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82|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芯痛”背後國產芯片征途漫漫 “中國芯”短板何在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4-19 21:47: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芯戰”揭幕:國內芯片行業暴露短板

英特爾稱將執行美國政府決定,高通稱暫不回應;中興通訊繼續停牌;“芯痛”背後國產芯片仍征途漫漫

美國政府禁止7年內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軟件和技術,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到高科技領域,國內通信行業首次感受到“芯痛”。

4月18日,新京報記者聯繫美國通信廠商高通,高通稱對此事暫不回應。英特爾中國區方面稱,現在是財報發布前的靜默期,我們已經知曉美國商務部的命令,並將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英特爾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總部在美國,我們必須執行,我們繼續關注這個事情”。

當天,中興通訊在港交所公告稱,將延期披露2018年一季報,股票繼續停牌。針對外媒有消息稱中興可能將無法使用谷歌安卓系統,中興方面回應表示,公司目前尚在核實事件的真偽,需對整體事件評估後才能清楚對公司的具體影響。

中興遭遇芯片危機給國內其他科技廠商敲響了警鐘,面對升級的貿易摩擦,國內芯片產業存在哪些短板?國內芯片廠商與國際巨頭差別有多大?國內通信企業有能力度過這次危機嗎?

1 誰在壟斷通信業核心芯片技術?

目前我國通信業核心芯片依然要依靠大量進口。那麽,是誰在壟斷芯片技術呢?

對通信行業來說業內的一種分類方法是將通信類芯片分為成熟度、可靠性較高的基站芯片和一般的消費終端芯片。前者是中興等信息通訊技術服務商所要用到的,而後者主要用在智能手機等數碼類產品上。

“(兩者)不可同日而語,(基站芯片)從開始試用到批量使用起碼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主要玩家有TI、ADI、IDT等廠商”,招商電子發布的公告表示,高端通信芯片基本上被外國廠商壟斷。

從第三方報告來看,這一市場的核心玩家均為高通,且從份額來看高通均保持著市場龍頭地位。技術咨詢公司Canalys認為,65%的中興手機都包含高通芯片。

跳出通信行業,全球芯片市場上巨頭更多。IC Insights報告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了4385億美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占據了整個市場58.5%的份額,這些廠商分別是三星、英特爾、SK海力士、Micron、博通、高通、德州儀器、Toshiba、英偉達和恩智浦,並沒有出現中國廠商的身影。國內最大的半導體企業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的2017年銷售額約為61.6億美元,而十大巨頭中三星電子的銷售額為656億美元,最末的恩智浦半導體的銷售額為92億美元。

早期半導體公司是從IC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銷售都一手包辦的集成設備商,英特爾、摩托羅拉和三星皆在此列。80年代末期,產業鏈開始專業分工,高通、聯發科、展訊成為了獨立的IC設計公司,而臺積電、中芯國際則聚焦在圓晶代工,日月光等則是封裝環節的主要玩家。

與代工和封裝測試環節的工藝競爭相比,市場和輿論關註焦點一直是IC設計環節。尤其是智能手機興起後,高通、英特爾、三星、聯發科、英偉達等多家半導體廠商幾經布局,逐步形成新的市場趨勢。

StrategyAnalytics最新報告顯示,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應用處理器市場出貨量,高通份額增長4個百分點,達到42%,排名第一,蘋果其次,聯發科和展訊均出現下滑。在手機和基站都需要的蜂窩基帶處理器市場,高通2017年出貨量也領先於其他競爭對手收入份額超過50%,英特爾、海思和三星雖然在LTE出貨量增長呈現雙倍數字,但依然落後。

兩份排名來看,高通的競爭優勢是從進入智能手機時代開始的。這家成立於1985年的公司,從1989年開始累積的CDMA專利和技術,這些專利技術成為今天市場難以逾越的壁壘。英特爾曾幾度想要擠進移動設備市場都無功而返,目前依靠基帶芯片仍在等待5G的新機遇。

2 中國通訊企業對美國依賴程度有多大?

