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morris_2007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戰術戰略] 六韜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1#
發表於 2016-7-5 21:10:04 |只看該作者
龍韜·立將

武王問太公曰:“立將之道奈何?”太公曰:“凡國有難,君避正殿,召將而詔之曰:‘社稷安危,一在將軍。今某國不臣,願將軍帥師應之’。

“將既受命,乃命太史蔔,齋三日,至太廟,鑽靈龜,蔔吉日,以授斧鉞。君入廟門,西面而立,將入廟門,北面而立。君親操鉞持首,授將其柄,曰:‘從此上至天者,將軍制之。’‘復操斧持柄,授將其刃曰:‘從此下至淵者,將軍制之。’見其虛則進,見其實則止,勿以三軍為眾而輕敵,勿以受命為重而必死,勿以身貴而賤人,勿以獨見而違眾,勿以辯說為必然。士未坐勿坐,士未食而食,寒暑必同。如此,則士眾必盡死力。’將已受命,拜而報君曰:‘臣聞國不可從外治,軍不可從中禦。二心不可以事君,疑誌不可以應敵。臣既受命專斧鉞之威,臣不敢生還。願君亦垂一言之命於臣,君不許臣,臣不敢將。’

“君許之,乃辭而行。軍中之事,不聞君命,皆由將出,臨敵決戰,無有二心。若此,則無天於上,無地於下,無敵於前無君於後。是故智者為之謀,勇者為之鬥,氣厲青雲,疾若馳鶩,兵不接刃,而敵降服。戰勝於外,功立於內,吏遷士賞,百姓歡說,將無咎殃;是故風雨時節,五谷豐登,社稷安寧。”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任命將帥的儀式是怎樣的?”

太公回答道:“凡國家遭遇危難,國君就避開正殿,在偏殿上召見主將,向他下達詔令說:‘國家的安危,全系於將軍身上。現在某國反叛,請將軍統率大軍前去征討。’”

“主將接受命令後,國君就令太史占蔔,齋戒三天,前往太廟,鑽炙龜甲,選擇吉日,向將帥頒授斧鉞。到了吉日,國君進入太廟門,面向西站立;主將隨之進入太廟門,面向北站立。國君親自拿著鉞的上部,把鉞柄交給主將,宣告:‘從此,軍中上至於天的一切事務全由將軍處置。’然後又親自拿著斧柄,將斧刃授予主將,宣告:‘自此,軍中下至於淵的一切事務全由將軍裁決。’並接著申明:‘見到敵人虛弱就前進,見到敵人強大就停止,不要認為我軍眾多就輕敵,不要因為任務重大就拚死,不要因為身份尊貴就輕視部下,不要認為自己意見獨到而違背眾意,不要由於能言善辯而自以為是。士卒沒坐下,你不要先坐;士卒還沒進餐,你不要先吃。冷熱都要與士卒相同。這樣,士卒就會盡死力作戰。’

“主將接受任命後,拜而回答說:‘我聽說國事不可受外部的干預,作戰不能由君主在朝廷遙控指揮。臣懷二心就不能忠心侍奉君主,將帥受君主牽制而疑慮重重就不能專心一意去對付敵人。我既已奉命執掌軍事大權,不獲勝利不敢生還。請您允許我按照上面的話全權處置一切,若不允許,我不敢擔此重任。’

“國君答允之後,主將就辭別君主率軍出征。從此軍中一切事務,不聽命於國君而全部聽命於主將。臨敵作戰,專心一意。這樣,主將就能上不受天時限制,下不受地形牽制,前無敵人敢於抵擋,後無君主從中掣肘。這樣,就能使智謀之士都願出謀畫策,勇武之人都願殊死戰鬥,士氣昂揚直沖霄漢,行動迅速如快馬奔馳,兵未交鋒而敵人就已降服。從而取勝於國外,建功於朝廷,將吏得到晉升,士卒獲得獎賞,百姓歡欣鼓舞,主將沒有禍殃。於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國家安寧。”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2#
發表於 2016-7-5 21:17:04 |只看該作者
龍韜·將威

武王問太公曰:“將何以為威?何以為明?何以為禁止而令行?”

太公曰:“將以誅大為威,以賞小為明,以罰審為禁止而令行。故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賞一人而萬人說者,賞之。殺貴大,賞貴小。殺及當路貴重之臣,是刑上極也;賞及牛豎,馬洗、廄養之徒,是賞下通也。刑上極,賞下通,是將威之所行也。”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將帥用什麽辦法來樹立威信?用什麽辦法來體現聖明?用什麽辦法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

大公答道:“將帥通過誅殺地位高貴的人來樹立威信,通過獎賞地位低下的人來體現聖明,通過審慎而嚴明的賞罰做到有禁必止,有令必行。因此,殺一人而能使全軍震駭的,就殺掉他;賞一人而能使全軍高興的,就獎賞他。誅殺貴在誅殺地位高貴的人,獎賞重在獎賞地位低下的人。能誅殺那些官高位顯擔當重要職務的人,是刑罰能觸及最上層;能獎賞牛僮、馬夫、飼養人員等地位低下的人,是獎賞能達到最下層。刑罰及於最上層,獎賞達到最下層,這就是將帥的威信得以樹立,命令能夠執行的原因所在。”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3#
發表於 2016-7-5 21:41:56 |只看該作者
龍韜·勵軍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令三軍之眾,攻城爭先登,野戰爭先赴,聞金聲而怒,聞鼓聲而喜,為之奈何?”

太公曰:“將有三。”武王曰:“敢問其目。”太公曰:“將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張蓋,名曰禮將;將不身服禮,無以知士卒之寒暑。出隘塞,犯泥塗,將必先下步,名曰力將。將不身服力,無以知卒之勞苦。軍皆定次,將乃就舍,炊者皆熟,將乃就食,軍不舉火。將亦不舉,名曰止欲將。將不身服止欲,無以知士卒之饑飽。將與士卒共寒暑,勞苦,饑飽,故三軍之眾,聞鼓聲則喜,聞金聲則怒。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爭先登;白刃始合,士爭先赴。士非好死而樂傷也,為其將知寒暑、饑飽之審,而見勞苦之明也。”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想使全軍將士,攻城時爭先登城,野戰時爭先衝擊,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憤怒,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怎麽才能做到這樣呢?”

太公答道:“將帥有三個克敵致勝的要領。”

武王說:“請您談談具體內容好嗎?”

太公說:“身為將帥,能冬天不穿皮衣,夏天不用扇子,雨天不張傘篷,這樣的將帥叫禮將;將帥不能以身作則,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冷暖。翻越險阻關隘,通過泥濘道路,將帥必先下車馬步行,這樣的將帥叫力將;將帥不身體力行,就無從體會士卒的勞苦;軍隊宿營就緒,將帥才進入自己的宿舍,軍隊的飯菜做好,將帥才開始就餐。軍隊沒有舉火照明,將帥也不舉火照明,這樣的將帥叫止欲將;將帥不能克制自己,就不能體會士卒的饑飽。將帥能同士卒同寒暑,共勞苦,同饑飽,那麽全軍官兵聽到前進的號令就歡喜,聽到停止的號令就憤怒。攻打高城深池時,即使面臨箭石如雨的危境,士卒也會爭先恐後奮勇登城;進行野戰對,雙方剛一交鋒,士卒就會前仆後繼勇往直前。士卒並不是天性喜歡死亡、樂於傷殘,而是由於將帥關心自己的冷暖和饑飽,體恤自己的勞苦,因此深受感動而甘心盡力報效。”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4#
發表於 2016-7-5 21:45:06 |只看該作者
龍韜·陰符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三軍卒有緩急,或利或害,吾將以近通遠,從中應外,以給三軍之用,為之奈何?”

