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3|回覆: 2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經濟研究] 中共抗日與建國初期的貨幣戰爭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3-3 00:37: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原標題:中共當年金融戰能力之霸氣讓人贊嘆!

1948年及1950年,民國經濟中心上海發生了兩件大事。這兩件大事對當時中國國運影響是決定性的,其重要性怎麽評估都不過分。其一,為國民黨政府以上海為主戰場的金圓券改制;其二,則是中共入主上海後主導的“兩白一黑”戰爭(即銀元、大米、棉紗、煤炭戰爭)。這兩件大事中博奕雙方對抗之激烈,動用資源的規模之巨大不亞於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這兩場經濟領域的“淮海戰役”結局也迥然不同國民黨政府金圓券改制慘敗,而中共“兩白一黑”戰爭大獲全勝。兩場戰爭的結局基本也決定了國共雙方在大陸的命運。現在,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國民黨政府國民黨政府金圓券改制的過程。

金圓券改革是國民黨政府在經濟即將崩潰前的最後一搏。為了保證金圓券改制的成功,國民黨政府傾盡全力其力度不亞於打一場決定國運的戰爭,但是,由於其財經指導思想上的根本錯誤,加上前線軍事上的失利以及日益惡化的經濟行駛,導致其金圓券改革以慘敗收場。金圓券改革的失敗基本上就決定了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的命運。

蔣介石在1948年10月曾聲稱:“共產黨最怕兩件事,一個是世界大戰,而明年大戰就可爆發;再一個是改革幣制,穩定經濟。”事實證明,世界大戰爆發只是蔣介石的一廂情願,而金圓券改制不過是國民黨經濟奄奄一息使用的一劑虎狼藥。此藥不僅沒能挽救國民黨的經濟,反而加速了國民黨政權的毀滅。此藥一下,國民黨已經生機斷絕。

金圓券唯一的作用,只是為國民黨政權敗退台灣守刮了大量金銀。據中央銀行統計,全國在金圓券改制期間共收黃金1677000兩,美元49851000元,港幣86097000元,銀元23564000元,白銀8881000兩,這些金銀與外匯後來絕大部分都運到台灣。

國民黨搜刮的金銀外匯大部份來自於城市中產階級與升斗市民。由於金圓券改制失敗。民眾用真金白銀換回來的只是一堆廢紙。僅此一項可以想象民眾對國民黨政權的憤怒!

國民黨政府在經濟領域的“淮海戰役”遭遇慘敗,那麽中共呢?他們支撐規模宏大的解放戰爭的經濟基礎是什麽?他們又用什麽手段來贏得另一場經濟領域的“淮海戰役”的勝利?

小米步槍為什麽可以打敗國民黨的飛機大炮

在過去幾十年解放戰爭電影中,有一句話很多人都可以耳熟能詳:“我們是以小米步槍打敗了蔣介石的飛機大炮。”

這句名言意義深遠。

首先,這句名言指出,國民黨政府在國共內戰中過於重視軍事力量,而忽略經濟建設。這基本是史實。其次,這句名言還深刻揭示出,中共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其充分依靠了糧本位的經濟基礎——這就是“小米”的神奇威力。

何謂糧本位經濟基礎?就是在解放區,所有經濟運行都是建立在糧食(或物資)基礎上的一種特殊經濟結構。解放區的貨幣不能兌換金銀,但是可以兌換糧食與物資。這種特殊的經濟基礎在當時生活水平不高的背景下與中共嚴密的組織體系結合,產生了巨大的效應。

首先,解放區的糧食或物資就是貨幣,所以,要籌集更多的軍費支撐前線解放軍作戰,那麽中共就必須把物資生產放到第一位,中共的財經工作基本就是恢復與擴大生產的工作——這與國民黨政府財經工作把金銀外匯放到第一位有天壤之別。

中共財經工作重中之重是農業生產。這主要通過“土改”來實現。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又稱“五四指示”),決定將抗日戰爭以來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改變為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的政策,實現“耕者有其田”。“耕者有其田”後農民生產積極性自然大幅度提高。

然後是加強農業技術指導。以山東解放區為例,據1946年膠東解放區統計,已設立農業指導所14處,示範農場14處,蠶絲指導所2處,林場苗圃20余處。山東省農業廳在營南設立農業指導所一處,並附設了示範農場,進行深耕細作,試驗示範,及時推廣和交流經驗,使糧棉產量都得到較大增長。濱海區由於推廣了新的植棉技術,每畝棉花增產皮棉15斤,比1945年增產一倍。

