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扒皮”美國交通部長、美籍華人趙小蘭的深度調查報道,暗指她有以權謀私和損害美國利益的嫌疑。
然而,這篇本來不該與咱中國人有啥關係的報道,卻因為《紐約時報》奇葩的報道方式,反而給人造成了一種趙小蘭似乎在“私通中國”的感覺……
咱先說說《紐約時報》為什麽要寫這麽一篇“扒皮”趙小蘭的報道吧。
話說在2017年一次出訪中國的公務行程之前,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擔任交通部長一職的趙小蘭,提出要帶親屬去中國參加官方會面,並希望美國外交部門給安排。但這一要求卻很快引起了美國其他官員的疑惑,認為她這麽做不符合“職業操守”。之後,這次行程便被趙小蘭取消了,改到了去年4月。
但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因為美國國務院裏有人懷疑趙小蘭是想利用自己的官方身份,為自己在美國航運產業做生意的親屬“行方便”,“以權謀私”。這也是《紐約時報》如今“扒皮”趙小蘭的原因。
讀到這裏,相信大家都覺得這篇報道沒什麽問題。耿直哥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而且我也完全支持媒體對於官員的監督。
可在讀完了這篇報道後,趙小蘭到底有沒有“以權謀私”耿直哥還不是不清楚——但這已經根本不重要了,因為《紐約時報》這篇報道讓我驚訝地“發現”,這位出生在中國台灣省的美籍華人高管,居然在“私通中國”!
為啥這麽說呢?原來,《紐約時報》雖然在報道中羅列了大量材料介紹趙小蘭及其家族和家族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史,尤其是她和她的家族是如何與中國的政商界精英建立起了密切關系,她的家族企業“美國福茂集團”又從中獲得了哪些益處,這些證據卻未能展示出趙小蘭到底如何“以權謀私”。
比如,雖然《紐約時報》表示趙小蘭在2001年時就成為了美國政府內閣中的第一位亞裔女性部長,擔任起小布什政府的勞工部長後,她的家族也憑借這一層光環獲得了來自中國政商界的關注,她家族的企業更拿下了很多來自中國的項目和訂單。
但《紐約時報》又提到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就已經與中國政府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不僅成為了很早一批成立的投資企業投資中國的外企人士,還得到過鄧小平等多位中國前領導人的接見。
趙家自己也對《紐約時報》表示,他們的家族企業“美國福茂集團”成立於1964年,早在趙小蘭出人頭地前就已經很有名了,所以是“先有的美國福茂,後有的趙小蘭”。
可雖然這些證據用來證明“以權謀私”夠不夠不好說,但用來暗示讀者趙小蘭乃至趙家“私通中國”卻已經足夠了…..
這不,《紐約時報》中文網就在下面這篇報道中打出了一個幾乎是在“明示”趙小蘭“通中”的標題。而在這篇報道中,趙家在中國的業務就是直接成為了她“通中”的一個重要“罪證”。
但這也僅僅是《紐約時報》提供的趙小蘭“通中罪證”中的一個!
比如《紐約時報》還在報道中表示,自從趙小蘭成為美國特朗普政府的交通部長後,就不斷縮減交通部的預算,導致美國的航運產業舉步維艱。
然而緊接著,《紐約時報》立刻提到她的家族企業卻對中國的航運事業發展投資和貢獻很大.,比如掏錢成立獎學金,資助技能培訓等等。
看來,趙家給哈佛大學等美國學府的捐款真是白給了…….
不僅如此,《紐約時報》還在其報道中將完全可以公開查詢到、且多次被中國媒體報道過的涉及趙小蘭親屬在中國一些企業和機構任職的信息,也進行了“陰謀論”式的加工渲染。
例如在報道趙小蘭的妹妹、美國福茂集團的副董事長趙安吉時,《紐約時報》就在介紹趙安吉曾經在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擔任董事一職時,將這家企業廣泛的業務範疇進行了裁剪和扭曲,只宣稱這是家給中國“修軍艦的國企”。
而盡管趙安吉曾擔任“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的董事,和在中國銀行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這些信息,也都是網上公開可查和被中國媒體多次報道過,《紐約時報》卻在報道這一信息時特意強調“這對於一個外國人來說很少見”,並強調說這些機構有中國官方背景的。
估計這也是為何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趙安吉會無奈地表示如果不是因為她“長了一副華裔面孔”,她也不會被人如此在與中國的關係上大做文章了。她還說她在中國那些機構擔任的“董事”職務是無足輕重的,她的企業也並沒有僅僅關注中國。
最後,也是最滑稽的是,參與撰寫這篇報道的前紐約時報駐華記者傅才德,居然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把趙小蘭去中國訪問時乘坐中國航空公司的客機而沒有選擇美國航空公司的事情也視為了一大“罪證”,還引用美國的法律說政府人員都必須乘坐美國航空公司的客機。
但後來他又尷尬地發現趙小蘭乘坐的國航航班其實是與美國航空公司共享代碼的。可即便如此,這位記者仍然不依不饒地在追問趙小蘭為什麽要乘坐共享航代碼的客機,而不是美國自己的航班,更宣稱中國國航是外國敵對勢力的航班。
所以,在這麽些個“優秀”的記者面前,趙小蘭這個“通中”的“美國叛徒”也只能無處遁形了……(反諷)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