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5|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有了“金融核武”:如何避美國次貸危機老路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9-28 23:41: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最近幾天,有很戰友問關於中國推出“中國版”的CDS(信用違約互換)的問題,大家普遍對這一事件的本質和影響缺乏了解,同時又對CDS充滿敏感。之所以大家對CDS如此敏感,根本原因在於它是引發美國次貸危機的直接“推手”產品之一。

當年,正是華爾街過度使用使用CDS這個金融衍生工具,並將信用無限擴張才引發了次貸危機。次貸危機接下來又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又導致全球經濟危機,直到今天世界還沒從危機中緩過勁來。

那麽,到底什麽是CDS?中國版的CDS到底為什麽此時推出?中國推出CDS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美國次貸危機又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又該如何規避CDS所潛藏的風險呢?

什麽是CDS?學名叫信用違約互換,直白說就是貸款保險。舉個簡單的例子就很容易理解了,假如甲借給乙一筆錢,但又擔心乙最終還不起這筆錢從而出現違約,此時丙跟甲說,不用怕,你把利潤分我一點,如果乙違約了,這筆錢我給你墊付,於是甲就向丙購買了這一金融衍生品,這就是CDS。所以,所謂信用違約互換,本質上就是一種債務保險,是為了滿足金融投資機構風險管理的一種金融衍生品,僅此而已。

那麽,中國為何此時推出CDS呢?在占豪看來,中國之所以現在推出CDS,根本原因有二:

一、中國在轉型升級階段債券開始出現違約,這增加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企業借債,如果出現違約,資金出借方就存在損失本金的風險,這種風險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階段有更加集中釋放的風險,譬如最近一兩年就有多家企業債出現了違約。在這種情況下,機構就有降低金融風險的需要,CDS作為一種金融衍生品也就應運而生了。用CDS對金融機構的這些資產進行保險,這相當於通過金融衍生品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資產風險,方便了機構進行風險管理。

二、中國的金融投資品種太少。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資本冗余越來越多,市場上的流動性越來越多;隨著人民幣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會流入中國,中國的資金流量在不斷積聚。然而,與中國資本充裕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金融投資產品依然不夠豐富,為了滿足這些資本的投資需要,我們需要創造一些有價值的投資品出來,讓那些金融機構在銀行間可以進行更加豐富的交易,從而提升資本的利用效率和增強資本的活性。但是,缺少CDS這個產品是不利於這些投資品交易的,CDS不但可以幫助金融機構進行風險控制,還能為進一步豐富我國金融投資市場的投資品種出力,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所以,從根本上說,這事對中國來說顯然是利大於弊,其利部分是顯而易見的,其弊部分則關鍵在於金融監管和管控,只要監管和管控好,其弊端就可以有效管控。

當然,可能有人問了,美國都因為CDS搞出危機了,中國還學著搞這個幹嘛?這其實完全是對CDS的誤解,美國之所以會爆發危機不僅僅是因為CDS,而且還將CDS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過度使用了CDS這個工具,才引發了危機,這屬於過猶不及所帶來的金融風險。CDS只是一種對借貸風險進行控制的一種金融衍生品,本身的意義當然是積極和正面的,用好對金融市場當然是提供安全的,但用過頭了,給不該保險的產品進行了保險,則可能出現危險。這就像人,雖然每天人都需要吃飯,但過度暴飲暴食必然得病,CDS也是如此。

那麽,中國如何避免走上美國的老路呢?畢竟,機構投資者在金融衍生品的利益面前都會忍不住利益驅使而忘記風險的,中國該如何避免爆發如美國那樣的危機呢?

在占豪(微信號:占豪)看來,如果想避免重走美國的老路,我們就先得搞清楚次貸危機是怎麽來的。占豪在拙作《貨幣戰爭背景  中國經濟與應對方略》及《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中都詳細談過美國的次貸危機,這裏再做個簡單總結。在占豪看來,美國之所以爆發次貸危機根本原因有三:

一、美國機構為利益以更高的價格過度釋放住房次級貸款。

在次級貸爆發之前,美國國家為了保持經濟的高增長以維系其在中東的戰爭,沒有原則地大幅放低了放貸金融機構的門檻,大批規模很小的公司或信貸中介都可以很低的門檻向投資人放貸。金融機構為了獲得更高的利益,以極低甚至零首付、高利率的方式,向那些信用低、收入不穩定的人發放貸款。這相當於美國以幾乎沒有首付的情況下以更高的利率向窮人賣房子。2007年之前,由於房價不斷上漲且上漲的速度遠大於利率成本,這鼓勵了信用低的那些人貸款購房的積極性,因為通過貸款買房不但不會承擔風險,還能因為房價上漲而獲利,這種好事大家當然都喜聞樂見。於是,次級貸款放得越來越多。

