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給東芝的時間越來越少了。由於旗下美國核電業務西屋電氣破產,東芝需要在明年3月份之前籌集7500億日元(約合67億美元),以避免自身股票在東京證券交易所被摘牌而停止交易。據外媒報道,為求自保,夾縫中求生的東芝將在下周一決定從海外投資者募集50億美元,從而在即使出售旗下重要業務延遲的情況下確保不被摘牌。
瘦身續命
上周二,海信轟轟烈烈地收購了東芝旗下的電視業務。兩家公司在東京聯合宣布,海信將收購東芝映像方案解決公司(Toshiba Visual Solutions Corporation)95%的股權。本次股權轉讓金額暫計為129億日元,交易完成後,海信將把東芝電視產品、品牌、運營服務等一系列核心業務收入囊中,並擁有東芝電視全球40年品牌授權。
這並不是東芝第一次“瘦身續命”。自從2015年向日本消費電子另一巨頭索尼以167億日元的價格“賤賣”圖像傳感器業務,東芝就開始了坎坷的“賣身”之路。自此,東芝先後出售了印尼家電工廠、醫療設備部門、房地產等部門。引人註意的是2016年,美的以537億日元收購了東芝家電80.1%的股份,在全球範圍內獲得40年東芝品牌使用權、專利技術和全球市場渠道。彼時逐漸剝離了電視、白色家電等業務的東芝,轉向專註於能源、半導體和基礎設施三大領域。
然而,即使出售了如此多的業務,還是不足以解決東芝的財務問題。為了堵塞資產負債表上的巨大漏洞,東芝於今年9月同意將旗下的核心業務部門——東芝內存(Toshiba Memory),以18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由基金公司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不過,該項交易受到了來自相關國家政府監管部門的反壟斷審查。這意味著,東芝關於此筆交易在截至明年3月份的本財年末之前完成、從而防止被摘牌的願景,遭遇到了全球性的威脅。
為力挽狂瀾,絕境中的東芝董事會將在下周一批準融資計劃,即通過向海外投資者集團提供股票的方式籌集6000億日元(約合53億美元)。據悉,東芝將同意接受預付款項的損失,從而使該公司的資產回到高於債務的水平,以確保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不被摘牌。對此,北京商報記者試圖聯系東芝,但未得到該公司回復。
深陷漩渦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東芝的慘淡經營並非突如其來。自從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東芝的成績單越來越差。而東芝這由盛轉衰的7年,恰好是該公司財務造假的7年。
2015年2月,日本金融監管機構發出警告,表示東芝公司可能存在會計違規問題,財務造假醜聞從此爆發。4月3日東芝成了包括公司內外專家的特別調查委員會,對部分基礎設施工程進行會計調查,結果發現電力系統社等部門存在基礎設施工程成本被過分低估,工程損失未及時計入等會計問題。
同年5月初,東芝表示需要將2009-2013財年的利潤下調548億日元,取消2014財年盈利預期發布。受此拖累,東芝在東京交易市場中一日內股價大跌17%,市值蒸發了28億美元。
然而,這548億日元並不是東芝財務造假事件的結束,而是開始。隨著調查進一步深入,委員會發現東芝財務造假規模之大令人詫異:造假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時間跨度長達7年之久,跨越老中青三代社長,財報注水金額高達19億美元。從2008年至2014年底,東芝虛報了2248億日元(約人民幣120億元)的稅前利潤,超過了這7年間稅前利潤的三成。
2016年3月,東芝又發現了涉及通訊業務的財務造假問題,虛增利潤為58億日元。同年11月,東芝又發布聲明稱,子公司東芝EI控制系統公司營業部的涉事員工自2003年起開始偽造訂貨單和驗收單等票據,虛報超過實際合同金額的銷售收入,截至2016年9月底,累計虛報銷售收入5.2億日元。
東芝財務造假的背後既是東芝經營業績的下降和高層對業績數字的一味追求,更蘊藏了下屬不敢違背上司意志的公司氛圍等平常不容易察覺、卻影響深遠的潛在因素。
事情還要追溯到2008年。當時,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市場對東芝自動化應用和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降低,東芝的業績出現急劇下滑,並出現業績虧損。也正是這一年,東芝開始了財務造假。
據對東芝財務造假進行調查的第三方委員會報告,2008年7月的季度報告會及8月的社長每月例會中,針對PC的2008年上期年的營業利潤預測,時任社長西田厚聰以“Challenge”為名,要求另加50億美元,並通過會計處理手段增加表面利潤。