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凡八等:凡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破軍殺將之符,長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長八寸;卻敵報遠之符,長七寸;警眾堅守之符,長六寸;請糧益兵之符,長五寸。敗軍亡將之符,長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長三寸。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聞者告者,皆誅之。八符者,主將秘聞,所以陰通言語不泄,中外相知之術。敵雖聖智,莫之能識。”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率領軍隊深入到敵國境內,全軍突然遭遇緊急情況,或者對我有利,或者對我有害,我想從近處通知遠方,從國內策應國外,以適應三軍的需要,應當怎麽辦?”

太公答道:“君主授予主將秘密的兵符,一共分為八種:有我軍大獲全勝、全殲敵軍的陰符,長度為一尺;有擊破敵軍,擒獲敵將的陰符,長度為九寸;有迫使敵軍投降,占領敵人城邑的陰符,長度為八寸;有擊退敵人,通報戰況的陰符,長度為七寸;有激勵軍民堅強守禦的陰符,長度為六寸;有請求補給糧草、增加兵力的陰符,長度為五寸;有報告軍隊失敗,將領陣亡的陰符,長度為四寸;有報告戰鬥失利,士卒傷亡的陰符,長度為三寸。凡是奉命傳遞陰符的,如果延誤時限、泄露機密,聽到的和隨便傳告機密的,都一律處死。這八種陰符,由君主和將帥秘密掌握,是一種用來暗中傳遞消息,而不泄露朝廷和戰場機密的通訊手段。這樣,即使敵人有十分高深的智慧,也無法識破它的奧秘。”

武王說:“高明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5#
發表於 2016-7-5 21:46:45 |只看該作者
龍韜·陰書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主將欲合兵行無窮之變,圖不測之利,其事繁多,符不能明,相去遼遠,言語不通,為之奈何?”

太公曰:“諸有陰事大慮,當用書,不用符,主以書遺將,將以書問主,書皆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再離者,分書為三部;三發而一知者,言三人,人操一分,相參而不知情也。此謂陰書,敵雖聖智,莫知能識。”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率領軍隊深入敵國境內,國君與主將想要集結兵力,根據敵情進行靈活的機動,謀求出其不意的勝利。但事情繁雜,用陰符難以說明問題,彼此相距又十分遙遠,言語難通。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回答道:“所有密謀大計,都應當用陰書,而不用陰符。國君用陰書向主將傳達指示,主將用陰書向國君請示問題,這種陰書都是一合而再離、三發而一知。所謂一合而再離,就是把一封書信分為三個部分;所謂三發而一知,就是派三個人送信,每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互參差,即使送信的人也不知道書信的內容,這就叫陰書。這樣,無論敵人怎樣聰明,也不能識破我的秘密。”

武王說:“高明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6#
發表於 2016-7-5 21:50:32 |只看該作者
龍韜·軍勢

武王問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資因敵家之動,變生於兩陣之間,奇正發於無窮之源。故至事不語,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聽也;兵之用者,其狀不足見也。忽而往,忽而來,能獨專而不制者,兵也。

“夫兵聞則議,見則圖,知則困,辨則危。故善戰者,不待張軍;善除患者,理於未生;善勝敵者,勝於無形;上戰無與戰。故爭勝於白刃之前者,非良將也;設備於已失之後者,非上聖也;智與眾同,非國師也;技與眾同,非國工也。事莫大於必克,用莫大於玄默,動莫神於不意,謀莫善於不識。夫先勝者,先見弱於敵,而後戰者也,故事半而功倍焉。

“聖人征於天地之動,孰知其紀。循陰陽之道而從其候;當天地盈縮因以為常;物有死生,因天地之形。故曰:未見形而戰,雖眾必敗。善戰者,居之不撓,見勝則起,不勝則止。故曰:“無恐懼,無猶豫。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莫過狐疑。善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失利後時,反受其殃。故智者從之而不釋,巧者一決而不猶豫,是以疾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赴之若驚,用之若狂,當之者破,近之者亡,孰能禦之?

“夫將有所不言而守者,神也;有所不見而視者,明也。故知神明之道者,野無衡敵,對無立國。”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進攻作戰的原則是什麽?”

太公答道:“作戰的態勢要根據敵人的行動而決定,戰術的變化產生於敵我雙方的臨陣對壘,奇正的運用來源於將帥無窮的智慧和思考。所以,最重要的機密不能泄露,用兵的謀略不可言傳,況且機密極為重要只能藏於心中而不能表現為理論,軍隊的部署和運用只能隱秘而不可暴露於敵。倏然而去,忽然而來,獨斷專行而不受制於人,這就是用兵的原則。敵人聽說我軍興兵,就會商議應對之策;敵人發現我軍行動,就會設計對我算計圖謀;敵人了解我軍企圖,我軍就會陷入困境;敵人摸清我軍規律,我軍就會遭遇危險。所以善於用兵的,取勝於軍隊動用之前;善於消除禍患的,能夠消除禍患於未然;善於打勝仗的,能夠取勝於無形之中。最高明的作戰是不戰而使敵人屈服。因此,經過白刃相交殊死拚搏而取勝的,不是良將;在失敗之後再來設置守備的,不是智士;智慧與一般人相同的,不能稱為國師;技藝與一般人相同的,不能稱為國工。用兵最重要的莫過於所攻必克,作戰最重要的莫過於保守機密,行動最重要的莫過於出其不意,計謀最重要的莫過於神妙難測。凡是未戰而先勝的,都是先示弱於敵,然後進行決戰。這樣便可事半而功倍。

聖人觀察天地的變化,反覆探求其運行的規律,根據日月的運行,季節的變化,晝夜的長短,推斷出事物變化的普遍規律。萬物的生死,取決於天地的變化。所以說,沒有弄清戰爭的形勢就貿然作戰,雖然軍隊眾多,也必定失敗。

善於指揮作戰的人,按兵待機不被假象所干擾,看到有勝利把握就進攻,沒有獲勝的可能就停止。所以說,不要恐懼,不要猶豫。用兵的害處,最大的是猶豫;軍隊的災難,最大的是狐疑。善於打仗的人,看到有利的情況決不放過,遇到有利的戰機決不遲疑。否則,失掉有利條件放過有利戰機,自己反而會遭受禍殃。所以,明智的指揮者抓住戰機就不放過,機智的指揮者一經決定就絕不遲疑。所以投入戰鬥才能象迅雷使人不及掩耳,象閃電使人不及閉目,前進有如驚馬奔馳,作戰有如狂風迅猛。阻擋它的就被擊破,靠近它的都被消滅,這樣的軍隊誰還能抵抗呢?

將帥用兵,能不動聲色而胸有成竹的叫做神,情況未明而洞察端倪的叫做明。所以,掌握了神明的道理,作戰就沒有勢均力敵的對手,天下就沒有敢於作對的敵國。”

武王說:“您說得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7#
發表於 2016-7-5 22:47:38 |只看該作者
龍韜·奇兵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之道,大要何如?”太公曰:“古之善戰者,非能戰於天上,非能戰於地下,其成與敗,皆由神勢,得之者昌,失之者亡。

“夫兩陣之間,出甲陣兵,縱卒亂行者,所以為變也;深草蓊翳者,所以逃遁也;溪谷險阻者,所以止車禦騎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擊眾也;坳澤窈冥者,所以匿其形也;清明無隱者,所以戰勇力也;疾如流矢,如發柵者,所以破精微也;詭伏存設奇,遠張誑誘者,所以破軍擒將也;四分五裂者,所以擊圓破方孔;因其驚駭者,所以一擊十也;因其勞倦幕舍者;所以十擊百也;奇技者,所以越深水渡江河也;強弩長兵者,所以逾水戰也;長關遠候,暴疾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鼓行喧囂者,所以行奇謀也;大風甚雨者,所以搏前擒後也;偽稱敵使者,紮以絕糧道也;謬號令與敵同服者,所以行走北也;戰必以義者,所以勵眾勝敵也;尊爵重賞者,所以勸用命也;嚴刑重罰者,所以罷怠也;一喜一怒,一與一奪,一文一武,一徐一疾者,所以調和在琿;制一臣下也;處高敞者,所以警守也;保險阻者,所以為固也;山林茂穢者,所以默往來也;深溝高壘,糧多者,所以持久也。

“故曰:不知戰攻之策,不可以語敵;不能分移,不可以語奇;不能治亂,不可以為語變。

“故曰:將不仁,則三軍不親;將不勇,則三軍不銳;將不智,則三軍大疑;將不明,則三軍大傾;將不精微,則三軍失其機;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將不強力,則三軍失其職。故將者,人之司命,三軍與之俱治,與之俱亂。得賢將者,兵強國昌;不得賢將者,兵弱國亡。”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用兵的法則,其要領是什麽?”

