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年,美國種子公司孟山都曾針對我國的一種野生大豆品種提出64項專利訴求。我國長期不重視種質資源保護,教訓深刻。近日,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主任丁漢鳳等人歷時5年,收集種質資源共計89種作物的2.5萬份,並給每粒種子建立“檔案”,存入我們自己的“種子銀行”。
8月10日《科技日報》網站連刊兩篇文章,探討中國種質資源保護的現狀,觀察者網選編如下:
原標題:《“種子銀行”,如何拯救消失中的優良基因?》
厚重的密閉門瑩瑩閃光、整齊的格子標記劃一、敦實的墻體展示著抗震力……除了“金庫”的標配之外,這裏還嚴格按照-2℃的溫度、45%的濕度運行。7月底,科技日報記者走進一座特殊的“銀行”——種質資源庫。
我國種質資源保護一直堪憂——美國種子公司2000年針對我國的一種野生大豆品種提出64項專利訴求;多個地區性自然物種瀕臨滅絕;種質庫簡陋限制種質信息的挖掘……
為了讓種子裏的信息不再被剽竊,為了把物種的延續、優良新品種的誕生、農業未來的路都存進這個“銀行”,山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中心主任丁漢鳳等人歷時5年、走遍山東省7個地級市、34個縣區,歷經13000多公里的調查研究,收集到山東省特色地方品種、選育的優良品種和國外引進的種質資源共計89種作物的2.5萬份,並給每粒種子建立“檔案”。
堵心!1粒中國大豆裏,冒出64項美國申請的國際專利
“種質資源庫是培育一切新品種的源頭,”丁漢鳳說,“種質資源越多,檔案越詳細,可利用的遺傳基因就越多。”
然而,我國對種質資源的認識起步較晚,地大物博孕育了豐富的農作物物種資源,也使得它的保護和挖掘利用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國際上對種質資源的發掘和利用起步較早。據記載,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大面積發生大豆孢囊線蟲病,來自中國的野生大豆資源“北京小黑豆”成為“救星”,遺傳學者從中發現抗孢囊線蟲病的基因,將其轉育到當地栽培種中,育成了新的抗病品種,並帶動美國長期成為世界主要的大豆生產和出口國。
“如果說育種專家是‘巧婦’,那麽種質資源就是‘米’,缺乏種質資源、沒有可利用的優秀基因,即使育種家的技術手段再先進,也只能是無米之炊。”丁漢鳳說,重大育種突破的關鍵在優良種質資源的發掘和利用。
2000年美國種子巨頭孟山都公司的一個舉動給了丁漢鳳們一記警醒的“勾拳”。對中國野生大豆的種質資源挖掘,以及在其基礎上的專利權的主張是由美國孟山都公司在2000年完成的。隨後,孟山都向全球包括中國在內的101個國家申請一項有關高產大豆及其栽培、檢測的國際專利。這項專利源自對中國的一種野生大豆品種的檢測和分析,他們在這個品種中發現控制大豆高產性狀密切相關的基因“標記”,以此為親本,培育出含有該“標記”的大豆品種,並提出64項專利保護請求。
“可以說,誰占有種質資源,誰就占有育種的主動權;誰掌握了新品種,誰就掌握了市場。”丁漢鳳說,種質資源如此重要,中國雖失先機也要迎頭趕上。
痛心!物種快速消失,來不及收集保護
“當前山東省有相當一部分農業地方品種,特別是野生品種瀕臨絕跡,像龍山小米、膠州白菜、曲阜香稻等山東特有作物資源,經過多年繁殖已出現一定程度的種性變異,名特品種的優質性及物種多樣性受到損害。”
這一發現,讓丁漢鳳和同事們感覺時間緊迫。“保護作物種質資源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在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和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的支持下,2008年,他們著手行動了。
圍繞種質資源豐富的沿海地區,他們深入調查,“到農戶家裏,到鹽堿地裏。”丁漢鳳說,“我們是在跟時間賽跑。”
痛心的是,他們並不是每次都跑贏。“我們發現了一種野生植物,當時不能採集種子,希望它成熟後再採集,但下一次去它就不見了。”物種快速消失,來不及收集保護讓丁漢鳳痛心。據報道,目前我國自然物種數量正以每天一個物種的速度走向瀕危甚至滅絕,農作物栽培品種數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遞減。
為了延緩物種消失的速度,丁漢鳳周圍,有28個志同道合的同事,包括一批博士、碩士,他們“擰成一股繩”努力在“種子銀行”的完善和建設上。
“在拿到這些寶貴的種質資源後,我們分析這些資源的優良特性,並推動它們在種子研發中有所作為。”實際上,山東省農科院,乃至山東省每年誕生大量農業新品種,大部分可追溯“祖籍”到這個國內最大的省級種質資源庫。
平常心!投入不足、名利無收,擋不住“幕後英雄”的腳步
“過去,保存種質的條件很簡陋,常溫倉庫或貨櫃。現在‘種子銀行’可以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仍具有原有遺傳特性和高發芽率。”山東省農科院在“種子銀行”的設備和條件上做了可觀的投入。
“日常運行仍開支不小,”丁漢鳳說,水電費每年就要二三十萬,加上人員科研投入、工資等則需要更多;種質庫20年內要完成一次2.5萬多份的全面更新;更多資源入庫,需要更多投入。
“保存種質資源有明顯的公益性。這項工作藏在幕後,為品種的突破性創新奠定‘基石’,”丁漢鳳這樣評價自己的工作,為了增加種質的潛在利用價值,他們在不斷加大種質資源收集保存的基礎上,加強對現有種質資源的性狀進行鑒定評價,對種質信息進行標準化整理整合,建立完善種質資源信息庫,形成共享利用機制,為農業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提供高效服務。“能有更多的種質資源得到應用是對我們最大的嘉獎。”
