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朋友圈流傳著一條消息「中國叫停乙醇汽油推廣,因玉米儲備驟降」。叫停,驟降這樣的字眼總是很吸引眼球的,很快, 「玉米儲備告急」這樣的討論都出現了
據《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受國內玉米庫存下降及生物燃料產能有限影響,中國將叫停原定今年推出的10%乙醇汽油計劃。
事實上,乙醇汽油的推廣一直伴隨著爭議,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僅1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全部或部分實行乙醇汽油。2019年,乙醇行業的壓力也在凸顯,環保安監併行直接利空下游化工企業入市;白酒行業結構調整降低酒精消耗,大規模新增產能短時間內難以得到釋放。
12月下旬國家能源局組織相關會議,市場關於燃料乙醇和乙醇汽油行業發展「遇冷」的傳聞日益增加,不確定消息來源燃料乙醇的規劃產能將縮減一半,並且未開工的項目或不予建設。與之相對應,乙醇汽油的推廣也將不再快速推進,在已定推廣區域情況下,其他部分省根據實際情況慎重決策。
乙醇汽油由原計劃的全國基本全面覆蓋調整為縮小範圍,其實有跡可循:
糧食安全:讓豬先吃
17年國家能源局科技司負責人就《方案》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介紹了方案出台的背景—即我國糧食連年豐收,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消費有利於調節糧食供求,有效處置超期超標等糧食,促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源局認為,我國每年產生的超期超標等糧食可支撐一定規模的生物燃料乙醇生產。然而自16年我國玉米臨時收儲政策退出歷史舞台,玉米去庫存進展順利,截至目前,臨儲拍賣糧僅剩5387.59萬噸。陳化糧食的減少意味著玉米供需形勢繼續向緊平衡轉化。2020年下半年,預計生豬存欄將加快恢復,飼料需求將從低位反彈。乙醇汽油的推廣應在確保食物供應的情況下進行,從糧食安全的角度來看,從豬口中搶新糧用於乙醇加工顯然是不明智的,延緩乙醇汽油的推廣合情合理。
產能劇增:供需失衡
基於2017年國家提出推廣乙醇汽油政策及相關補貼,2018年國內乙醇產能增速達到210.5萬噸, 然而產能大規模擴張之後並未有效消耗, 2018年產量僅增加34萬噸,與產能增加的情況不成正比,供需失衡使得2019年產能增速放緩。消費習慣短時間難以改變,燃料乙醇推廣遇冷,需求端增速緩慢,延緩產能擴張減少了燃料乙醇過剩壓力,
進口變局:
自19年底貿易和談傳出新進展,市場預期中國在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將向美國增加進口乙醇,傳聞DDGS雙反稅額也將取消。擴大進口勢必對國內市場形成衝擊,國內供應更加趨於飽和,叫停和延緩新產能的投放有利於供需平衡。
能源安全
乙醇大部分由玉米加工而來,其性質可以認為是能源與農產品的中間產品。從能源安全的高度上看,乙醇作為一種未來的核心資源掌握在國家手中是有必要的。民營企業,尤其是技術較為落後的中小型企業將面臨大企業更激烈的競爭。未來,國投和中糧兩大集團的地位將進一步鞏固,佔據燃料乙醇行業主要供應來源。
「中國叫停乙醇汽油推廣,因玉米儲備驟降」,這個聽上去像重磅利多的標題雖然吸引眼球,但我們更多應該看到的是其背後需求端的疲軟及開放進口的隱憂。畢竟臨儲的數據一直被市場關注著,何談「驟降」,而未來玉米下游需求的變化才是關注的重點。
新浪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