼等國也紛紛提出用歐元取代美元。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則進一步打擊了石油美元體系,當時美國采取零利率與量寬政策。這讓石油生產國意識到美國經濟如此依賴於低利率,以至於美國將不會再管理石油價格與美債之間的穩定關系,美國現在的經濟已經變得太“金融化”而不能承受加息對經濟的沖擊。石油美元體系,一個背後有石油支撐、能實現美元取代黃金的體系,自此開始被打破。

石油輸出國開始購買房地產並重新購買實物黃金以替代美債。2014年末,長期建立起來的石油美元回流到美國金融市場出現逆轉。2014年,石油輸出國從美國金融體系抽取76億美元,而在2012年輸入2480億美元,2013年輸入600億美元。從長期來看,這是石油輸出國第一次從美國金融體系抽水。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援引數據供應商eVestment數據則顯示,三季度海灣國家主權財富基金已經撤資190億美元,市場將密切關註未來主權財富基金資金走向。

為了支持本國經濟發展,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作為全球第四大主權基金國,今年以來已從外部基金公司撤資7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估計,世界最大基金公司黑石今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已經遭受310億美元的主權基金贖回。若主權基金繼續按今年的速度贖回,基金公司每股收益按年將減少4.1%。

美國主權財富基金研究所(SWFI)最新數據顯示,包括海灣國家阿聯酋和沙特在內,全球主權財富基金資產管理體量位列前五的國家中有四個資金來源都是依賴石油出口。這些石油生產出口國把外匯儲備匯入主權財富基金以穩定經濟,支付養老金。

事實上,石油美元體系數年來對美國經濟的支持,也讓美國為了捍衛石油美元體系而無所不用其極。在過去10年中,美國采取軍事打擊、經濟制裁與提高利率等多種手段試圖穩固石油美元體系,但曾經叱咤全球金融市場的石油美元依然難以遏制自己的衰敗,正在逐漸失去往昔的光輝,而石油歐元、石油人民幣等其他石油貨幣的份額不可遏制在增加。

美元走勢受限油價

隨著石油美元的大幅縮水,美元走勢反而越來越受制於國際油價,雖然美元的一舉一動仍然讓大宗商品市場產生震蕩,但美國至今仍沒有找到更明確和更有效果的方法來維護其石油美元體系。

陳鳳英就指出,此輪油價下跌,並非完全歸結為全球經濟復蘇緩慢、新能源的使用等幾個簡單因素;況且石油價格不僅由供需決定,同時還是全球金融領域最具有投機性的商品之一,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國際投資者對石油價值的預期,以及產油國和石油進口國之間通過金融工具對價格展開的博弈。

據統計,當前國際市場流通的石油美元達1.4萬億-1.8萬億美元。而這些石油美元又以回流方式變成美國的股票、國債等證券資產,填補美國的貿易與財政赤字,使美國長期保持經常項目逆差和資本項目下順差的平衡。

張茉楠指出,多年來,OPEC巨額石油美元與東亞國家出口型經濟形成的大量商品美元,一起支撐著美國的經濟高速發展,也由此構成了“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這樣一個穩固的資本流動循環,支撐了美國金融資本主義的超常發展。

石油美元的大幅縮水極大地影響了國際資本格局。石油美元循環的減弱,不僅意味著受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以及GDP增長都將受到負面影響,也意味著對新興經濟體大幅撤資。

12月17日淩晨,美聯儲宣布從當地時間12月17日開始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0.25個百分點,新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維持在0.25%至0.50%的區間。此番為美聯儲2006年6月以來的首次加息,這意味著超寬鬆時期結束,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由此正式進入加息周期。

美聯儲議息會議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巨震,美元指數在97.6-98.5之間震蕩,黃金價格在1062-1078美元/盎司震蕩。盡管美聯儲利率決議符合市場預期,大宗商品市場依然壓力山大。中宇資訊數據顯示,受美聯儲加息落實,以及美國原油庫存增加影響,國際油價慘遭下滑,歐美原油期貨價格分別收於37.19、35.52美元/桶,單日跌幅3.28%、4.90%,布倫特油價創2008年12月36.61美元/桶以來的新低點,WTI油價為2009年2月33.98美元以來的最低值。

中宇資訊分析師桑瀟認為,美聯儲加息將引發全球資本回流美國,這對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構成新一輪衝擊,由於與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聯系越來越密切,新興市場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美聯儲加息引發的資本外流,以及貨幣貶值這兩方面的挑戰。

此外,近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政府支出及稅務法案,正式解除長達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部分行業人士認為歐洲與亞洲將獲得新的進口選擇,也有人表示這一舉動數年內對全球市場不會有太大影響。

桑瀟指出,即便是美國原油出口禁令解除,對市場的影響力度也將有限。首先,禁令解除後用於出口的一部分資源,已被包含在我們所統計的油市供應量中,並非憑空增加;其次,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原油出口勢必會增加一部分進口來補其石油消費;再次,相較於其他地區,其煉油體系決定了美國可以以更低的成本生產石化產品;最後,國際油價持續下行的過程中,美國原油出口實在不是明智之舉。因此中宇資訊認為,有關與美國原油出口禁令接近的消息,可能在短期對油市形成指引,由於並未明顯影響供需面,對油市的中長期影響效果並不明顯。

美國影響石油的能力顯然正在被削弱,但油價重挫打壓市場風險情緒,反而使得美元指數漲幅受限。

“石油美元、石油歐元和石油人民幣目前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石油美元的衰落,歐盟和中國是主要因素。”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告訴記者,目前石油美元的未來非常糾結,美國維持美元的能力正在被削弱,而且代價太大,奧巴馬目前並沒有特別有力的措施能夠使得出來。

“而中國因素將是未來最大的變數,中國的模糊戰略也是美國無法用更清晰的思路去維持石油美元體系的重要因素。”韓曉平說,不過所有的問題都已經擺在了臺面上,一直有說法認為理解世界經濟的最便捷途徑是理解美元和石油,但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這個關系也越來越模糊和糾結起來。

中國能源網

標簽
石油美元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05:0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