三是興修水利,增加了土地灌溉面積,減少早澇災害。解放戰爭時期,山東解放區各級政府領導人民群眾打井修渠,疏通河道,糧棉產量得到較大增長。據渤海、魯中、濱海、魯南、膠東5個區的統計,1946年打井6萬餘眼,流通河道539條,築堤933道。使土地增加灌溉面積85萬畝,保護土地205萬畝。由於增加了抵抗早撈自然災害的能力,使全省增產糧食8670餘萬斤。

對於工業生產,中共並沒有受階級鬥爭理論的束縛,而採用更務實的態度來恢復與擴大生產。在這個方面,東北解放區財經負責人陳雲可謂一個典型。

對於工業企業管理,陳雲提出一系列主張。

(一)實行企業管理的民主化。陳雲在第6屆全國勞動大會上對工人作報告時,把企業管理民主化講得通俗易懂:“企業管理民主化,就是要發揮大家的智慧,靠全體職工辦好工廠”。陳雲詳細闡述了民主和集中的關系,指出企業民主化是同嚴格的企業管理相結合的,提出了建立工廠管理委員會和工廠職工代表大會的具體措施。

(二)要正確對待企業中的舊職員。為了正確處理工人與職員之間的關系,陳雲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關於公營企業中職員問題的決定》中分析了工人與職員和下級職員與中高級職員的不同社會地位、政治態度及相互之間的關系,批評了在接收東北一部分日寇、國民黨政府企業中,處理工人與職員關系問題上犯的右的或“左”的錯誤。指出:要認識到,職員、工程師、管理人員都是生產中所不可缺少的。除作惡甚多的職員必須開除外,絕大多數職員是可以團結的,要讓工人同職員搞好團結,這樣才更有利於生產的發展。

(三)倡導企業化經營和培養技術、管理人才。陳雲認為,要辦好人民民主企業,除了依靠管理的民主化之外,還要實行企業化經營的原則和經濟核算制。他在東北局討論企業組織與工人運動方針時指出:對舊生產制度應當批判地接受。對工廠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是尋找原材料的來路與產成品的銷路。他指出:“只有切實改善經營和管理工作,才能達到原料足、成本低、質量好、產量多、銷路廣的目的。管理工作,經營工廠,第一要企業化。工廠不是機關,也不是部隊。開工廠就要像個開工廠的樣子,一定要有經濟核算,考核成本、計算原料和機器耗費。成本需要多少?原料需要多少?機器消耗需要多少?賣什麽價錢?要會算帳。”

(四)實行工薪改革,反對平均主義;倡導勞動競賽,反對形式主義。1947年陳雲主持制定了新的工薪改革方案,反對平均主義。他就新頒布的工薪標準執行問題向東北各省政府負責人發出指示說:新的工薪標準的基本精神是為了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提高他們的技術。因此,取消了過去以中等工薪作為評定工薪的辦法,著重了交叉累進等級工薪制,以克服平均主義。新標準將普通職工的最低工薪由原來的40分提高到60分,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的最高工薪提高到300分,在執行中,要嚴防將所有職工的工薪都提高20分和向300分看齊的平均主義作法。

正是由於中共空前重視農業生產與對工業生產的務實態度,這才奠定了解放區支撐戰爭的經濟基礎。

以山東為例,從1945年9月至1949年10月的四年零兩個月的時間裏,山東人民先後出動1000多萬民工,10多萬大小車輛,往前線運送了10餘億斤糧食,數10億斤彈藥及作戰物資,轉運了24萬餘名傷員。支援我軍勝利地進行了定陶、魯南、萊蕪、孟良尚、魯西南、濰縣、濟南、淮海等50餘個戰役。而在東北解放區,中共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先後建立了7個兵工生產基地,這些兵工基地生產的產品(加上外部的援助)不僅能夠支撐林彪百萬大軍作戰消耗,還能援助關內解放軍作戰,成為整個解放戰爭供血的心臟!

中共一方面千方百計擴大生產,另一方面在解放區又採取戰時“供給制”。所謂的戰時“供給制”就是對財政負擔人員——包括軍隊、機關人員、工廠職工按照基本生活標準供應糧食與物資。這種模式可以大幅度壓縮財政開支,從而最大程度集中資源支持前線戰爭。由於中共組織高效而嚴密,供給制又將行政開支壓縮到極限,所以,中共財政在軍費支出上竟能達到90%而且同時可以保持解放區經濟形勢的穩定——這在任何經濟體都是一個奇跡!

