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9|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為什麽中國高端裝備上的螺栓幾乎100%進口?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7-11-2 00:44: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今年前八月,我國機械工業實現利潤1.14萬億,順差1021億美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數據。但是,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蔡惟慈指出,在各地普遍存在著低端大量出口,高端不得不大量進口的現象,在機械工業由大到強的進程中,創新能力弱和基礎不強仍然是主要制約因素。

譚建榮院士也補充道,目前我國在金屬加工機床、儀器儀表、汽車等方面仍存在高額逆差,高端供給不足矛盾突出。而隨著我國高精度、深拉伸、超低速等極端工況的需求增加,我國鍛壓機床自主設計開發面臨困難重重。

據科技日報11月1日報道,今年前八月份,我國機械工業實現利潤1.14萬億,比去年同期增長14.12%;在進出口方面,2016年機械工業進口額2727億美元,出口額3748億美元,順差1021億美元。數據看似漂亮,但“老機械工業人”蔡惟慈卻高興不起來。

“螺栓是連接零件的緊固件。但小小螺栓,在我國高端裝備上幾乎需要100%進口。為什麽?”在10月28日召開的智能制造發展研討會上,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蔡惟慈從不同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10月28日在濟南召開的智能制造發展研討會上,蔡惟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低壓電器、緊固件、軸承等量大面廣的基礎元器件和零部件雖大量出口,但其中高端產品卻必須進口。幾乎每個小行業都存在著低端大量出口,高端不得不大量進口的現實。”他認為,在“中國制造2025”所部署的五大工程中,各地普遍存在著智能制造熱、工業強基冷、創新驅動難的現象,在機械工業由大到強的進程中,創新能力弱和基礎不強仍然是主要制約因素。

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則從另一角度關註到這一問題,“高精度、大尺寸等關鍵零件的精密加工需要高端鍛壓機床,後者也是重大工程的基礎,但隨著我國高精度、深拉伸、超低速等極端工況的需求增加,我國鍛壓機床自主設計開發面臨困難重重。”

他列出一組數據:2016年我國金屬加工機床外貿逆差45億美元,儀器儀表逆差126億美元,汽車逆差更高達338億美元,高端供給不足矛盾突出。他又以高速力機為例,在日本,這種廣泛應用在小型精密零件的沖壓加工的設備,在8mm沖程100KN壓力下滑塊速度可達每分鐘4000次,而我國產品的最高速只有每分鐘1200次。更宏觀的事實是,歐美鍛壓機床數字控制化率可達80%,而我國只有不到30%。

蔡惟慈認為,“中國制造2025”要求的優質制造不僅僅取決於管理,更有賴於高水平的基礎制造能力支撐。“沒有高水平的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及基礎機械的支撐,就無法改變中國制造‘低檔貨’的形象。”他說。

不過,可喜的是,一些骨幹企業與時俱進,不斷破解上述難題。無論是譚建榮還是蔡惟慈都提到了一個國企——濟南二機床集團。以上世紀50年代中國第一台龍門刨床、第一台機械壓力機為肇始,“濟二”先後研制出450餘種中國首台(套),承擔了11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大型沖壓沖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直至成為世界三大數據沖壓裝備商之一。

“濟南二機床是我國機床行業的一面旗幟,也是機床行業少有的常青樹。他們依靠自主創新、服務型制造和開放式發展向外界展示了一個傳統的機床骨幹企業是怎樣由大變強,成為行業領跑者的歷程。”蔡惟慈說,這是一個值得借鑒的案例。

(科技日報 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吳艷玲)

中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20:1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