太公答道:“古代善於用兵的人,並不是能戰於天上,也不是能戰於地下,其成功與失敗,全在於能否造成神妙莫測的態勢。能造成這種態勢的就勝利,不能造成這種態勢的就失敗。當兩軍對陣交鋒時,卸下鎧甲,放下武器,放縱士兵,行列混亂,目的是為了變詐以引誘敵人;占領草木茂盛地區,目的是為了便於隱蔽撤退;占領溪谷險阻地形,目的是為了以少擊眾;占領低谷、水澤等低濕幽暗地區,目的是為了阻止敵人乘車和騎兵行動;占領險隘關塞山林地形,目的是為了隱蔽軍隊行動;占領平坦開闊地區,目的是為了同敵人比勇鬥力;行動快如飛箭,猛如發機,目的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破敵人的深謀妙計;巧妙設伏,布置奇兵。虛張聲勢,誘騙敵人,目的是為了擊破敵軍,擒獲敵將;四面出擊,多方進攻,目的是為了打破敵人的圓陣和方陣;乘敵人驚慌失措之機發起進攻,目的是為了達到以一擊十;乘敵人疲勞不堪、夜晚宿營之機實施突襲,目的是為了達到以十擊百;利用奇妙的技術架橋造船,目的是為了越過深水,渡過大河;使用強督和長兵器,目的是為了便於越水作戰;在邊遠地區設置關卡,派出偵察人員,快速行動,不拘常法,目的是為了降服敵人城池占領敵人土地;故意大聲鼓噪暄囂前進,目的是為了擾亂敵人耳目施行奇計妙策;冒著大風暴雨天氣展開行動,目的是為了攻前襲後多方進擊;冒稱敵人使者潛入敵後,目的是為了切斷敵人糧道;詐用敵人號令,穿著敵軍服裝,目的是為了便於準備撤退;作戰中對官兵曉以大義,目的是為了激勵士氣戰勝敵人;加封官爵,加重獎賞,目的是為了勸勉官兵奮勇效命;實行嚴刑重罰,目的是為了促使疲憊的官兵堅持戰鬥;有喜有怒,有賞有罰,有禮有威,有慢有快,目的是為了協調全軍意誌,統一部屬行動;占領高大而又視野開闊的地形,目的是為了利於警戒和守備;保守險隘要地,日的是為了穩固自己的防禦;占領山深林密的地形,目的是為了隱蔽軍隊的行動;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多儲糧秣,目的是為了持久作戰。

所以說,不懂得攻戰的策略,就談不上對敵作戰;不會機動使用兵力,就談不上出奇制勝;不通曉軍隊治亂的關系,就談不上隨機應變。所以說,將帥不仁慈,軍隊就不會擁護;將帥不勇敢,軍隊就沒有戰鬥力:將帥不機智,軍隊就會產生疑懼;將帥不精明,軍隊就會遭到慘敗;將帥考慮問題不審詳,軍隊就會失掉戰機;將帥缺乏警惕,軍隊就會疏於戒備;將帥領導不堅強有力,軍隊就會玩忽職守。所以,將帥是軍隊的主宰,將帥嚴整軍隊就同他一起嚴整,將帥無能軍隊就同他一道混亂。得到了賢明精幹的將帥,就會國家昌盛軍隊強大;得不到賢明精幹的將帥,就會國家衰弱軍隊覆亡。”

武王說:“您說得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8#
發表於 2016-7-5 22:51:49 |只看該作者
龍韜·五音

武王問太公曰:“律章之聲,可以知三軍之消息、勝負之決乎?”

太公曰:“深哉!王之問也。夫律管十二,共要有五音——宮、商、角、徵、羽、此其正聲也。萬代不易,五行之神,道之常也,可以之敵金、木、水、火、土,各以其勝攻之。古者三皇之世,虛無之情以制剛強。無有文字,皆由五行。五行之道,天地自然。六甲之分,微妙之神。

“其法:以天清凈,無陰雲風雨,夜半,遣輕騎往至敵人之壘,去九百步外,遍持律管。有應誌管,其來甚微。角聲應管,當以白虎;徵聲應管,當以玄武;商聲應管,當以朱雀;羽聲應管,當以勾陳;五管聲盡,不應者,宮也,當以青龍以五行之符,佐勝之征,成敗之機。”武王曰:“善哉!”

太公曰:“微妙之音,皆有外候。”武王曰:“何以知之?”太公曰:“敵人驚動則聽之,聞_鼓之音者,角也;見火光者,徵也;聞金鐵矛戟之音者,商也;聞人嘯呼之音者,羽也;寂寞無聞者,宮也。此五者,聲色之符也。”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從律管發出的聲樂中,可以判斷軍隊力量的消長,預知戰爭的勝負嗎?”

太公回答道:“深奧啊!君王所問的這個問題。律管共有十二個音階,其中主要的有五個,即宮、商、角、徵、羽。這是最基本的聲音,千秋萬代都不會改變。五行相生相剋,神妙無比,乃是天地變化的自然規律、藉此可以預測敵情的變化。金、木、水、火、土五行,各以其相互生剋取勝。用兵之道也是以其勝攻不勝啊!”

“古代三皇的時候,崇尚虛無無為,以剋制剛強暴虐。當時沒有文字,一切都按照五行生剋行事。五行相互生剋的原理,就是天地演變的自然規律。六甲懶分合是十分微妙的。運用五音五行的方法是:當天氣清明晴朗,沒有陰雲風雨時,於半夜派遣輕騎前往敵人營壘,在距離敵營九百步以外的地方,都手拿律管對著耳朵,向敵方大聲疾呼以驚動他們。這時,就會有來自敵方的回聲反應於律管中,這回聲非常微弱。如果是角聲反應於律管中,就應當根據白虎所代表的方位從西方攻打敵人;如果是徵聲反應於律管中,就應當根據玄武所代表的方位從北邊攻打敵人;如果是商聲反應於律管中,就應當根據朱雀所代表的方位從南邊進攻敵人;如果是羽聲反應於律管中,就應當根據勾陳所代表的方位從中央攻打敵人;所有律管都沒有回聲的是宮聲的反應,應當根據青龍所代表的方位從東邊攻打敵人。所有這些就是五行生剋的應驗,輔佐制勝的征兆,勝敗的關鍵。”

武王說:“太妙了!”

太公說:“微妙的音律,都有外在的征候。”

“武王問:“怎麽才能知道呢?”

太公說:“當敵人被驚動時就仔細傾聽,聽到鼓聲是角聲的反應,見到火光是徵聲的反應,聽到金鐵矛戟各種兵器聲是商聲的反應,聽到敵人的呼叫聲是羽聲的反應,寂靜無聲的是宮聲的反應。這五種音律與外界的動靜是各有對稱,互相符合的。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9#
發表於 2016-7-5 22:56:52 |只看該作者
龍韜·兵徵

武王問太公曰:“吾欲未戰先知敵人之強弱,預見勝負之徵,為之奈何?”