在三年解放戰爭時間裏,並不富裕的解放區人民為什麽能夠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讓解放軍越打越強,而人民的力量沒有枯竭?究其原因,就是中共糧本位經濟基礎中共嚴密的組織體系結合所產生的巨大效應。

糧本位體系不僅有力於恢復生產,更奇妙的是這種經濟結構在穩定經濟,防止金融動蕩方面有巨大的作用。

老蔣手下的財經專家,始終沒搞明白一個劍橋、哈佛不會在課堂上教給他們的道理——光有黃金白銀、美元外匯作抵押,但同時沒有相匹配數量的生活物資、生產資料、工業品、農產品作為對應,貨幣依然只是一張印了數字符號的紙而已,不具備任何意義……老百姓過日子需要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不是黃金白銀,不是美元外匯,這些東西都不能吃、不能用,而能換取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煤油、火柴、棉布的紙幣,在老百姓眼裏才有信譽,發行它的政府才有威信,發生戰爭的時候,為這樣有威信的政府去流血犧牲才值得…………

很可惜,中共的人實在太土了,跟老蔣的留學生比拼炒股票、炒期貨、炒外匯、炒國債、玩投機、玩囤積居奇,是絕對鬥不過的,這幫土老帽,眼睛裏就只能看見柴米油鹽醬醋茶、煤油、火柴、棉布……什麽大生產運動、什麽南泥灣、什麽三五九旅,全是為了搞這些東西的,把這些東西搞出來後,再印刷出沒有黃金白銀、美元外匯作抵押的紙幣,讓這些商品在自己的根據地裏流通起來,居然老百姓就接受了這種從經濟學角度來看完全不及格的貨幣,拋棄了老蔣按美國經濟學家的指導發行出來的法幣……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中共一個根據地發行貨幣的歷史,看看這種糧本位貨幣在戰爭中發揮的奇妙作用。

中共版的貨幣戰爭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山東很快淪陷,於是土八路挺進山東開辟敵後根據地,很快站穩腳跟,可是,沒過多久,不滿八路軍勢力擴張太快的老蔣,開始耍無賴了,停發了八路軍的軍餉,山東土八路一下子陷入無米之炊的困境……

“活人還能讓尿憋死嗎?你不給老子發法幣,老子不會自己印錢啊??俺們當年印紅軍幣,信用那是杠杠的!”

於是自1938年起,山東根據地政府自己開始發行根據地貨幣——俗稱山東幣,但山東幣剛出來時就遇到問題,就是其信用比不上在市面上同時流通的法幣……

根據地一幕:

“吃得真飽啊,老板,結賬。”

“幾位八路首長,給你們打個八折,二十元。”

“給,二十元山東幣。”

“幾位首長,能不能給法幣啊,我給夥計發工資,去買米買菜都得使法幣,山東幣不好使啊。”

“為什麽夥計、賣米賣菜的都只收法幣呢?”

“因為法幣畢竟是國民政府發行的嘛,有黃金儲備,有信用,而且法幣和英鎊、美元掛鉤,可以換外匯哦,連日偽都在淪陷區收集法幣,套購外匯呢,而山東幣嘛,這個……那個……,八路首長,我是不是傷你自尊了啊,這樣吧,這頓飯不收錢了,當請你們的。”

“這可不行,八路軍講究不拿群眾一針一線,更別說蹭飯吃了!”

“那首長給打個欠條行嗎,以後有法幣了再來還……別不好意思,日後的美國也是這樣給全世界打欠條換東西的……八路軍嘛,咱老百姓信得過,難道八路軍還會吃飯不給錢嗎??哎呀,是不是又傷你自尊了啊?”……

………………

於是幾個八路首長打了欠條,哭著回家了……傷自尊啊,太傷自尊了,你口口聲聲說“八路軍嘛,咱老百姓信得過”,可是為什麽就信不過八路軍發行的紙幣呢???

八路首長回家痛定思痛:這也不能怪老百姓,山東幣的確是在完全沒有黃金儲備、外匯儲備的情況下,憑空印出來的……可是今天的山東土八路,從首長到戰士個個窮得叮當響,跟日本鬼子的戰鬥,能繳獲幾條槍、幾十發子彈就很不錯了,哪來的金銀啊??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該怎麽辦呢…………

而到了國民政府實施外匯管制之後,情況更加嚴重了,日偽手裏掌握著從淪陷區收集的幾十億法幣,既然不能再用來套購外匯了,那就用來作為發動貨幣戰爭的武器,把這些錢湧進國統區、中共根據地搶購物資……

山東根據地,在一年之內湧進來幾億元法幣,而當時山東年產糧油蔬果幾百萬噸,本來價值幾千萬元法幣,可是市面上忽然多出來了幾億元法幣,等於貨幣增發了十倍,但相應的糧食卻沒有增產十倍,結果就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產糧大省山東,在沒有天災的情況下,糧價一年內漲了十倍,這日子可怎麽過啊…………當時八路首長的處境、心情,跟1947年的宋子文是一樣的……

由於法幣本來是在山東根據地合法流通的貨幣,所以日偽用法幣打法幣這一招實在是太毒,根據地政府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眼睜睜看著物資被日偽瘋狂搶購走私,物價每天飛漲,老百姓怨聲載道,八路軍戰士們緊握武器,空有殺敵之誌,卻根本看不到敵人在哪裏……

