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消息網9月15日報道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9月13日刊登安東·恰布林的一篇文章,題為《中國將給俄羅斯人吃什麽》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已成俄羅斯農工產品最大消費國,5年後供應規模還將增長一倍多,達到100億美元。不過,我們不光用俄羅斯的糧食和黃油供養中國人,也從中國大量進口蔬菜水果,未來還會引進雞肉和牛奶。
在中美關系緊張背景下,北京尋求使進口來源多樣化的方法。俄羅斯無疑成為了首要替代選項。它已是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僅去年便向其輸出237億美元石油。在北京暗示可能減少從美國進口後,俄羅斯可能試圖對華出口更多原油。
7月19日,中國從諾瓦泰克公司獲得了史上首批俄羅斯液化氣。這批液化氣通過北方航道沿北極海岸運送。中國國家能源局已宣布,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將自2019年起每年從亞馬爾接收至少300萬噸液化氣。
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在俄擴大對中國市場油氣出口的背景下,兩國貿易額到2020年將達到2000億美元大關。
我們在農業領域的合作同樣前景廣闊。近日在東方經濟論壇上討論了合作事項。
中國已成俄農產品主要消費國:2017年俄中農產品貿易額超過40億美元,到2024年,農工綜合體對華出口額將升至95億美元。
當前,俄羅斯主要向中國銷售食品成品、面粉和海產品,從中國購買蔬菜水果。但這種局面今後幾年就會改變。
2月,中俄雙方磋商了中國奶牛出口和俄羅斯牛奶進口的前景,並於半年後的8月14日簽署相關協議。
中國的牛奶消費與日俱增,但對當地生產商來說,主要問題仍是奶牛養殖成本高(因為土地、原材料進口和勞動力價格昂貴)。據中鼎牧業核算,海外奶牛養殖成本要比國內低三分之一。
實際上,該公司在俄布局已有四年:目前在那裏擁有3萬公頃牧場、一家大型奶制品廠和一座鐵路貨運站及物流平台。此外,中鼎牧業還在牡丹江保稅區擁有一家大型加工廠。俄牧場距中國加工廠的距離不到200公里。
盡管遠東聯邦區不缺土地,但由於氣候寒冷,它們不適宜種植蔬菜水果等,因此遠東近三分之二的果蔬需求是由中國滿足的。進口規模如此之大,以至於聯邦區已在邊境口岸開辟綠色通道,使水果的通關時間不超過24小時。
俄遠東吸引投資和出口支持署投資部主任瓦列里·杜布羅夫斯基不久前提出構想:向中國投資者提供廣闊土地實施農業項目。用他的話說,遠東聯邦區農業用地約800萬公頃(適宜畜牧或種植玉米、小麥、土豆等農作物),但現在只開發了三分之二。
順便一提,這方面合作已有先例。例如,去年中國哈爾濱東金集團在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租種農田,租期49年,開始打造跨境農業產業集群。
哈爾濱東金集團不僅在邊疆區養奶牛,還種大豆。對華大豆出口也是俄羅斯農業官員工作的一個優先方向。貿易戰打響後,北京已大幅減少從美國購買大豆,急劇增加了俄羅斯的供應量。目前,大豆種植主要集中於阿穆爾州和濱海邊疆區。但未來,遠東聯邦區其他地區也可能出現類似哈爾濱東金集團實施的項目。
俄工業家和企業家聯盟工業政策委員會專家理事會主席、經濟學副博士莫伊謝伊·富爾希克說:“擴大大豆種植規模的潛力應當從提高產量,而非增加播種面積中挖掘。此外,俄羅斯還應順勢而為,不光向中國大量出口大豆,而且出口高利潤大豆制品。它們的範圍非常廣,尤其是如果利用日本工藝的話。遠東超前發展區已計劃安排成立大豆深加工企業的首批項目。”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