太公曰:“勝負之徵,精神先見,明將察之,其效在人。謹候敵人出入進退,察其動靜,言語妖祥,士卒所告。凡三軍說懌,士卒畏法,敬其將命,相喜以破敵,相陳以勇猛,相賢以威武,此強征也。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也。

“三軍齊整,陣勢已固,深溝高壘,又有大風甚雨之利,三軍無故,旌旗前指,金鐸之聲揚以清,鼙鼓之聲揚以清,鼙鼓之聲宛以鳴,此得神明之助,大勝之征也。行陳不固,旌旗亂而相繞,逆大風甚雨之利,士卒恐懼,氣絕而不屬,戎馬驚奔,兵車折軸,金鐸之聲下以濁,鼙鼓之聲濕以沐,此大敗之征也。

“凡攻城圍邑:城之氣色如死灰,城可屠;城之氣出而北,城可克;城之氣出而西,城必降;城之氣出而南,城不可拔;城之氣出而東,城不可攻;城之氣出而復入,城主逃北;城之氣出而覆我軍上,軍必病;城之氣出高而無所止,用兵長久。凡攻城圍邑,過旬不雷不雨,必亟去之,城必有大輔,此所以知可攻而攻,不可攻而止。”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想在未交戰之前就先知道敵人的強弱,預見戰爭勝負的徵兆,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勝敗的徵兆,首先在敵人精神上表現出來。精明的將帥能夠察覺,但能否利用徵兆打敗敵人,則在於人的主觀努力。周密地偵察敵人出入進退的情況,觀察它的動靜,言中談論的吉兇預兆和士卒們相互議論的事情。凡是全軍喜悅,士卒畏懼法令,尊重將帥命令,相互以破敵為喜,相互以勇猛為榮,相互以威武為譽,這是軍隊戰鬥力強大的徵兆;如果全軍上下不斷驚動,士卒散亂行列不整,相互之間被敵人的強悍所恐嚇,相互傳播作戰不利的消息,相互之間議論紛紛,謠言四起不能制止,互相煽惑欺蒙,不畏懼法令,不尊重將帥,這是軍隊戰鬥力虛弱的徵兆;全軍步調一致,陣勢堅固,溝深壘高,又憑借大風大雨的有利氣候條件,三軍不待命令而旌旗指向前方,金鐸之聲高揚而清晰,鼙鼓之聲婉轉而嘹亮,這是軍隊得到神明的幫助,必將取得大勝的徵兆;行陣不穩固,旌旗紛亂而方向不明,又逆著大風大雨的不利氣候條件,士卒震駭恐懼,士氣衰竭而渙散,軍馬驚駭亂奔,戰車軸木折斷,金鐸之聲低沈而混濁,鼙鼓之聲沈悶而壓抑,這是軍隊大敗的徵凡是攻打包圍城市:如果城上的氣是死灰之色,城可被毀滅;如果城上的氣出而向北流動,城可被攻克;如果城上的氣出而向西流動,城可能投降:如果城上的氣出而向南流動,城就堅不可拔;如果城上的氣出而向東流動,城就不能進攻;如果城上的氣出而又人,守城的主將必定逃亡敗北;如果城上的氣出而覆蓋我軍,我軍必遭不利;如果城上的氣高升而不停止,作戰一定歷時長久。凡是攻城圍邑,如果過了十天仍不打雷下雨,必須迅速撤圍,因為城中一定有賢能的輔助。這樣,就可以知道為什麽可攻就攻,不可攻就停止的道理了。”

武王說:“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0#
發表於 2016-7-5 23:02:03 |只看該作者
龍韜·農器

武王問太公曰:“天下安定,國家無事,戰攻之具,可無修乎?守禦之備,可無設乎?”

太公曰:“戰攻守禦之具,盡在於人事。耒耜者,共行馬蒺藜也。馬、牛、車、輿者,其營壘蔽櫓也。鋤耰之具,其柔戟也。蓑薜,簦笠者,其甲胄,干楯也。钁、鍤、斧、鋸、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馬,所以轉輸糧用也。雞犬,共伺候也。婦人織紝,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功城也。春鈸草棘,其戰車騎也。夏耨田疇,其戰步兵也。秋刈禾薪,其糧食儲備也。冬實倉稟,其堅守也。田裏相伍,其約束符信也。裏有吏,官有長,其將帥也。裏有周垣,不得相過,其隊分也。輸粟收芻,其廩庫也。春秋治城郭,修溝渠,其暫壘也。

“故用兵之具,盡在於人事也。善為國者,取於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處所。丈夫治田有畝數,婦人織_有尺度,是富國強兵之道也。”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天下安定,國家沒有戰爭,野戰、攻城的器械,可以不要準備嗎?防守禦敵的設施。可以不要建設嗎?”

太公答道:“戰時的攻戰守禦器材,實際上全在平時人民生產生活的工具中。耕作用的耒耜,可用作拒馬、蒺藜等障礙器材;馬車和牛車,可用作營壘和蔽櫓等屏障器材;鋤耰等農具,可用作戰鬥的矛戟;蓑衣、雨傘和斗笠,可用作戰鬥的盔甲和盾牌;钁鍤斧鋸杵臼,可用作攻城器械;牛馬,可用來轉運軍糧;雞狗,可用來報時和警戒;婦女紡織的布帛,可用於制作戰旗;男子平整土地的技術,可用於攻城作業;春季割草除棘的方法,可用為同敵戰車騎兵作戰的技術;夏季耘田鋤草的方法,可用為同敵步兵作戰的技巧;秋季收割莊稼柴草,可用作備戰的糧秣;冬季糧食堆滿倉庫,就是為戰時的長期堅守作準備;同村同里的人,平時相編為伍,就是戰時軍隊編組和管理的依據;里設長吏,官府有長,戰時即可充任軍隊的軍官;里之間修築圍墻,不得逾越,戰時即是軍隊的駐地區分;運輸糧食,收割伺料,戰時就是軍隊的後勤儲備;春秋兩季修築城郭,疏浚溝渠,如同戰時修治壁壘溝壕。所以說,作戰的器具,全寓於平時的生產生活之中。善於治理國家的人,無不重視農事。所以必須使人民大力繁殖六畜,開墾田地,安定住所,男子種田達到一定的畝數,婦女紡織有一定的尺度。這就是富國強兵的方法。”

武王說:“說得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1#
發表於 2016-7-5 23:56:36 |只看該作者
虎韜·軍用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舉具,三軍器用,攻守之具,科品從寡,豈有法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問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願聞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數,將士萬人,法用:武衝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弩矛戟為翼一車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車輪,車上立旗鼓,兵法謂之震駭,陷堅陳,敗強敵。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材士強弩矛戟為翼,以五尺車輪,絞車連弩自副,陷堅陳,敗強敵。

“提翼小櫓扶胥一百四十具。絞車連弩自副,以鹿車輪,陷堅陳,敗紗敵。

“大黃參連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弩矛戟為翼,“飛鳧”、“電影”自副。(飛鳧,赤莖白羽,以銅為首,電影,青莖赤羽,以鐵為乎。)晝則以絳縞,長六尺,廣六寸,為光耀;夜則以白縞,長六尺,廣六寸,為流星。陷堅陳,敗步騎。