根據地陷入了經濟危機,但也出現了機遇——山東幣的競爭對手法幣,由於嚴重貶值,不再被百姓所信任了,於是根據地政府順水推舟的禁止了法幣在山東根據地流通,先把日偽發動貨幣戰爭的源頭掐掉……可是百姓不信任法幣,不代表他們就會信任根據地政府發行的山東幣啊,如果退回到原始社會般的以物換物交易,只會令經濟更加雕敝,可能不用日偽來打,山東根據地自己就垮了……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6-3-3 00:57:35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如何在沒有黃金儲備、外匯儲備的情況下,建立起山東幣的貨幣信用呢,土八路裏面沒有哈佛、耶魯的高材生,再說就算有,哈佛、耶魯也沒有教過這些完全不符合西方經濟學原理的東西啊……當時山東根據地工商局局長兼貨幣政策主持人,是薛暮橋,其在根據地政府的作用,大概相當於1946-1947年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宋子文,但是這位薛局長卻只有小學文化,要比學歷,跟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宋院長那是沒法比的。

但是小學文化的薛部長偏偏有奇招。

山東根據地政府宣布了全新的貨幣政策:山東根據地只允許山東幣作為唯一法定貨幣流通,原先使用的法幣、金銀全部禁止流通,並按市價兌換成山東幣;今後每發行100元山東幣,工商局會用其中50元用來購買大米、棉花、棉布、花生、食鹽、花生油等農產品與生活物資,作為山東幣發行的物資儲備,其餘50元則進入市場流通,根據地政府承諾以後無論誰拿著山東幣,如果在商店買不到這些物資,都可以到工商局按政府規定的平準價格換取到一定數量的大米、棉花、棉布、花生、食鹽、花生油等等,因為山東幣與這些物資是掛鉤的……

今天我們看財經新聞,通常是這麽說的:“今天人民幣的外幣兌換官方牌價:兌美元7比1,兌歐元10比1,兌英鎊11比1,兌日元1比8……美元最近快速貶值,預計未來處於下跌通道,大家手上有美元的快拋……”……

而如果你身處當年的山東根據地,你聽到的財經新聞是這樣的:“今天山東幣的物資兌換官方牌價:兌大米7比1,兌花生油10比1,兌棉布11比1,兌花生1比8……最近兩月花生漲價兩成,黑市價更是漲了三成,連帶花生油也漲價了,鄉親們,要多賺錢今年得多種花生啊,趕緊的……”

山東老百姓們發現,這個充滿創意、獨一無二的山東幣,雖然沒有黃金儲備、外匯儲備做準備金,但其幣值卻很穩定,市場物價也很穩定……因為根據地工商局手裏掌握著大量物資,如果發現社會物價上升,說明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少了,而流通的貨幣多了,有通貨膨脹的危險,工商局就向市場出售儲存的大米、棉花、棉布、花生、食鹽、花生油等等,回籠貨幣,平抑物價;而如果發現物價下降,說明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多了,而流通的貨幣少了,這樣會谷賤傷農的,根據地政府就增發貨幣,開動印鈔機印錢,收購大米、棉花、棉布、花生、食鹽、花生油等等物資,充實庫存……通過大量物資儲備、控制貨幣流通數量的創新貨幣政策,山東根據地政府的山東幣,實現了與實行金本位的美元一樣的幣值穩定、物價穩定……在幾十年後,西方經濟學家佛利民才提出相似的貨幣經濟學理論,而在這位大經濟學家還在念大學時,山東土八路已經進行了成功的實踐了……

山東幣,終於成為了山東根據地百姓放心持有的專屬貨幣了,市場物價穩定,商業貿易越來越繁盛,人們生產積極性越來越高,經濟越來越好,老百姓們很滿意啊……

山東根據地政府就更滿意了——終於可以自己印錢自己花了,從此政府日常運作開銷、購買軍需、軍費開支全都不成問題了,不用看國民政府的臉色了,更不用怕日偽的貨幣戰爭了,而且,還有財政餘力支援附近的兄弟根據地、和在陜北窮山溝裏的中共中央了……

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金融運作越來越有經驗,現在輪到山東土八路開始準備要向日偽發動八路版的貨幣戰爭,報上次的一箭之仇了……

山東靠海,所以隨著勢力、地盤不斷擴張,山東根據地政府掌握了一種戰略資源——海鹽……

食鹽,是人類生活的其中一種必需品,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是政府重點管控的關鍵資源,山東土八路當時控制了山東所有的海鹽鹽場,也等於是控制了山東周邊區域的食鹽供應權,包括淪陷區……