2009年5月,即東芝2008年財報發布後不久,西田厚聰便將社長職位轉交給了佐佐木。盡管在技術出身的佐佐木的努力下,東芝財務逐漸得到改善,但是佐佐木並沒有終止前任社長西田厚聰財務造假的不當行為。2009年至2013年,即佐佐木擔任社長期間,正是東芝財務造假金額最大的幾年,其中在2011年、2012年虛報的稅前利潤分別達到312億日元和858億日元。
2013年佐佐木卸任,副社長田中久雄接任。他在任期間,並未能如外界所期待的那樣重振東芝的家電、PC業務,而是做出了與前兩任社長同樣的選擇——財務造假。據第三方委員會調查,在田中久雄涉及的多個訂單中,均沒有批准本應工程損失準備金;或只批准部分金額,以及推遲計入損失。
直到2015年,長達7年之久的造假在東芝內部人員舉報下東窗事發。2015財年,東芝營業利潤虧損達7087億日元。
夢碎核電
實際上,財務造假還不足以擊垮老牌巨頭東芝,真正將東芝拖下水的是它的“核電夢”。2006年,東芝與英國核燃料公司BNFL達成協議,決定以三倍溢價的54億美元收購BNFL所屬的核電設備企業——美國西屋公司。
這筆交易起初的價格僅為18億美元,然而在後兩次競標中,由於受到三菱重工和日立的威脅,東芝公司直接大包大攬,報價54億美元,順利拿下了西屋公司,也迎來了潰敗的開始。
彼時,不僅日本政府大力支持核電業,全世界範圍內都在轟轟烈烈地建設核電站。2009年,東芝已經拿到了中國4基、美國8基的核電站的建設預定。
令人震驚的是,2011年3月,日本發生里氏9.0級地震,引發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泄露。發生泄露的福島核電站為東芝建造,至此也徹底震碎了東芝的核電夢。此次事件後,全球範圍內核電站業務發展速度減緩,東芝已經拿到的美國8基待建核電中,有4基中止,剩下的8但全部推遲了建設進度,而其他國家也陸續停止了建造核電站的計劃。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實際上,2009年以後,東芝的核電部門僅獲得了印度核電站的幾個訂單。這也就意味著,東芝在核電領域潛在客戶極少,目前訂單無法獲利,深陷無底洞。
此外,東芝還在2016年3月簽署過一份對西屋將近8000億日元的債務保證。如果西屋不能對客戶履行支付義務,東芝將作為西屋的母公司代替支付。
東芝就這樣被逼上了絕路。本想通過芯片業務的高利潤緩一緩,卻因為2015年的失誤,東芝又一次陷入絕境。2015年,東芝收購了另一家美國CB&I公司的核電業務子公司,而後期因為建設成本等問題,西屋和CB&I就費用分攤產生嚴重分歧,甚至達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為解決分歧,東芝通過西屋電氣以0美元的價格並購了已經負債累累的CB&I核電業務子公司。
並購後,西屋電氣負債總額不降反升,並在今年3月向紐約聯邦政府破產法院提出破產保護。不過,對此東芝公司表示,西屋電氣申請破產是東芝順利實施經營重建的第一步,有利於防止海外核電業務給企業經營帶來的進一步風險。
前途未蔔
按照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規定,東芝必須在2018年3月底結束連續兩年資不抵債的局面,否則將會被強制退市。
為了防止出現如此狼狽局面,東芝從去年開始決心“壯士斷腕”,出售核心業務——芯片。為了獲得中國的廣闊市場,這筆交易不得不通過中國反壟斷部門的調查,而審查時間最少為6個月。如果無視中國強行認購,將有可能面臨在中國禁售的情況。這對東芝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此前據日媒消息,東芝因為擔心出售芯片業務趕不上期限,會考慮把業務低迷的個人電腦和電視等業務出售。上周二,東芝親自坐實電視業務出售的消息。
據市場預測,與電視業務相似的電腦業務恐怕將是下一個東芝出售的目標。2017年東芝上半年財報顯示,該公司PC業務銷售人同比下降16%,仍處於虧損狀態。據日經報道,東芝公司正談判將個人電腦業務出售給中國台灣的華碩電腦公司,同時,聯想也對此次交易表現出極大興趣。兩家表現如此積極,顯示是與東芝剛剛將電視業務出售給海信有關。
不過,這一消息於17日被東芝辟謠。市場預測,PC業務確實已經“待嫁”,而東芝目前的反應,只不過是作為“母家”,想要再三權衡。
近年來,東芝通過與美的等中國公司的不斷合作,慢慢重返中國市場。東芝品牌家電2015年以前一直由東芝在中國銷售,後因業績持續低迷而退出中國市場。作為白色家電結構改革的一環,東芝2015年與中國創維集團締結了合作關系,計劃在白色家電的生產和銷售方面推進合作。但隨著白色家電部門2016年進入美的旗下,今後打算解除與創維的合作關系。此外,此次與海信的收購完成後,東芝電視將給海信每年增加大約300萬台的銷售增量,這也將有益於東芝開拓中國市場。
盡管如此,在出售了心臟業務芯片之後,昔日巨頭東芝已經殘缺不全。更加淒慘的是,現在的東芝能夠被出售的業務也已經所剩無幾。“賤賣”真的是最好的自保之計嗎?
中國能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