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不使用IBM、Oracle、EMC,國產數據庫能彎道超車嗎?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6-5-4 18:43: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項來自於中國通信領域最大公司的相關測試,給國產數據庫廠商帶來了不小的振奮。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下稱“中國移動”)委托浙江移動和河南移動進行的包括35大項、上百個小項的集群數據測試日前在中國移動內部公布,來自全國的11家國產數據庫廠商中的9家完成了測試,其中,北京恒輝信達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恒輝信達”)以20%的測試項目中排名第一、50%的項目排名第二,最終獲得綜合排名位列第一。

據悉,除位列第二位的南大通用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南大通用”)此前購買了IBM的源代碼後進行了數據庫的改進以外,其他有7家都是完全的自主創新,業內人士表示,“這基本代表了國產數據庫今後的技術方向”。

2013年6月“棱鏡門”事件曝光,我國IT採購領域開展了一次去IOE運動,即在建立信息系統過程中不使用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Oracle(甲骨文)、EMC(易安信)等國外產品,中國移動IT咨詢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河南移動二級技術專家郭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去IOE,I(主機)和E(存儲設備)的國產化已經有了不錯的解決方案,但是去O(關系型數據庫)迄今為止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也是他們展開國內數據庫廠商測試的重要原因。

3月2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2016中國半導體市場年會上表示,被普遍使用的信息技術設備顯然是有後門的。在很多重要的領域,為了保證網絡安全,應該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進行替代。

“現在國產數據庫發展很快,相信很快還會有新的國產數據庫出來。”倪光南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國產數據庫市場占有率不足10%

在經濟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關的數據放進數據庫這樣的“倉庫”,並根據管理的需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可以說,關系型數據庫技術已經成為先進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計算機應用系統的基礎和核心。不過,因其是信息技術中的底層技術,所以一度不被公眾認知。

“數據庫不就是用來存數據的嘛。”這是普通人對數據庫的最簡單理解。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怎麽把數據存進去,又怎麽把存進去的數據快速高效地檢索出來,便是一件很複雜的事。

郭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這事關數據庫的讀寫比例。“我們寫數據也就是存數據的目的,就是要方便大家讀取應用,所以好的數據庫,其實寫的需求很少,90%以上的功能是要能夠讀出來。”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積累,企業和部門積累的數據越來越多,許多企業和部門都面臨著“數據爆炸”。如何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管理、如何挖掘大量數據中包含的信息和知識,已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在不少領域已經達到或者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是,基礎軟件尤其是數據庫領域,仍然是整個信息產業的短板。“大數據建設是離不開高性能的數據庫軟件的,遺憾的是,目前我國數據庫市場上,以甲骨文、IBM為代表的國外數據庫軟件還處於主導地位。”郭強說。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數據庫的市場需求在70億元人民幣以上,但是國產數據庫加起來還不到5個億,連10%都不到。

國產數據庫產品的先天不足制約了其發展步伐。以中國移動為例,郭強說,中國移動從電信分離出來時,整體的技術架構還很落後。“比如,那時都是脫機計費,所有的計費都存儲在磁帶上,一個月計一次,無法做到像現在這樣的時時計費,也沒有數據庫便於檢索。”

“移動服務的提升與重做計費系統息息相關。1999年分家時中國移動還沒有自己的系統,數據庫也是用的國外三大廠商的。”郭強表示,“其實當時我們也不知道用什麽,軟件開發商熟悉啥就用啥,不同的省份也在用著不同廠商的數據庫。”

據郭強介紹,當時河南移動有幾十萬用戶,用的是甲骨文7.3版本的數據庫。但甲骨文當年在中國還沒有辦事處,國內對其技術的了解更是處於閉塞狀態,處理手段極其有限。

“我們的數據量大,查詢緩慢,數據庫在運行當中不斷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直接影響使用,甚至一耽誤就是一兩天,需要技術人員通宵解決。”郭強說,2001年數字電話大幅出現以後,河南移動的數據量從十幾萬一下子增加到90多萬,並且以每年500萬的數量增長。“2003年數字電話普及以後,河南的移動用戶很快就增加到了3000萬,原本數據庫也就需要三五台,後來增加到了幾百台。而這時,數據庫廠商已經是甲骨文一家獨大了。”

此時,國產數據庫尚處在萌芽階段,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但除了政府網站以及涉及國家安全的部門以外,國產數據庫遠遠達不到相關要求。