另外山東盛產花生,出產的花生油香濃好吃,而食用油也是人類生活的其中一種必需品,山東土八路當時也等於是控制了山東周邊區域的花生油供應權,包括淪陷區……

掌握了這兩種戰略武器,小學畢業生薛局長開始籌劃他的貨幣戰爭計劃了……

首先,把之前在食鹽生產商與消費者之間,轉手倒賣的二道鹽販子全部清除,由工商局取而代之,從此食鹽全部由工商局屬下的商店統購統銷,無論是誰,要買賣食鹽必須經過工商局……

然後,工商局把花生油也納入了統購統銷的範圍……我們可以用今天時髦的經濟學名詞來給山東根據地工商局起外號——“食鹽壟斷托拉斯”“花生油歐佩克”……

一切準備就緒後,“食鹽壟斷托拉斯”“花生油歐佩克”宣布,從今天起,無論誰要購買山東的食鹽、花生油,都必須使用根據地政府發行的山東幣……

根據地的百姓倒是沒所謂,反正早已經習慣用山東幣買東西了,可是日偽占領區那邊馬上就傻眼了……之前日偽占領區那邊的商家都是通過地下的二道販子購買根據地裏的食鹽、花生油的,用法幣、用汪偽發行的偽幣、甚至硬通貨,什麽都行……上次貨幣戰爭用海量法幣套購根據地的物資,日偽還在回味無窮呢……之前發現根據地在打擊二道販子,實行食鹽、花生油專賣的時候,日偽那邊的商家就覺得有點不對,然後現在才發現,這個薛局長真不簡單啊,我到哪裏找山東幣來向你買東西呢……

對於淪陷區商人的“困境”,根據地政府及時給出了解決方案:

“笨蛋啊,你賣一些中共需要的物資給根據地政府,然後根據地工商局付給你們山東幣不就行了嗎?你們就可以用來買食鹽、花生油了嘛,而且算起來價錢比以前更便宜了呢……”

“那根據地需要一些什麽貨呢??”

“什麽鋼材啊,醫療器械啊,藥品啊,你有多少我吃多少,不就是山東幣嗎,就是咱家印出來的啊……”

“可是鋼材、醫療器械、藥品什麽的都是日偽禁止向根據地輸出的管控產品啊……”

“那是你們的問題,這是我們的山東幣,想要就拿鋼材、醫療器械、藥品來換,然後再來買我們的食鹽、花生油,不幹拉倒……”

“可你們的山東幣只是用紙張、油墨印刷出來的,基本是零成本,就這麽來換我們的鋼材、醫療器械、藥品這些緊俏商品,你們也太占便宜了吧……”

“滾你的,就算鋼材、醫療器械是緊俏商品,但我們還有其他渠道弄到這些東西,就算弄不到,我們沒有這些緊俏商品又不會死,你們就試試平日吃飯、炒菜不加食鹽、不用油吧,應該也不會死的……”

“大哥,別走啊,這生意我做,我做了……”

不久之後,日偽驚恐的發現,不知為何針對根據地的貿易制裁完全崩潰了,各種原先被嚴令禁止向根據地輸出的管控商品,源源不斷的被淪陷區的商家向根據地販賣,換回山東幣,而這些商家,正是上次貨幣戰爭裏,配合日偽向根據地輸入海量法幣,搶購物資的人……

怎麼回事,怎麼這幫墻頭草全倒戈了??日偽政權下令在與根據地的交界處加強巡邏檢查,可是,直到抗日戰爭結束,日偽投降,他們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日偽的巡邏隊不是沒截獲過這些管控產品,但都是收了錢後就放行了,這無關他們是否盡忠職守的問題,關鍵是,這些巡邏隊就算不關心百姓的死活,但他們很關心自己能不能吃上鹽、吃上花生油啊……

結果,山東幣開始在山東根據地周邊的淪陷區全面流通,淪陷區內從商家到平民,都把商品賣給根據地,換回大量的山東幣儲存起來,以備購買山東食鹽、花生油之用,而且由於山東幣的信用好,即使是那些暫時不需要購買食鹽、花生油的人,也會兌換大量山東幣存起來,以便保值……就這樣,人民幣的前身——山東幣——成為了周邊地區的儲備貨幣……

小學畢業生薛局長的這個貨幣戰略,其實跟今天的美元戰略是一樣的,就算以後美國把所有軍隊都縮回本土,減少軍費開支,只要中東石油依然用美元結算,美元就可以繼續保持國際主流儲備貨幣的地位……

因為你可以不用F22、航空母艦,你可以不用GPS衛星、波音大飛機,你可以不用蘋果六代、六袋蘋果……不用這些高科技產品,是不會死的,甚至你努力一把,這些高科技產品還可以自產自銷呢……

