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14個非洲國家的央行和政府官員將討論使用人民幣作為該地區儲備貨幣的可行性。東部和南部非洲宏觀經濟和金融管理研究所(MEFMI)在一份聲明表示,該地區的17名政府和央行高級官員將在當地時間29日和30日於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的舉行的論壇上討論這一議題。
14國包括未建交的斯威士蘭
MEFMI是非洲14國組成的區域研究機構,包括安哥拉、博茨瓦納、布隆迪、肯尼亞、萊索托、馬拉維、莫桑比克、納米比亞、盧旺達、斯威士蘭、坦桑尼亞、烏干達、贊比亞和津巴布韋。MEFMI發言人格拉迪絲·西韋拉—賈達谷表示,中國是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夥伴,非洲國家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如何從新的國際貿易模式中獲益。MEFMI地區的大多數國家都有來自中國的貸款或捐贈,用人民幣來償還具有經濟意義,“人民幣在與非洲的貿易中已成為所謂的‘共同貨幣’”。
中國和非洲國家的金融合作正在不斷向前推進。今年4月27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尼日利亞央行簽署了中尼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此前,中國與加納,南非和津巴布韋也簽署了該協議。
2016至2017年間,尼中兩國雙邊貿易額增長30%,達123億美元,中國被認為是尼日利亞最大的貿易夥伴。尼日利亞中央銀行(CBN)發言人稱,“互換協議的簽訂將減少大多數尼日利亞制造商交易時尋找第三種貨幣遇到的困難”。
尼日利亞新聞雜誌Economic Confidential28日援引當地經濟觀察家的話稱,“對於中國來說,互換協議的簽訂標誌著人民幣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了,人民幣作為非洲各國儲備貨幣的可能性又增進了一步。”
儲備貨幣是“硬通貨”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分析師劉東亮29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一個國家的儲備貨幣的作用主要是用於國際支付,一個國家可供選擇的儲備貨幣有很多種,比如世界上大多國家都在用美元、英鎊等作為儲備貨幣,說明國際上在支付時對這些貨幣的認可度較高,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硬通貨”。
劉東亮分析稱,以往人民幣在國際儲備貨幣的體系裏是相對弱小的,這幾年使用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國家越來越多,說明大家願意接受人民幣來進行國際結算、支付償還。人民幣正在逐步成為國際主流貨幣,這是人民幣的國際化不斷取得進步的結果。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海外國家對人民幣越來越認可。另外,由於中非經貿合作日益加強,不管是通過貸款還是通過貿易方式,這些非洲國家自身金融體系裏已經沉澱了一部分人民幣,所以,這些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是與日俱增的。
力爭成為主要外匯儲備貨幣
路透社稱,今年隨著人民幣匯率企穩,中國的戰略目標是讓人民幣成為全球主要外匯儲備貨幣,有助於增加外國投資者購買中國債券和股票。今年早些時候,歐洲幾家央行也公布將人民幣作為本國外匯儲備的一部分,突顯出人民幣在全球主要外匯儲備中的地位上升。
繼歐洲央行去年6月宣布增加等值5億歐元的人民幣外匯儲備後,德國央行也已在去年決定將人民幣資產納入外匯儲備。今年1月,法國央行表示已持有一些人民幣外匯儲備,但德法央行都未透露具體數額。法國《回聲報》稱,瑞士央行在其報告中表示,人民幣是其外匯儲備多樣化的選擇之一。路透社稱,西班牙央行表示考慮投資人民幣;比利時央行稱已購買價值2億歐元的人民幣;斯洛伐克央行也表示購買了人民幣。
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人民幣儲備貨幣地位逐漸被認可,已有超過60個國家和地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截至去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占比上升至1.23%,同期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同比增長35%達1228億美元。法國《費加羅報》稱,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地位上升對中國和其他國家都有益。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