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已從一項大膽的銅交易策略中賺得近15億美元利潤。該策略預期全球新興市場將引領一場繁榮。
根據經銷商的計算,北京方面押注,盡管爆發了金融危機,但金屬市場的“超級周期”將使銅價保持高企,這一押注已取得成功。負責中國戰略大宗商品儲備的國家物資儲備局(State Reserves Bureau)在去年危機達到頂峰、價格大跌的時候將市場上多餘的銅全部收入囊中,藉此實現了上述巨額賬面利潤。
隨著金屬需求復蘇,銅市場供需狀況已大幅收緊,價格飆升。
金屬交易員估計,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在2009年初以每噸不到3500美元的價格,買入25萬至30萬噸銅,相當於全球年產量近2%。該局不對外公布購買情況。鑒於上周銅價漲至每噸8349美元的兩年高位,交易員和業內高管們計算得出,北京方面的賬面利潤約為12億至15億美元。
交易員和分析師們相信,中國準備在不久後兌現其賬面利潤。高盛(Goldman Sachs)金屬分析師喬舒亞•克拉姆(Joshua Crumb)表示,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可能會“慎重地出售或出借金屬”,以便“在未來幾個季度抑制價格暴漲”。這些利潤對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是個翻身仗。2005年,交易部門高管劉其兵建立了10萬至20萬噸銅的空頭頭寸(即押注銅價下跌),曾使該機構蒙受巨大虧損。為此,國家物資儲備局改組了交易部門,以避免投資遭受更多重大虧損。
中國從不曾解釋(或者公開確認)其購買行為。但熟悉中國國家物資儲備局的礦業高管和交易員們表示,該機構曾押注,在全球各新興經濟體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動下,金屬價格高企的“超級周期”將安然挺過金融危機的影響。
金融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