遭遇不公平待遇曾是家常便飯

國產數據庫一度問題多多,所使用的領域也有限,這緣於,包括南大通用在內,國產數據庫面臨著極為尷尬的現狀——少人可用。

據不完全統計,甲骨文一家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就超過500人,而很長時間以來,國內包括南大通用、武漢達夢、人大金倉、神舟通用等幾家主流數據庫企業在內,技術人員的總數也不過500人。

2013年“棱鏡門”事件爆發後,“去IOE”被整個中國信息產業界賦予了新內涵,尤其是在銀行、電信、能源等關鍵行業,逐漸升級為一次國產與國外軟硬件信息產業的對決。

據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去IOE運動,其實是阿里巴巴造出的概念。其本意是,在阿里巴巴的IT架構中,去掉IBM的小型機、Oracle數據庫、EMC存儲設備,代之以自己在開源軟件基礎上開發的系統。

2008年阿里提出去IOE時,還有不少人覺得是癡人說夢,但經過多年運營,阿里雲已經完成了去IOE工作,即阿里雲的硬件投入徹底拋棄了這三家傳統企業,並且,經歷幾次“雙十一”的挑戰之後,該技術也趨於成熟。

該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阿里提出去IOE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國外廠商的產品無法處理“雙十一”的巨額交易量,因為他們就沒有想到過會有國人“雙十一”那樣巨大的體量,所以阿里只能自己做。

如果沒有2013年的“棱鏡門”事件,也許國產數據庫的生存空間會更小。

據悉,在參與政府和國企央企的採購項目時,國產數據庫遭遇不公平待遇是家常便飯。“因為此前大家都不大願意用國產數據庫。”某央企信息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選擇國外的產品,出了問題,似乎也不用承擔責任。而用國產的數據庫則不行。”

2014年後,一些政企採購方開始主動聯繫國產數據庫廠商。同樣,在國產化替代的浪潮下,IBM走上了“用技術換市場”的道路。2014年10月底,南大通用與IBM達成合作,獲得了數據庫行業五大金剛之一的Informix的數據庫技術授權。基於該Informix源代碼,南大通用可以自主構造產品,包括增加、刪除、修改各功能模塊,也包括任何一行源代碼,修改和增加的功能代碼亦無需反饋給IBM。

“凡是牽扯到大國利益的技術,對方封鎖保密,都很難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是信息產業的一個重要特點。”倪光南說。

這印證了某參與測試的廠商負責人的看法,南大通用在中國移動的測試中位列第二名,“這說明,能夠完全讀懂和應用那些源代碼還需假以時日。”

給國產數據庫彎道超車的機會

中國移動前兩年一直在做去IOE的研究,除了安全考慮以外,還有降低成本的考慮。“人們都說我們的資費高,其實,僅IOE占我們IT投資的成本就將近90%,一台小型機就好幾百萬,代價太大了。” 郭強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我們使用數據庫的歷程,先是自己培養了很多人去熟悉,而為了去IOE,我們也投入了很多人。”郭強表示,“替換國外廠家,我們一直在做努力,測試國產數據庫好不好用是第一步。”

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政策給了國產數據庫機會。但是,我們的用戶會給國產數據庫更多機會嗎?

過程慢太燒錢是國產數據庫研發遇到的普遍問題,“一年出成果不現實,兩年可能只搭出一個框架。”業內人士表示,國家也為此投入了十幾個億都沒有結果。“一旦方向錯了,所有的投入就會打水漂,所以誰也不願意多做。”

以恒輝信達為例,恒輝信達總裁王志英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他們供養著100多人的研發隊伍,五六年間除了投入就是投入,好幾千萬進去,一直沒有產出。

郭強表示,事實上,即便是國際知名的數據庫廠商,產品再好用,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能在用的過程中進行不斷改進,才可能變得越來越好。

“美國的數據庫是經過幾年的沉澱期才發展到現在這樣的,我們國產數據庫也需要過程,需要時間沉澱,需要一定的扶持。”郭強表示,我們一直受制於國外數據庫,比如我們向甲骨文提出自己的修改需求以後,經常是被要求一遍遍上傳,但是一年也不給處理。如果我們的源代碼數據庫都是我們自己的,就可以針對自己的需求進行有效修改了。”

“國產數據庫彎道超車的時代,要大膽嘗試,當然失敗的幾率也大。我們也希望更多的國產數據庫廠家出現,今後不再依賴於別人,由別人制定規則。”郭強說。

新浪財經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9 15:16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