但是,你不能不用石油,這是會死人的……你要換石油,就要先用你的產品,換美國印刷的美元……

這一手,上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共已經玩得很熟練了,要是有人認為中共只會玩槍桿子、不會玩貨幣戰爭,那活該他被中共玩到死,想一想,全世界直到70年代才取消金本位體制,才明白物資供應才是貨幣穩定的根本,好吧,洋人明白這個道理已經比中共落後了30年……

但是,還有一批人在40年代認為中共是土共,以為用經濟金融手段就可以輕易玩死中共,於是,一場新的大戲在上海攤即將拉開帷幕,這場大戲的主角是48年讓國民黨金圓券改制一敗塗地的投機商們,他們的對手換成剛剛進入上海的中共……

中共與兩白一黑戰爭

1949年解放軍百萬雄師突破長江天險,席卷江南。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很快撤到台灣。中共雖然占據大陸,但是接手的國統區實在是一個爛攤子。

因為國民黨金圓券改制的失敗,整個國統區經濟形勢一片混亂。農業減產,工廠倒閉,交通梗阻,物資奇缺,物價飛漲,失業眾多。一九四九年夏季的特大洪水災害,更使經濟困難局面雪上加霜。全國生產,同歷史上最高生產水平相比,工業總產值下降一半,其中重工業下降百分之七十,輕工業下降百分之三十,農業大約下降百分之二十五,糧食總產量僅為二千二百五十多億斤。人均國民收入只有二十七美元,相當於亞洲國家平均值的三分之二。

在國民黨治下嘗到投機甜頭的投機商們更是瞧不起中共。

他們甚至公開放出言論:“共產黨軍事一百分,政治八十分,經濟是零分。”

為了控制物價,穩定經濟形勢,中共派遣黨內財經第一人陳雲前往上海主持財經工作。一場經濟領域的“淮海戰役”再次在上海拉開帷幕。

首先是銀元之戰。

1949年5月人民解放軍進占上海後,投機資本家憑借他們掌握的足以擾亂金融物價的經濟實力,用黃金、銀元、美鈔把人民幣排斥在上海市場之外。軍管會頒布外匯管理辦法後,投機分子便把投機的重點集中在了銀元上面。在他們的操縱下,銀元價格在短短10多天的時間內上漲近兩倍。銀元暴漲帶動了整個物價的上漲。批發物價指數猛漲兩倍多,人民生活必需品大米價格上漲2.24倍,棉紗上漲1.49倍。南京路四大私營百貨公司便用銀元標價,其他商店也聞風仿效,使人民幣的信用受到了嚴重的威脅。為了穩住市場,人民政府曾採取了拋售銀元的辦法。但銀元拋出後,全被投機分子吃進去了,沒有穩住市場。銀元投機反而越來越猖狂。當時上海的證卷交易所本來已命令停業,實際上卻沒有停,成了半公開的銀元投機指揮所,每天麇集幾千人在那裏。充斥在大街小巷的銀元販子更多,一九四九年六月五日這一天有兩萬人,六月八日發展到八萬人。

以當時中共的實力,與投機商們拼金銀數量是拼不過的。所以,中共立刻改變策略。

銀元之戰策略:不陪你下棋,我直接掀翻桌子。

6月10日,上海市軍管會派出軍警力量,於上午10時查封了銀元市場的大本營——證券大樓。同時,多管齊下,強推人民幣進入上海市場:明令鐵路交通事業(包括市政公用事業)一律收人民券;稅收一律征收人民券;以地方為單位,首先是上海酌發實物公債;驗資,像平津一樣,通令各私人銀行查驗資金;開放各解放區間的匯兌,以老區比較堅強的貨幣陣地,支持南方新占領的貨幣陣地,使人民幣在上海開始站穩腳跟。這樣,政治和經濟兩種手段相互配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猖狂的銀元風波即被平息下去。

讓人民幣進入上海容易,但是控制物價卻很難。國民黨政府用了4年時間,耗盡自己所有的黃金外匯儲備都沒控制住飛漲的物價。中共這個沒有多少黃金與外匯儲備的新生政權能迅速控制物價嗎?請看更精彩米糧、棉紗、煤炭之戰(又稱兩白一黑戰爭)。

兩黑一白戰爭策略:你落一個子,我落十個子

當時投機資本實力很強,銀元之戰還沒有傷其根本,為了避免打擊,他們將投機從金融領域轉向商品流通領域,迅速掀起了又一輪物價猛漲狂潮。

從6月中旬到7月下旬的一個多月中,上海的投機商乘國民黨殘敵對中共政權實行武裝封鎖、搗亂和一些地區遭受水災、風災之機,砸下巨資炒作米糧、棉紗等,以米價帶頭,紗布跟進,帶動物價全面上漲。上海米價猛漲4倍,紗價上漲1倍,同時又影響到整個華東和華北、中南等地。7月平均物價比6月上漲1.8倍。