但是,房價不可能一直上漲,總有泡沫破滅那天,一旦房地產泡沫破裂,由於沒有首付、貸款利率又極高,買房者最終根本還不起貸款,房子也資不抵債。怎麽辦?金融機構只能收房,但收回的房子金融機構要出手變現,於是房屋嚴重供過於求,房價大跌,接下裏房子的市值越來越資不抵債,金融機構當然就就因此嚴重虧損。

二、美國機構為了降低手裏大規模次級貸款的風險,不斷通過金融衍生品向下級分發,並運用CDS進行擔保。

按照邏輯,本來該是借款方對次級貸款的虧損負責,但借款方實際上常常是一些小的金融公司,這些金融公司的資金來源是將自己的貸款資產出售給更大的金融機構。我們以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為例,2006年,新世紀金融把發放的4499筆、總價值高達9.52億美元的次貸出售給花旗集團,這意味著新世紀金融獲得了部分利益後實際上是把所有信貸風險都甩給了花旗。

花旗想拿了這些次貸中的利益後,也不想承擔相關風險,於是它又將這部分信貸資產進行包裝,變成分層、分級的MBS(抵押支持債券)出售給全球的投資者。這些MBS資產,再被金融機構包裝進行資產證券化,也就是CDO(擔保債務憑證)的方式出手。CDO的背後是次級貸款,次級貸款背後的擔保是房屋,當房地產市場崩盤,這些資產誰還能擔保得住?

市場上每一個投資者誰都不是傻子,誰都有控制風險的需要,所以誰都不想做著擊鼓傳花的最後一位接棒者。怎麽辦?於是,大家就用CDS對這部分信貸資產進行保險。

三、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金融機構不斷加杠桿。

這種擔保,如果規模在相關金融機構中的比例較小,當然不會有太大關系。但是,次貸的利益太大,促使這些機構通過加杠桿來獲得更大的收益。結果,當房地產泡沫破滅,大量次貸出現違約,這些出售CDS的機構根本資不抵債,也只能違約。那些購買了CDS的金融機構拿不到錢,風險又集中到自己身上釋放,而這些錢又來自於世界各地的機構投資者······這就是為什麽最終次貸危機引發全球金融危機的原因。金融危機又引發實體經濟問題,從而使得世界陷入了經濟危機。

綜上所述,你會發現美國次貸危機根本不是CDS導致的,而是美國整個金融系統出了問題,是金融體系過度利用信用體系釋放貸款導致,單純的CDS根本不可能引發危機。譬如,如果沒有大規模向信用級別極低的人大規模釋放貸款,就不會有那麽大規模的次貸,也就不會有這場危機。所以,次貸危機中CDS只是傳導鏈條上的一環,並不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根源。

也正基於此,對中國來說,推CDS是毫無問題的,因為這不過是增加一個控制風險的金融衍生工具,不過是為市場提供一個能促進金融投資交易的金融衍生工具而已。我們真正需要註意的是,絕不能進行過度擴張信用,特別是不能在終端金融市場無度擴張信用。

只要總的體系控制得當,監管到位,那麽CDS就只是金融機構用於控制投資風險的一個金融衍生工具,對經濟、對市場只會有好處而沒壞處。考慮到中國的商業銀行體系總體上控制在國有資本手中,現階段這種風險完全不存在。對中國來說,需要關註的是現在發展很快的電商消費貸款,這部分現在雖然規模很小,但互聯網的能力就是能快速實現擴張,當這些產品快速擴張後,為了更大規模地擴張不排除這些資產會被相關機構打包出售,那麽這部分的擴張是需要監管部門註意的。不過,由於大型互聯網機構現在越來越重視大數據的使用,這意味著他們控制風險的能力會更強。當然,在中國,除房貸之外的消費信貸市場總體規模還是非常小的,距離積聚風險還很遠很遠。

金融,只要是服務於實體經濟,只要是注意控制系統性風險,那麽對經濟的促進就是具有極強積極意義的。現階段,我國在這方面的引導思想是正確的,中國現階段沒有任何出現類似美國次貸危機的基本市場條件。

中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2 13:1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