“大扶胥衝車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載,可以縱擊橫,可以敗敵之。

“輜車騎寇,一名電車,兵法謂之電擊。陷堅陳,敗步騎。寇夜來前,矛戟扶胥輕車一百六十乘,螳螂琥士三人共載,兵法謂之霆擊。陷堅陳,敗步騎。

“方首鐵棓維盼,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鉞。大柯斧,刃長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鉞。方首鐵錘,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錘。敗步騎群寇。飛鉤長八寸,鉤長芒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眾。三軍拒守,木螳螂劍刃扶胥,廣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馬,平易地,以步兵敗車騎。木蒺藜,去地二尺五寸,百二十具。敗步騎,要群寇,遮走北。”

“軸旋短衝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黃帝所以敗蚩尤氏。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敗步騎。

“突瞑來前促戰,白刃接,張地羅,鋪兩鏃蒺藜,參考連織女,芒間相去二尺,萬二千具。曠野草中,方胸鋌矛,千二百具。張鋌矛法,高一尺五寸。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狹路微徑,地陷,鐵械鎖參連,百二十具。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壘門拒守,矛戟小櫓,十二具,絞車連弩自副。三軍拒守,天羅虎落鎖連,一部廣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劍刃扶胥,廣一丈五尺,高八尺,五百二十具。

“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著轉關轆轆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渡大水,飛江,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天浮鐵螳螂,矩內園外,徑四尺以上,環絡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張飛江,濟大海,謂之天潢,一名天舡。

“山林野居,結虎落柴營,環利鐵索,長二丈以上,千二百枚。環利大通索,大四寸,長四丈以上,六百枚。環利中通索,大二寸,長四丈以上,二百枚。環利小微縲,長二丈以上,萬二千枚。

“天雨蓋重車上板,結杙鋤鋙,廣四尺,長四丈以上。車一具,以鐵钁張之。

“伐木大斧,重八斤,柄長三尺以上,三百枚;棨钁刃廣六寸,柄長五尺以上,三百枚;銅築固為垂,長五尺以上,三百枚;鷹爪方胸鐵耙,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方胸鐵叉,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芟草木大鐮,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大櫓,刃重八斤,柄長六尺,三百枚;委環鐵杙,長三尺以上,三百枚;椓大槌,重五斤,柄長二尺以上,百二十具。

“甲士萬人,強弩六千,戟盾一千,矛盾二千,修治攻具,砥礪兵器巧手三百人,此舉兵軍用之大數也。”武王曰:“允哉!”

譯文

作者:佚名

武王問太公說:“君王興兵作戰,軍隊的武器裝備和攻守器械,其種類的區分和數量的多少,難道有一定的標準嗎?”

太公答道:“您問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啊!攻守器械的種類和數量,各有不同,這是關系到軍隊威力強弱的大問題。”

武王說:“我想聽聽詳細內容。”

太公說:“凡是用兵作戰,武器裝備有個大概的標準。統率甲士萬人,所需武器裝備的標準是:名為武衝大扶胥的戰車三十六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弩、矛、戟在兩旁護衛,每車用二十四人推行。其車輪的高度為八尺,車上豎旗立鼓。兵法上把這種戰車叫做震駭,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武翼大櫓矛戟扶胥的戰車七十二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弩、矛、戟為兩翼護衛。其車輪高五尺,並附設用絞車發射的連弩,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提翼小櫓扶胥的戰車一百四十輛,附設用絞車發射的連弩。這種車裝有獨輪,可用它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大黃參連彎大扶肯的戰車三十六輛。以有技能而勇猛的武士使用強弩、矛、戟在兩旁護衛,附設稱作飛鳧和電影的兩種旗幟。飛鳧用紅色的竿、白色的羽,用銅做旗竿頭;電影用青色的竿、紅色的羽,用鐵做旗竿頭。白天甩大紅色的絹作旗子,其長六尺,寬六寸,名叫光耀;夜間用白色的絹作旗子,其長六尺,寬六寸,名叫流星。這種戰車可用來攻破堅陣,擊敗強敵。

名為大扶胥衝車的戰車三十六輛,車上載乘稱作螳螂的武士,可以用來縱橫衝擊,擊敗強敵。

名為輜車寇騎的戰車,也叫電車。兵法上稱為電擊。可以用來攻破堅陣,擊敗敵人步騎。

敵人乘黑夜前來突襲,宜用名為矛戟扶胥輕車的戰車一百六十輛,每車上載乘稱作螳螂的武士三人。兵法上稱為霆擊,可用來攻破堅陣,擊敗敵人步騎。

名為方首鐵棓維朌的鐵棒,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共 134 置一千二百把,這種武器也叫天棓。名為大柯斧的長柄斧,刃長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共置一千二百把,這種武器也叫天鉞。方首鐵槌,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把,也叫天槌。這些武器都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飛鉤,長八寸,鉤尖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枚,可以用來投擲鉤傷敵人。

軍隊防守時,應使用一種名為木螳螂劍刃扶胥的戰具,每具寬兩丈,共一百二十具,也叫行馬。在平坦開闊的地形上,步兵可以用它來阻礙敵車騎的行動。

木蒺藜,設置時要高於地面二尺五寸,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來阻礙敵步騎行動,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名為軸旋短衝矛戟扶胥的戰車一百二十輛,黃帝曾用以打敗蚩尤。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在隘路、小道上,可以布設鐵蒺藜。鐵蒺藜刺長四寸,寬八寸,每具長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用來阻礙敵人步騎行動。

敵人乘著黑夜突然前來逼戰,白刃相接,這時應張設地羅,布置兩鏃蒺藜和名為參連織女的障礙物,每具芒尖相距二寸,共一萬二千具。在曠野深草地區作戰,應設置名為方胸鋌矛的障礙物共一千二百具。布設鋌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尺五寸。以上這些器具,可以用來擊敗敵人步騎,攔阻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在隘路、小道和低窪的地形上,可以張設名為鐵械鎖參連的障礙物,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來擊敗敵人的步騎,阻礙勢窮力竭的敵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敵人。

守衛營門,用矛、戟、小櫓十二具,並附設絞車連弩。軍隊進行守禦時,應設置名為天羅虎落鎖連的障礙物,每部寬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一百二十具。並設置名為虎落劍刃扶胥的戰車,每部寬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五百二十具。

渡越溝塹,要設置飛橋,每間寬為一丈五尺,長兩丈以上,飛橋上裝備轉關轆轤,共八具,用鐵環和長繩架設。橫渡江河,要使用名為飛江的浮橋,寬一丈五尺,長兩丈以上,共八具,用鐵環和長繩把它們聯結起來。名為天浮的渡水器材有叫做鐵螳螂的鐵錨,內呈圓形,外徑四尺以上,並用鐵環和繩索聯結,共三十二具。用天浮架設飛江,可以橫渡大河。這種渡河工具叫做天潢,也叫天舡。

軍隊在山林曠野地區紮營,應用木材結成名叫虎落柴營的柵寨。用鐵環長繩鎖連,每條長兩丈以上,共需一千二百條。帶鐵環的粗大繩索,鐵環大四寸,繩長四丈以上,共六百條。帶鐵環的中等繩索,鐵環大兩寸,繩長四丈以上,共三百條;小號繩索,每條長兩丈以上,共一萬二千條。

天下雨時,輜重車要蓋與車頂板,板上契刻齒槽,使它與車子吻合,每付木板寬四尺,長四丈以上,每輛車配置一付並用名為鐵杙的釘子加以固定。

砍伐樹木用的大斧,重八斤,柄長三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棨钁的大鋤,刃寬六寸,柄長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叫銅築固的大錘,長五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鷹爪方胸的鐵耙,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方胸鐵叉的叉竿,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剪除草本用的大鐮,柄長七尺以上,共三百把;名為大櫓刃的割草工具,重八斤,柄長六尺,共三百把;帶環的鐵橛,長三尺以上,共三百個;釘橛用的大鐵槌,重五斤,柄長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

軍隊萬人,需要裝備強弩六千張,戟和大盾兩千套,矛和盾兩千套,以及修理作戰器具和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共三百人。以上就是興兵作戰按一萬人計算所需要的裝備器材的大致數目。”

武王說:“的確是這樣!”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2#
發表於 2016-7-5 23:58:20 |只看該作者
虎韜·三陳

武王問太公曰:“凡用兵為天陳、地陳、人陳,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鬥杓,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謂天陳。丘陵水泉,亦有前後左右之利,此謂地陳。用車用馬,用文用武,此謂人陳。”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用兵作戰時市設的所謂天陣、地陣、人陣,是怎麽回事?”