7月27日至8月15日,陳雲主持召開了華東、華北、華中、東北、西北五個大區的財經會議,商討解決上海和全國面臨的嚴峻經濟形勢。陳雲提出,解決上海問題和穩定全國物價的關鍵,是抓住“兩白一黑”(即大米、紗布、煤炭)。“兩白一黑”中的關鍵又是大米和紗布,“我掌握多少,即是控制市場力量的大小”。“人心亂不亂,在城市中心是糧食,在農村主要靠紗布。”在會上,他要求加緊調運大米和棉花,設好防線,警惕新的物價漲風。上海會議後,8、9兩個月,全國物價雖呈平穩態勢,但投機勢力卻在積蓄力量,醞釀一場新的風暴。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
發表於 2016-3-3 01:09:25 |只看該作者
與此同時,中共也在調兵遣將,準備粉碎投機商們的經濟攻勢。

11月13日,陳雲發布十二道密令:

一、以滬津兩地7月底物價平均指數為標準,力求只漲2倍或2.2倍。

二、東北自11月15日至30日,須每日運糧1000萬到1200萬斤入關,以應付平津需要。東北及平津貿易公司須全力保證裝卸車,鐵道部則應保證空車回撥。

三、為保證漢口及湖北湖南紗布供應,派錢之光先到上海,後去漢口,適當調整兩地紗布存量,以便行動。同時催促華中棉花東運。

四、由西北財委派員將隴海路沿線積存紗布盡速運至西安。

五、財政部須自11月16至30日於德石路北及平原省,撥交貿易部2.1億斤公糧,以應付棉產區糧食銷售。

六、人民銀行總行及各主要分行自電到日起,除中財委及各大區財委認為特殊需要而批準者外,其他貸款一律暫停。在此期內,應按約收回貸款。何時解禁,聽候命令。

七、各大城市應將幾種能起收縮銀根作用的稅收,於11月25日左右開征。

八、工礦投資及收購資金,除中財委認可者外,由各大區財委負責,自此電到達日起一律暫停支付。

九、中財委及各大區財委對各地軍費(除去倉庫建築等)應全部撥付,不得如壓。請當地黨政軍當局叮囑部隊後勤負責同誌,不得投入商業活動。

十、地方經費中,凡屬可以遲發半月或20天者,均應延續半月或20天。

十一、各地貿易公司,除必須應付門售者外,暫時不宣將主要物資大量拋售,應從各方調集主要物資於主要地,並力爭於11月25日(至遲30日)完成;頸定11月底、12月初於全國各主要城市一齊拋售。為了解各地準備情況及避免拋售中此起披落,各地帶將準備情況報告中財委,以便大體上統一行動日期。

十二、對於投機商人,應在此次行動中給以適當教訓。為此,(甲)在搶購風盛時,我應乘機將冷貨呆貨拋給投機商,但不要給其主要物。(乙)等到收縮銀報、物價平衡,商人吐出主要物資時,我應乘機買進。

十二道密令歸根結底無非兩條,其一,最大程度收縮銀根;其二,最大程度調集物資。對比國民黨金圓券改制——將搜刮金銀與外匯、以政治高壓打擊囤積居奇作為主要手段——雙方對經濟的認識簡直不是一個檔次!國民黨認為,只要有足夠的金銀與外匯,就能穩定物價,就能穩定經濟形勢。而中共卻能一針見血的認識到“我掌握多少(物資),即是控制市場力量的大小”。認識上的差異自然導致方法與手段的差異,方法與手段的差異自然導致不同的結局。

於是,中共充分發動自己嚴密的組織體系,從全國範圍調集物資。以糧食為例,四川就調集4億斤到上海,東北每天運輸1000萬斤糧食入關,還有華北、華中、山東等解放區也源源不斷運送糧食到各大城市。這次動員範圍之廣、調動物資之巨已經遠遠超過淮海戰役的規模。

截止到11月底,中共調集的糧食不下50億斤(打淮海戰役調集的糧食才10億斤),國營中紡公司掌握的棉紗和棉布達全國產量的一半,人民銀行吸收了8000億社會遊資,投機商已經深陷重圍而不自知,他們將大難臨頭了!

手握巨額物資後,中共開始動手了。

11月20日開始,上海、北京、天津、漢口等大城市的國營貿易公司開始陸續出售棉紗。投機商一看又有棉紗放出,不管價錢多少,一窩蜂地撲上來吃進。這次國營公司在出售棉紗的同時,居然在逐步提高價格,向黑市價格靠攏。政府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難道也想利用漲價套利?他們沒想到這是陳雲使出的“引蛇出洞”之計,引誘投機商把手裏的資金全部拿出來。

投機商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緊俏商品一天就能漲好幾輪,不但可以應付拆借利息,更可以獲得暴利。他們也顧不得多想國營公司漲價的動機,不惜一切瘋狂吃進,兜裏的鈔票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吸乾了。銀行貸不到款,就借高利貸,甚至不惜每天支付50%,甚至100%的驚人利息!

