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日本造船業已無望翻身?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8-15 18:52: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0814-03-2-LLL.jpg

8月10日,日本重工企業IHI的愛知工廠(愛知造船廠)45年的歷史落下了帷幕。這家造船廠在1970年代中期建成之時擁有日本國內屈指可數的生產能力,曾是“日本造船”的象徵,但在中韓造船企業的攻勢下,訂單增長變得毫無希望。日本此前還未出現過大型重工業集團徹底關閉大型造船廠的先例。IHI的決斷反映出日本造船企業已經無望翻身的現狀。

“站好了愛知工廠的最後一班崗,完成了可以讓我們昂首離開的產品”,8月10日傍晚,在愛知工廠最後的產品——液化天然氣(LNG)儲罐的完工典禮上,廠長喜田章裕面對約200名員工和退休工友等發表了這段講話。

在喜田章裕發表講話的辦公樓後面,聳立著全長800米的大型船塢。在愛知工廠1973年投入運行時,這裏與三菱重工的長崎造船廠香燒工廠、日立造船(現日本海事聯合公司、JMU)的有明事業所並稱為日本三大造船廠。

愛知工廠最後一次造船是在2011年,之後一直生產隧道挖掘機和LNG儲罐。這次徹底關閉後,堅持到最後的約100名員工將轉崗,廠址正考慮出售或出租。

日本重工企業一直在進行各種裁員,但可建造30萬噸以上大型油船的大型造船廠徹底關閉還是首次。隨著東京的城市再開發,IHI在2002年對原東京第一工廠進行功能轉變,三菱重工也在2012年把神戶造船所縮減為專門建造潛艇,三井E&S造船2018年決定減少在千葉事業所的商船建造。即便如此,這些造船廠都沒有徹底崩潰。

近年來,造船業最興盛的時期是雷曼危機前的2007年。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國的經濟增長,全球造船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盛況,IHI愛知工廠也決定第二次重啟造船。但興盛局面沒能持續下去,第二年發生雷曼危機後,船舶需求銳減,於是愛知工廠在2011年停止造船。

即便是經歷了市場低迷,以IHI為首的日本各造船企業仍保留著船塢,原因就是造船業特有的盛衰波動非常劇烈。有大型造船企業的高管表示,“造船業一直覺得,只要有一年好業績,另外九年靠著剩下的訂單和‘副業’也能熬下去”。

造船廠還可以經營橋梁等其他項目,正是因為這一通用性,所以承擔著“調節閥”的功能。IHI在2013年與鋼鐵企業JFE控股進行了造船業務整合,成立了JMU。一方面,作為造船廠的意義已經變得淡薄的愛知工廠繼續留在IHI,一旦訂單增加,就作為JMU的分包基地來使用,仍維持著造船的可能性。

但目前造船廠作為調節閥的意義已經喪失。因為在全球船舶市場上,日本的地位下降已經成為明顯事實。

1990年,日本接到的新船訂單占到全球份額的54%,到2017年這一數字下降到7%。技術水平和生產效率都得到提升的韓國占43%,以低廉人工成本為武器的中國占到35%。一家日本大型造船企業的高管表示,“雖說全球市場正逐步擺脫最低迷時期,但就連日本的海運企業都把訂單交給中韓企業,日本國內造船廠無事可做”。

“愛知工廠的規模過大。如果規模小的話也許還能存續下去”,IHI內部也有這樣的感嘆。資產越是龐大,在無法盤活時就越是損毀企業價值。對於造船這樣波動劇烈的業務,投資者的眼光也異常挑剔。IHI的決斷也許將打破日本其他重工業企業復活造船的美夢。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朝田賢治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19:0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