太公回答說:“根據日月、星辰、北斗星在我前後左右的具體位置來布陣,就是所謂的天陣;利用丘陵水澤等地形條件來布陣,就是所謂的地陣;根據所使用的戰車、騎兵等兵種和政治誘降或武力攻取等不同戰法布陣,就是所謂的人陣。”

武王說:“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3#
發表於 2016-7-5 23:59:55 |只看該作者
虎韜·疾戰

武王問太公曰:“敵人圍我,斷我前後,絕我糧道,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則勝,徐用之則敗。如此者,為四武沖陳,以武車驍騎,驚亂其軍,而疾擊之,可以橫行。”

武王曰:“若已出圍地,欲因以為勝,為之奈何?”太公曰:“左軍疾左,右軍疾右,無與敵人爭道。中軍叠前叠後,敵人員眾,其將可走。”

譯文

武王問太公道:“如果敵人從四面包圍了我軍,切斷我軍與外界的聯系,斷絕我軍的糧道,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太公答道:“這是天下處境最困難的軍隊。在這種情況下,急速突圍就能勝利,行動遲疑就會失敗。突圍的方法是,把部隊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衝陣”戰鬥隊形,使用強大的戰車和驍勇的騎兵,打擊震駭敵軍,使其陷入混亂,然後迅速突擊,這樣就可以橫行無阻地突圍出去了。”

武王問:“如果我軍已成功地突出重圍,還想乘勢擊敗敵軍,又該怎麽辦呢?”

太公答道:“應該以我左軍迅速向敵左翼發起攻擊,以我右軍迅速向敵右翼發起攻擊,不要和敵人爭奪道路以免分散兵力,同時以我中軍向敵輪番突擊,或擊其前,或抄其後。這樣,敵軍雖多,也能將其打敗。”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4#
發表於 2016-7-6 00:04:45 |只看該作者
虎韜·必出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敵人四合而圍我,斷我歸道,絕我糧食,敵人既眾,糧食甚多,險阻又固,我欲必出,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為寶,勇鬥為首。審知敵人空虛之地,無人之處,可以必出。將士人持玄旗,操器械,設銜枚,夜出,勇力、飛足、冒將之士居前平壘,為軍開道;材士強弩,為伏兵居後;弱卒車騎居中。陳畢徐行,慎無驚駭。以武衝扶胥前後拒守,武翼大櫓以蔽左右。敵人若驚,勇力冒將之士疾擊而前,弱卒車騎以屬其後,材士強弩隱伏而處。審候敵人追我,伏兵疾擊其後,多其火鼓,若從地出,若從天下,三軍勇鬥,莫我能禦。”

武王曰:“前有大水、廣塹、深坑、我欲逾渡,無舟楫之備,敵人屯壘,限我軍前,塞我歸道,斥堠常戒,險塞盡中,車騎要我前,勇士擊我後,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廣塹、深坑,敵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飛江,轉關與天潢以濟吾軍。勇力材士從我所指,沖敵絕陳皆致其死先燔吾輜重,燒我糧食,明告吏士,勇鬥則生,不勇則死。已出,令我踵軍設雲火遠候,必依草木、丘墓、險阻,敵人車騎,必不改遠追長驅。因以火為記,先出者令至火而止,為四武沖陣。如此,則吾三軍皆精銳勇鬥,莫我能止。”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統率軍隊深入敵國境內,敵人從四面合圍我軍,切斷我軍的退路,斷絕我軍的糧道。而敵軍數量眾多,又糧食充足。並占領了險阻地形,守禦堅固。我想突圍而出,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突出敵人包圍的方法,兵器器材至關重要,而奮勇戰鬥則最為首要。仔細查明敵人兵力薄弱的地方,無人防守的處所,乘虛而擊,就可以突出包圍。突圍的部署是:將士們都拿著黑色的旗幟,手持器械,口中銜枚,乘著黑夜行動。使勇敢有力、行動輕捷、敢於冒險犯難的將士擔任先鋒,攻占敵人某些營壘,為我大軍打開通道;使有技能而勇敢的武士使用強弩,作為伏兵,隱匿在後面掩護大部隊行動;讓老弱士卒和車騎在中間行進。部署完畢後,沉著行動,謹慎從事,不要驚慌,使用武衝扶晉的戰車在前後護衛,用武翼大櫓的戰車在左右掩護。如果敵軍發覺我軍的突圍行動,我勇敢有力的先鋒部隊即迅速發起衝擊,向前推進,老弱士卒和車騎隨之跟進,有技能而配備有強弩的武士則隱蔽地埋伏起來。當敵人前來追擊我軍時,我伏兵就迅速地攻擊它的側後,並大量使用火光、鼓聲亂敵耳目,使其感到我軍仿佛是從地下冒出,從天上降下,全軍奮勇戰鬥,敵人就不能阻止我軍的突圍了。”

武王問:“如果前面有大河、寬塹、深坑阻礙,我軍要逾越而過,但又沒有準備船只。敵人屯兵築壘,阻止我軍前進,堵截我軍退路,其斥候又戒備森嚴,險要地形全被敵人占據,敵人的戰車、騎兵又在前面阻截,勇士又在後面襲擊,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凡是大河、寬塹、深溝之地,敵人一般是不會設防的。即使設防,兵力也一定不會很多。這樣,就可以用飛江、轉關和天潢等工具將我軍擺渡過去。派遣勇敢的武士按照指定的方向,衝鋒陷陣,拚死戰鬥。並先焚毀我軍的輜重,燒掉我軍的糧草,明確告訴全軍將士,奮勇作戰就能生存,畏縮怯戰就是死亡。已經脫離危險之後,就讓我軍前衛部隊設置煙火信號,派出遠方斥候警戒,占領叢林、墳墓和險阻地形。這樣,敵人的戰車和騎兵就必定不敢長驅遠追了。設置煙火信號的目的。是為了指示先期突圍的部隊至有火的地方集結。並布成四面都有警戒的四武衝陣戰鬥隊形,這樣,我全軍將士都精銳而勇猛戰鬥,敵人就無法阻止我軍了。”

武王說:“說得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5#
發表於 2016-7-6 00:09:39 |只看該作者
虎韜·軍略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險阻之水,吾三軍未得畢濟,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後不得屬於前,無有舟梁之備,又無又草之資,吾欲必濟,使三軍不稽留,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帥師將眾,慮不先設,器械不備,教不素信,士卒不習,若此,不可以為王者之兵也。凡三軍有大事,莫不習用器械。攻城圍邑,則有賁轀、臨衝;視城中,則有雲梯、飛樓;三軍行止,則有武衝、大櫓,前後拒守;絕道遮街,則有材士強弩,衛其兩旁;設營壘,則有天羅、武落、行馬,蒺藜;晝則登雲梯遠望,立五色旌旗;夜則設雲火萬炬,擊雷鼓,振鼙鐸,吹鳴笳;越溝塹,則有飛橋、轉關、轆轤,鋤鋙;濟大水,則有天潢、飛江;逆波上流,則有浮海、絕江。三軍用備,主將何憂?”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人敵國境內,遇到深溪大谷和難以通過的河流,我軍尚未完全渡過,忽然天降暴雨,洪水湧來,水位大漲,後面的軍隊被水隔斷,既沒有船只、橋梁、又沒有堵水用的草料物資。在這種情況下,要使全軍渡過,使軍隊不至滯留太久,應當怎麽辦?”