中國通信產業存在無芯之痛。以國內第二大通信技術服務企業中興通訊為例,其去年向供應商採購金額超過百億元。中興通訊2017年財報顯示,中興向最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為31.69億元,占本集團年度採購總額5.46%,向前五名最大供應商合計的採購金額為106.12元,占本集團年度採購總額的18.28%。不過,中興並未披露供應商名字。

中金公司分析師認為,通信設備的核心零部件中,基站有的零部件是100%來自美國公司,中興有1-2個月的備貨,如果不在這個時間內達成和解,會影響中興設備的生產。這對電信行業,特別是中國運營商網絡建設會造成影響,影響未來5G建設。

中興通訊的三大應用領域裏,芯片門檻最高的板塊是RRU基站,這一領域要想實現國產替代,需要較長時間。

芯謀咨詢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表示,這對中興通訊有重大影響,他曾表示,看似龐大的中國電子產業卻處於產業鏈的最下遊,即使中興擁有比較多的專利,主要芯片和元器件卻大多來自於美國廠商。

顧文軍在文中稱,僅僅芯片(還不包括為數眾多的元器件)領域,中興通訊就有多達數十家美國芯片供應商,更為致命的是,在中興通訊幾乎所有產品領域、所有細分環節都有著美國芯片的身影,而國內的芯片少之又少。

業內有分析認為,中興在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替代品。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楊光認為,中國廠商短期內還很難跳過高通,高通控制著智能手機等終端芯片。

“英特爾也做5G,進度並不慢,但英特爾問題只有基帶芯片,中國OEM(代工)廠商都需要SoC(系統級芯片),所以跟英特爾合作做技術研究、測試等工作可以,使用還很少。華為、三星(芯片)的進度還可以,但基本都是自用。”上述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被寄予厚望的中國通信行業巨頭華為,其自產芯片目前為華為所用,並不對外銷售。近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在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表示,華為不把芯片定位為一塊獨立業務,不會基於芯片對外創造收入。“華為做芯片僅僅定位來承載硬件架構,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以及低成本。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任何想法和計劃把麒麟芯片對外銷售。”

3 下一個被美禁售的中國企業是誰?

4月17日有傳聞稱,美國商務部已向中國通訊設備巨頭華為公司發出行政傳喚,要求華為提供過去五年向朝鮮、伊朗、敘利亞、古巴和蘇丹出口的全部信息,配合有關美國對通訊技術出口限制的調查。對此,華為相關人士在4月18日對媒體表示:這是一則假消息,華為並未遭到美國政府調查。

芯謀咨詢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中興事件是在特殊背景下的個案,目前這個階段中美兩國都在尋找籌碼出牌的前夕,會發生任何的可能,而中興可能被抓住了把柄,達成認罪協議就該遵守。這個事情可能最終會繼續通過談判解決,暫時不會擴大。

據相關媒體報道,華為征戰美國市場以來,可以說是屢屢碰壁。技術與資產收購遭到否決(2008年的3Com、2010年的3Leaf和2Wire,2011年的摩托羅拉網絡部門),2010年收獲的60億美元Sprint運營商訂單被迫取消,不久前與運營商AT&T的智能手機銷售合同告吹,與零售商百思買的銷售合作提前中止。

日前,徐直軍對媒體表示,“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輕松”,“中美之間的問題不是我能說清楚,可以解決的”。

咨詢規劃院主任工程師蔣軍認為,這次制裁的背後可能也有5G的原因。從全球部署來看,中國在5G上更加高調,歐美國家比較謹慎,運營商都有自己的計劃。但如果從對抗角度考慮,可能有這樣的原因,中國的超前,勢必引起美國的擔心。

“華為、中興這樣的企業雖然參與驗證標準制定,話語權會更大,但具體標準到產業化階段,肯定是要考慮到產品設計、專利、方案等多個方面。芯片作為最上遊,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芯片主要提供商還是高通,如果這個時候被限制,對中國廠商不利。”蔣軍說。

4 “中國芯”短板何在?