11月24日,總體物價水平到達7月底的2.2倍,這正是陳雲定下的物價目標,在此價格水平上,中共通過嚴密計算,手裏掌握的物資和市場上流通的貨幣量相當,中共發起總攻的決戰時刻來到了!

多羅嗦一句——宋國舅手中只有幾百萬兩黃金就敢放出狂言——政府僅靠拋售黃金就能穩定金融;而中共手握數十億斤大米與半個中國棉紗產量還要嚴密計算是否與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相等,直到手中物資絕對大於投資商手中可能得到的全部現金才開始動手,雙方的差距真不是一點半點!

11月25日,在各大城市,國營貿易公司同時拋售紗布,並不斷地調低價格。投機商開始還敢接招,繼續吃進。但國營公司的物資鋪天蓋地而來,不僅越拋越多,後續調運的紗布整車整車通宵達旦的拉進各大城市。各個國營商店囤積的紗布堆成山一樣,你敢買?砸也砸死你!

面對中共動員的壓倒性的物資力量,投機商絕望了,開始拋售自己手中的紗布,拋風一起,紗價應聲而跌,棉紗市場行情如雪崩一般一瀉而下!上海的紗布價格一天之內下降一半,投機商血本無歸。但是中共並不收手,緊接著出台三條狠追猛打的措施:第一,所有國營企業的錢一律存入銀行,不向私營銀行和資本家企業貸款。第二,規定私營工廠不準關門,而且要照發工人工資。第三,加緊征稅。還規定稅金不能遲繳,遲繳一天,就得罰應稅金額的3%。三條奪命令一出,不僅參與紗布投機的資本家紛紛破產,連帶許多私營錢莊也因此而大量倒閉。

棉紗之戰贏得十分漂亮。著名金融家、時任中財委顧問的章乃器,曾經十分嘆服陳雲對反擊投機勢力時的時機拿捏:“在那緊要關頭,像我們這班知識分子就難免要犯主觀主義的急性病。我那時曾經一再建議早點下手,對市場施用壓力。然而,財經工作的負責人卻是那樣得沉著、堅定,認為依據通貨數量和物資數量的對比,時機尚未成熟,應該再多準備一些實力。同時,不妨再從市場陣地撤退若干步,以便爭取主動,進行反攻。事後的實際告訴我們,這種策略是完全正確的。經濟上的反攻從11月中旬開始,以五福布為例,11月13日的行市是每匹12.6萬元,比較10月31日的5.5萬元,已經漲起一倍多。那就是說,倘使反攻提早半個月,兩匹布吸收貨幣回籠的能力,就抵不了半個月以後的一匹。譬如用兵,在敵人深入到達了於我絕對有利的地形之後,一師兵就可以發揮出來兩師兵的力量,就有把握可以克敵制勝了。”

棉紗之戰後是米糧之戰。

上海春節後有糧價看漲的老規律,投機商在棉紗之戰後大傷元氣,最後決定在米糧上生死一搏。於是投機商們在春節前夕向糧食市場進軍。他們籌集資金,大量囤積糧食,能買多少大米就買下多少,然後等待糧價飛漲。

但是,投機商們再次打錯算盤。為了準備上海的米糧之戰,中共在上海已經囤積了足夠上海人吃1年半的糧食。春節過後,糧食價格不但沒有上漲,反而連續下跌!原因很簡單,上海突然冒出一批國營糧店,一口氣拋售了幾億多斤大米,幾億斤大米啊!那就是一座米山!這還不是中共的全部底牌,為了打贏米糧之戰,中共準備了十幾座這樣的米山!

兩戰全敗,投機商們血本無歸。上海、天津許多投機商紛紛跳樓自殺,大量私營批發商、私人錢莊倒閉,中共用經濟手段乾凈徹底消滅了這批投機食利階層。上海與全國物價一下子穩定下來。

上海工商界有人曾感嘆說:“6月銀元風潮,中共是用政治力量壓下去的,此次則僅用經濟力量就能穩住,是上海工商界所料不到。”

中共在經濟領域的成就,連國外經濟學家都贊嘆不已,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經濟學家佛利民就曾言“誰能解釋中國在建國初期治理通貨膨脹的成就,就足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共在經濟領域獲得兩白一黑戰爭的勝利,歸根結底是其糧本位體制與嚴密的組織體系的勝利。“小米步槍”中“小米”的威力確實不同凡響。

中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23 07:5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