太公答道:“大凡率領軍隊作戰,如果計劃不預先擬定,器械不事先準備,平時訓練沒有落實,士卒技術不熟練,就不能算是王者的軍隊。凡是軍隊有大的軍事行動,沒有不訓練士兵熟練使用各種器械的。如攻城圍邑,就用轒辒、臨車和衝車等各種攻城戰車;觀察城內敵情,就用登高的雲梯和瞭望敵人動靜的飛樓;三軍前進和駐紮,就用武衝、大櫓等戰車在前後掩護;斷絕交通,遮隔街道,就用勇敢而有技術的士卒使用強弩控制兩側;設置營壘,就在四周布設天羅、武落、行馬、蒺藜等障礙器材;白天就登上雲梯瞭望遠方,並設置五色旌旗報告敵情;夜晚就點燃煙火,並擊響雷鼓、敲動鼙鼓、搖動大鐸、吹響鳴笳,作為指揮信號;跨越溝塹,就用飛橋、轉關,轆轤、鉏铻等器械;渡越大河,就用天潢、飛江等船只;逆流而行,就用浮海、絕江等器材。三軍所需的器材用具都己齊備,主將還有什麽可憂慮的呢?”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6#
發表於 2016-7-6 00:12:24 |只看該作者
虎韜·臨境

武王問太公曰:“吾與敵人臨境相拒,彼可以來,我可以往,陳皆堅固,莫敢先舉,我欲往而襲之,彼亦可來,為之奈何?”

太公曰:“分兵三處,令軍前軍深溝增壘而無出列旌旗,擊鼙鼓,宛為守備;令我後軍,多積糧食,無使敵人知我意;發我銳士,潛襲其中,擊其不意,攻其無備,敵人不知我情,則止不來矣。”

武王曰:“敵人知我之情,通我之謀,動而得我事,其銳士伏於深草,要隘路,擊我便處,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前軍,日出挑戰,以勞其意;令我老弱,曳柴揚塵,鼓呼而往來,或出其左,或出其右,去敵無過百步,其將必勞,其卒必駭。如此,則敵人不敢來。吾往者不止,或襲其內,或擊其外,三軍疾戰,敵人必敗。”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軍與敵人在國境線上相互對峙。敵人可以前來攻我,我也可以前去攻敵,雙方的陣勢都很堅固,誰也不敢率先采取行動。我想前去襲擊敵人,但又擔心敵人前來襲擊我軍,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在這種情況下,就把我軍分為前、中、後三部。令我前軍深挖溝塹,高築壁壘,不要出戰。布列雄旗,敲擊鼙鼓,作好守衛準備;令我後軍多積糧食,不要讓敵人偵知我軍意圖。然後,派遣我中軍精銳部隊偷襲敵軍中央,擊其不意,攻其無備。敵人無法了解我軍情況,就會停止了動,不敢前來進攻了。”

武王問道:“如果敵軍己偵知我軍情況,洞察我軍企圖,我軍一有行動,敵人就知道我要做什麽,因而派出他的精銳部隊埋伏在深草地區,在我必經的隘路上實施截擊,在我防備不周密的地方發起攻擊,該怎麽辦呢?”

太公回答說:“命令我的前軍,每天前去向敵人挑戰,以疲憊懈怠敵人的鬥志;命令我的老弱士卒,拖動樹枝,揚起塵土,擊鼓吶喊,來回奔跑,以壯聲勢。進行挑戰時,我部隊或出現在敵人左邊,或出現在敵人右邊,距離敵人不超過百步。在我不斷騷擾下,敵人的將領必定疲於應付,敵人的士卒必定震駭恐慌。這樣,敵人就不敢前來進攻我軍了。我軍如此不停地襲擾敵軍,或襲擊他的內部,或攻擊他的外部,然後,全軍疾速地投入戰鬥,敵人一定會被打敗。”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7#
發表於 2016-7-6 00:17:14 |只看該作者
虎韜·動靜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之軍相當,兩陳相望,眾寡強弱相等,未敢先舉,吾欲令敵人將帥恐懼,士卒心傷,行陳不固,後陳欲走,前陳數顧;鼓噪而乘之,敵人遂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發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兩旁,車騎百里而越前後,多其旌旗,益其金鼓。戰合,鼓噪而俱起,敵將必恐,其軍驚駭,眾寡不相救,貴賤不相待,敵人必敗。”

武王曰:“敵之地勢,不可以伏其兩傍,車騎又無以越其前後,敵知我慮,先施其備,我士卒心傷,將帥恐懼,戰則不勝,為之奈何?”

太公曰:“微哉,王之問也!如此者,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視其動靜,審候其來,設伏而待之,必於死地,與敵相避。遠我旌旗,疏我行陳,必奔其前,與敵相當。戰合而走,南擊金無止,三里而還,伏兵乃起,或陷其兩旁,或擊其前後,三軍疾戰,敵人必走。”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入敵國境內,敵我勢均力敵,雙方對而相峙,眾寡強弱相等,誰也不敢率先發起進攻。在這種情況下,我要使敵軍將帥心懷恐懼,部隊士氣低落,行陣不能穩固,後陣士兵企圖逃跑,前陣動搖不定。然後。擂鼓吶喊,乘勢進小,迫使敵人潰敗逃走,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要做到這樣,就須派遣部隊繞到敵後十里的地方,在道路兩旁埋伏起來,另派遣戰車和騎兵遠出百里,迂回到敵軍的深遠後方,並命令部隊多備旌旗,增設金鼓,在雙方戰鬥發起後,擂鼓吶喊,各軍同時向敵人發起進攻。這樣,敵軍將帥必然恐懼,士兵必然驚駭,以致大小部隊互不救援,官兵互不照顧。如此,敵軍就必然失敗。”

武王問道:“假如敵方所處地勢不便我軍在其兩旁設伏,我戰車和騎兵又不能迂回到敵人深遠後方,同時敵人又發覺了我軍行動企圖,預先有了充分的準備,我軍士兵悲觀沮喪,我軍將帥心懷恐懼,與敵交戰無法取勝。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微妙啊!君王所問的問題。象這種情況,應當在交戰前五天,就先向遠方派出斥候偵察,窺探敵人動靜,審察敵人前來進攻的征兆,預先設下埋伏等待敵人進犯。必須在對敵最不利的地形上同敵軍交戰。疏散我軍旌旗,拉開我行列的距離,並以與敵人相當的兵力向敵進擊,剛一交戰即行撤退,鳴金停止而故意不止,繼續後退三里再回頭反擊,這時伏兵乘機而起,或攻擊敵人兩側,或抄襲敵軍前後,全軍奮力作戰,敵人必敗而逃走。”

武王說:“說得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8#
發表於 2016-7-6 00:19:14 |只看該作者
虎韜·金鼓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相當,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不止,溝壘悉壞,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敵人夜來。三軍無備,上下惑亂,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軍,以戒為固,以怠為敗。令我壘上,誰何不絕,人執旌旗,外內相望,以號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為一屯,誡而約之,各慎其處。敵人若來,親我軍之戒,至而必還,力盡氣怠,發我銳士,隨而擊之。”

武王曰:“敵人知我隨之,而伏起銳士,佯北不止,遇伏而還,或擊我前,或擊我後,或薄我壘,吾三軍大恐,擾亂失次,離共處所,為之奈何?”

