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5|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第23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發射場研制周期更短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6-14 00:22: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6月12日23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這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服務。

這顆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衛星入軌並完成在軌測試後,與其他在軌衛星共同提供服務,將進一步增強系統穩健性,強化系統服務能力,為系統服務從區域向全球拓展奠定堅實基礎。

這次發射的北斗導航衛星和配套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和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分別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29次飛行。

記者從抓總研制北斗導航衛星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北斗家族的這位新成員繼承了前輩們的優良傳統,將在“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研制速度更快

與北斗家族其它成員相比,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場研制周期更短。

“在發射場階段,我們取消了一個大型試驗,減少了部分電測項目和總裝項目,從而將發射場工作時間縮短了近10天,參試人員也得到了精簡。”該衛星總設計師楊慧介紹。

可以說,在優化和縮短發射場研制周期方面,第二十三顆北鬥導航衛星開了一個好頭,為後續的北斗導航衛星趟出了一條新路,而這建立在五院前期摸索的成果基礎之上。記者了解到,該院在數年前就系統開展了航天器發射場流程優化工作,全面梳理了各領域航天器運輸方式及發射場工作現狀,旨在進一步加強科研生產管理創新,提高航天器研制工作效率。本次初步嘗試達到了預期目標,即:提高發射場工作效率、精簡發射場人員、實現人員的最優化配置。

批產水平更高

自2004年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工程正式立項開始,北斗導航衛星創造了12年23星發展速度。這得益於北斗導航衛星高效率組批生產能力的重大突破。

根據導航衛星研發與生產特點,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航天系統研制實踐,五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次設計、專題審查;分類投產、有序推進;流水作業、組批生產;並行出廠、密集發射”的項目群管理方法,實現了衛星組批生產和密集發射,成為宇航產品工程管理典範。十餘年來,北斗的批產模式為我國航天帶來了一系列體系、規章、制度的完善,也積累了一大批技術、產品、人才、經驗等方面的財富。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正是嚴格執行了這樣的管理方法,從而在航天科研生產轉型升級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系統運行更強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是對北斗導航區域系統的有力補充,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可靠性,改善系統服務性能,加強系統的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

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斗導航區域系統一直在連續、穩定、可靠地運行,其服務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陸地,使亞太地區40億人口受益,體現了中國的責任和地位。北斗工程的實施帶動了我國衛星導航、測量、電子、元器件等技術的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支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科技隊伍,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又一支生力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我國的交通、通信、電力、金融、測繪、勘探、農林水利、海洋漁業、防災救災等領域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工程部署,我國已發射多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全力開展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著堅強的實力和無盡的潛力。”北斗導航衛星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期待有更多人去關注、開發與應用,使北斗發揮更大效益。

中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15:46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