《科技日報》分析,應提高市場化水平
對於中國種質資源保護的現狀,《科技日報》分析稱,問題不在技術水平:基因的檢測分析,蛋白質組學的研究,基因與性狀的匹配研究都屬於分子生物學的範疇,這方面中國雖然起步較晚,但正在追趕。據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8月1日發布的“對我國1346項技術與國外差距進行的定量評價”顯示,我國在生物領域跟跑技術占比六成以上。
關鍵在於意識問題和市場化程度不夠。
意識方面,中國地大物博慣了,物以稀為貴、以豐為賤,守著豐富的種質資源卻沒有意識到它們的巨大價值和珍稀性。這裏所說的不局限於農作物,中國種質資源的流失包括動、植物。筆者曾去哈爾濱一畜產公司採訪,董事長李玉田就連連吐槽中國的大動物育種,“採用選漂亮選誰的不科學方式,不顧遺傳資源的流失;近20年沒有大動物育種工作,沒有中國自己的種豬,卻要大價錢引進國外品種。”
市場化方面,美國企業是種質資源挖掘保護的主體,它們具有強大的主動性,不僅自行進行了技術上的儲備,還將一個科學研究進展,自覺提升為可以贏利的市場行為,通過提出專利權訴求,成為“商戰”中受保護的主體。原因很明顯,這樣做能夠確保公司利益最大化。而在中國,研發與市場分離,種質資源的所有、保護與研究屬於公益性的研究部門,而大多數種子公司只能稱為種子銷售公司。
幾年前,北京市提出“現代都市農業”的概念,將籽種農業作為重要組成,嘗試以政府之手牽起兩個分隔的區域;而近期各地通過科技成果處置的改革,也為研發向市場的貼近逐步鬆綁。這些新嘗試,是對中國種質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的“利好”。
附:中國種質資源庫介紹
中國的農作物種質資源材料分兩級保存。長期保存的材料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的長期庫貯存。中期保存的材料由各地方農業科學院(所)或中國農業科學院有關研究所的中期庫保存。長期庫向各中期庫提供更新用種;各中期庫除向長期庫提供貯存種子外,還向育種者提供研究材料。短期庫可作為各省市種子公司用以保存優良種子的庫房。普通種子庫為保存第二年生產用種的庫房。
國家種質庫是全國作物種質資源長期保存與研究中心。該庫在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和國際植物遺傳資源委員會的部分資助下,於1986年10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落成,隸屬於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
國家種質庫的總建築面積為3200平方米,由試驗區、種子入庫前處理操作區、保存區三部分組成。保存區建有兩個長期貯藏冷庫,總面積為300平方米,其容量可保存種質40餘萬份。種質貯藏條件為:溫度-18℃±1℃,相對濕度<50%。
國家種質庫保存對象是農作物及其近緣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這些資源是以種子作為種質的載體,其種子可耐低溫和耐乾燥脫水。國家種質庫在接納到種子後,需對種子進行清選、生活力檢測、乾燥脫水等入庫保存前處理,然後密封包裝存入-18℃冷庫。入庫保存種子的初始發芽率一般要求高於90%,種子含水量乾燥脫水至5%~7%,大豆8%。根據科學家估算,在上述貯藏條件下,一般作物種子壽命可保存50年以上。至2001年底,國家種質庫貯存的種質數量已達到33萬餘份,長期保存的種質數量處於世界第一,為我國作物育種和生產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該進展---“我國建成世界上最大種質資源庫”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評選為“2001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排列第4位
按植物分類學統計,庫存資源種類不僅豐富,隸屬35科192屬712種,而且這些種質的80%是從國內收集的,不少屬於我國特有的,其中國內地方品種資源占60%,稀有、珍稀和野生近緣植物約占10%。這些資源是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經過上千年的自然演變形成的,蘊藏著各種潛在可利用基因,是國家的寶貴財富,是人類繁衍生存的基礎。國家把這些資源收集起來作為戰略資源加於保存,以備子孫後代加以利用。隨著貯存數量、種類多樣性的增加,以及貯存時間的延長,國家庫貯存資源正在發揮其重要作用,並受到世界的高度重視。1998年以來,已有雲南農科院、山西農科院、江蘇鹽都農科所、湖南水稻所、湖南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煙草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等十多個單位,從國家長期庫取出在原保種單位已絕種的種質材料,作為原種材料應用於育種項目及其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究。以國家種質庫貯存資源為依托,開發其遺傳潛力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也已啟動。此外,每年有上千人次的中外學者及大中小學生來這裏參觀學習,是植物遺傳資源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宣傳和教學基地。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