太公曰:“分為三隊,隨而追之,勿越其伏,三隊俱至,或擊其後,或陷其兩旁,明號審令,疾擊而前,敵人必敗。”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率軍深入敵國境內,敵我雙方兵力相當,適值嚴寒或酷暑,或者日夜大雨,十天不止,造成溝塹營壘全部毀壞,山險要隘不能守備,偵察哨兵麻痹懈怠,士兵疏於戒備,這時,做人乘夜前來襲擊,三軍皆無準備,官兵疑惑混亂,對此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凡是軍隊,有戒備就能鞏固,若懈怠就會失敗。命令我軍營壘之上,口令問答之聲不絕,哨兵手持旗幟,與營壘內外聯絡,相互傳遞號令,不要使金鼓之聲斷絕,士卒面向敵方,隨時準備投入戰鬥。每三千人編為一屯,嚴加告誡和約束,使其各自慎重守備。如果敵人前來進犯,看到我軍戒備森嚴,即使逼近我軍陣前,也必會懼怕而退走。這時,我軍乘敵人力盡氣竭之際,派遣精銳部隊緊隨敵後攻擊敵人。”

武王問:“敵人探知我將跟蹤追擊,於是事先埋伏下精銳部隊,然後假裝退卻不止,當我軍進入敵伏擊圈時,敵人就掉轉頭來配合其伏兵向我反擊。有的攻我前部,有的襲我後部,有的逼我營壘,從而使我全軍大為恐慌,自相驚擾,行列混亂,各自離開自己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應該把我軍分為三隊,分頭向敵人跟蹤追擊,註意不要進入敵人的伏擊地區,在進入敵人伏擊圈前三支部隊要同時追上敵人。有的攻擊敵人的前後,有的攻擊敵人的兩側,並嚴明號令,使士兵迅速向前進擊。這樣,敵人必被打敗。”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39#
發表於 2016-7-6 00:22:11 |只看該作者
虎韜·絕道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相守,敵人絕我糧道,又越我前後,吾欲戰則不可勝,欲守則不可久,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敵人之境,必察地之形勢,務求便利,依山林、險阻、水泉、林木而為之固,謹守關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則我軍堅固,敵人不能絕我糧道,又不能越我前後。”

武王曰:“吾三軍過大林、廣澤、平易之地,吾盟望誤失,卒與敵人相薄,以戰則不勝以守則不固,敵人翼我兩旁,越我前後,三軍大恐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帥師之法,當先發遠候,去敵二百裏,神知敵人所在,地勢不利,則以武衝為壘而前,又置兩踵軍於後,遠者百里,近者五十里,既有警急,前後相就。吾三軍常完堅,必無毀傷。”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領兵深人敵國境年,與敵軍對峙相守,這時敵人截斷了我軍的糧道,並迂回到我軍後方,從前後兩方面夾擊我軍。我想戰恐怕不能取勝,我要防守又不能待久。這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凡是深入敵國境內作戰,必須察明地理形勢,務必占據控制有利地形,依托山林、險阻、水泉,林木以求得陣勢的鞏固,謹慎嚴密守衛關隘橋梁,還應掌握城邑、丘墓等有利地形。這樣,我軍防守就能穩固,敵人既不能截斷我軍被道,也不能迂回到我軍後方,從兩面夾擊我軍了。”

武王問:“我軍通過高大的山林、寬闊的沼澤地及平坦的地形時,約定到達的部隊誤時未至,突然同敵軍遭遇,我想進攻恐怕不能取勝,要防守又擔心不能鞏固,這時敵人包圍我軍兩側,迂回到我軍深遠後方,於是我軍大為恐懼。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大凡統軍作戰的方法,應當先向遠方派出偵察警戒,在距離敵人二百里時,就需要詳細了解敵人所在的位置。如果地形對我行動不利,就用武衝車結成營壘向前推進,並派出兩支後衛部隊在後跟進,後衛部隊和主力的間隔遠的為一百里,近的五十里。一旦遇有緊急情況,以便前後互相救援。我軍如能經常保持這種完善而堅固的部署,就一定不會遭受傷亡和失敗了。”

武王說:“好啊!”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40#
發表於 2016-7-6 00:25:52 |只看該作者
虎韜·略地

武王問太公曰:“戰勝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別軍守險,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別軍卒至而擊我,中外相合,擊我表裏,三軍大亂,上下恐駭,為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圍邑,車騎必遠,屯衛警戒,阻其外內,中人絕糧,外不得輸,城人恐怖,其將必降。”

武王曰:“中人絕糧,外不得輸,陰為約誓,相與密謀,夜出窮寇死戰,其車騎銳士,或衝我內,或擊我外,士卒迷惑,三軍敗亂,為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當分軍三軍,謹視地形而處。審知敵人別軍所在,及其大城別堡,為之置遺缺之道,以利其心,謹備勿失。敵人恐懼,不入山林,即歸大邑。走其別軍,車騎遠要其前,勿令遺脫。中人以為先出者,得其徑道,其練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獨在。車騎深入長驅,敵人之軍,必莫敢至。慎勿與戰,絕其糧道,圍而守之,必久其日。

“無燔人積聚,無壞人宮室,冢樹社叢勿伐,降者勿殺,得而勿戮,示之以仁義,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罪在一人。’如此,則天下和服。”武王曰:“善哉!”

譯文

武王問太公說:“我軍乘勝深入敵國,占領其土地,但還有大城未能攻下,而敵人城外另有一支部隊固守險要地形與我軍相峙。我想圍攻城池,又恐怕其城外部隊淬然向我發起攻擊,與城內守敵裏應外合,對我形成兩面夾擊之勢,以致我全軍大亂,官兵恐懼震駭。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凡是攻城圍邑之時,應把戰車;騎兵配置在離城較遠的地方,擔任守衛和警戒,以隔斷敵人內外之間的聯系。這樣,城內敵人曠日持久必然糧食斷絕,而外面的糧食又不能輸入。如此,城內軍民就會發生恐慌,守城的敵將必然投降。”

武王問:“城內敵軍斷糧,城外糧食又不得輸入,這時敵人內外暗中互相聯系,秘密謀劃向外突圍,乘著黑夜出城拼命死戰,敵人的車騎精銳有的突擊我內部,有的進攻我外面,使我軍士卒恐懼惶惑,全軍大敗混亂,應該怎麽辦?”

太公答道:“遇到這種情況,應把我軍分為三部,並根據地形情況審慎屯駐。詳細查明敵人城外部隊所在的位置以及附近大城別堡的狀況,然後為被圍敵人留出一條道路,以引誘城內敵軍外逃。但須嚴密戒備,不要讓敵人跑掉。由於被圍敵人驚恐慌亂,因此突圍時不是想逃人山林,就是想撤往另一城邑。這時我軍應以一部,首先趕走敵人在城外的部隊,以另一部車騎精銳在距城較遠的地方,阻止敵人突圍的先頭部隊,不要讓他們逃脫。在這種形勢下,守城敵軍就會誤以為其先頭部隊已突圍成功,打通了撤退的通道,其精銳士卒就必定會繼續出城外逃,只留下一些老弱士卒在城內。然後用我軍的第三部戰車和騎兵,深入長驅,插入敵後。如此,敵人守城部隊必不敢繼續突圍。這時我軍要格外謹慎,不要急於同敵人交戰,只要斷絕其糧道,把它圍困起來,日子一久,敵人必然投降。攻克城邑之後,不要焚燒其倉庫的糧食,不要毀壞城內民眾的房屋,不要砍伐墳地的樹木和廟祠的叢林,不要殺戮投降的敵軍士卒,不要虐待敵人被俘的人員。借此向敵國民眾表示仁慈,施加恩惠,並向敵國軍民宣布,有罪的只是無道君主一人。這樣,天下就會心悅誠服了。”

武王說:“說得太好了!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28 01:0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