有分析指出,由於起步較晚,中國芯片制造水平與國際巨頭還有很大差距。如果美國和歐洲、日本都對中國實施芯片禁運,那麽中國電子行業都將面臨危機。

早期,高端通用芯片作為“核高基”專項之一,以及國家863計劃等重大政策的加持,大量的政府資金湧入半導體產業。龍芯、飛騰等國產公司紛紛立項。

這些公司或多或少曾在自主研發上進行嘗試,但研發進展緩慢。在863、973、自然科學基金、知識創新工程以及核高基重大專項等資金扶持下,中科院計算所2001年開始研制龍芯CPU。直到2010年,轉型成立公司,該計算所研制的CPU的樣品才完成產品化。目前龍芯的商用化進展並不大。

在商用化方面,華為海思、展訊等企業通過架構授權,快速投入設計研發,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展。2013年,華為獲得了ARM的架構授權,可以對ARM設計的原始架構進行修改和對指令集進行擴展和縮減。不久之後,華為陸續推出了從麒麟910到960多代智能終端芯片產品,並在處理器架構中融入了自己的技術創新。雖然是否應當自研架構仍在業界存在爭議,但與十年前一款商業化應用的系統芯片都沒有,已經是零的突破。

不過在一些核心關鍵領域,中國廠商長期缺席。一方面,中國廠商固守自己市場,沒有意願突破。一位展訊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其產品從基帶起家,一直沒有觸碰高通核心專利,所以就長期未能支持CDMA制式,至於與通信相關聯的基站芯片更是不去觸碰。另一家通用芯片廠商市場工作人員表示,半導體細分太細,選擇了自己能力半徑覆蓋的領域,並不想與其他廠商擠市場。

與此同時,中國半導體產業人才稀缺,以及對完全自主和“拿來主義”的討論爭議,影響了產業發展的進度。Gartner分析師盛淩海表示,已經投入幾十年的研發都沒有結果,短時間內想要突破並沒有那麽簡單。

這些原因導致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直處於“大而不強”的狀態,中國半導體產業更多集中在後端工藝,通過砸錢就會有收獲,但對上遊基礎原材料、半導體設備以及核心元器件,如射頻、FPGA、高速數模轉換、存儲等多個核心芯片技術仍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產業需求基本來自進口。

5 “中國芯”崛起還要多久?

芯片貿易已經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逆差的最大“黑洞”。海關總署數據顯示,最近幾年集成電路進口額均超過2000億美元,甚至長期超過石油進口額。2017年,這一數額達到了2601億美元,進出口貿易逆差達到最高值的1932.6億美元。

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師楊光表示,危機肯定會激勵自主芯片產業的發展,但想依靠國產芯片幫助中興度過危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芯片行業是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投入而且有些必要的學費恐怕也是繞不過去的。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內,比如5G開始這幾年,恐怕還是要靠國際市場供應。

英特爾中國區通信技術政策和標準總監鄒寧告訴記者,5G是對上一代通信技術的飛躍,從人與人溝通,引入人與物的溝通,會有很多創新的空間,未來專利標準將不會像3G、4G時代集中在少數廠商手中。這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受此消息影響,4月18日收盤,國產芯片出現漲停潮。盈方微、文一科技、天邑股份、深科技、紫光國芯、大唐電信、必創科技、北方華創等19只芯片概念股漲停。

國金證券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背後是科技和戰略主導權之爭,此次中興事件並非獨立事件,美國主要目標是狙擊中國在高端制造領域的拓展,不排除其他科技公司後面有受到類似限制的可能。

對中國廠商而言,目前最重要的是先完成產業鏈的布局。第三方機構智研咨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廠商在核心集成電路的國產芯片發展狀況令人堪憂,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設備、內存設備和顯示及視頻系統的關鍵芯片上,國產廠商均有未能覆蓋的關鍵領域。

在這一市場,中國政府已投入了多項政策支持,其中一項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俗稱“大基金”)一期就已經達到1380億元人民幣的規模,此外各省及地方政府也投入大量產業基金與私人投資基金。這些資金足以組建多條高產能的芯片生產線。

國金證券認為,從長期來看,此次事件將促使中國加快前沿技術研發和薄弱環節突破,在通信行業中5G技術和高速光電芯片、通訊芯片等領域,加速占領技術高地和實現國產化替代。

小貼士

芯片是信息時代“基石”

芯片,是指內含集成電路的矽片,體積很小,是手機、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的一部分。如果說人體最重要的器官是大腦,那麽芯片就是電子設備的“大腦”。

芯片產業是一個國家高端制造能力的綜合體現,是全球高科技國力競爭的戰略必爭制高點。在信息時代,芯片是各行業的核心基石,電腦、手機、家電、汽車、高鐵、電網、醫療儀器、機器人、工業控制等各種電子產品和系統都離不開芯片。

新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00:32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