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成為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的熱話。香港文匯報昨日訪問多位香港政界人士,他們均認為,要落實好「愛國者治港」原則,愛國只是基本的必然要求,過硬的治港能力正是完善選舉制度後面臨的最大考驗。總括而言,要帶領香港達至良政善治必須具備六大能力︰政治判斷能力、把握大局能力、體察民情能力、推陳創新能力、前瞻跨界能力、協同作戰能力。他們都認為,由愛國者組成的治港團隊具備了這些能力,就能帶領香港揚長避短、扭轉困局,在新的大時代背景下再創輝煌。 ●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政治判斷能力
要扭轉香港整體利益被攬炒分子騎劫的局面,治港的愛國者必須要有政治判斷能力。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近年政府膽識不足,做事怕被批評反對,現時有中央撐腰,應挺起胸膛做事。
劉兆佳指出,在香港,這種政治判斷能力可分為幾方面,首先是要對國家狀況、「一國兩制」政策等方面有深入了解,明白香港與國家唇齒相依的關係,亦要清楚意識外界對國家、對香港的打擊意圖,同時要對香港面對的重要問題有了解,建立有利於「一國兩制」、擁護基本法及特區與中央關係的論述。同時,愛國者更要善於接觸聯繫群眾。
他說,這不是對個別人士的要求,而是整個管治團隊中要各有所長,並取長補短,以集體智慧去應對不同議題,要有歷史視野、國際視野、戰略思維,最關鍵還是要有勇氣、有擔當,為市民服務,以社會福祉為重。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認為,治港愛國者的政治判斷力,其實就是要做到按憲法、基本法、香港國安法等相關法律依法行事,要做到擁護基本法、效忠中國香港特區。
把握大局能力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愛國者只是最低標準,要治港還要有能力、敢擔當,有關人士須站得高、看得遠,了解國際形勢、香港問題,並須積極推動發展。
李慧琼說,今年全國兩會為香港帶來不少好消息,尤其是「十四五」有關香港的內容豐富,要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等,「這裏是充滿契機的,所以(愛國的治港者)應積極作為,把握機會,充分與內地省市合作,積極主動提議和爭取相關措施,急起直追,以達至雙贏,否則只會落後。」
她說,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同樣不容忽視,治港者應有把握大局的能力,推出相關政策措施,助港資企業、青年、專業人士參與發展。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香港發展與國家一直息息相關,香港更要把握「十四五」規劃及大灣區等機遇,故治港者必須了解內地,有開闊視野,掌握國家發展情況,再帶領香港整體作出部署,影響大家一起拚博奮鬥,借助內地的大市場,帶動香港這個地方的發展。
體察民情能力
要做到良好管治,有關愛國者還要體察民情。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認為,體察民情的能力反映於管治者對香港的階級矛盾、貧富懸殊、資源分配不公有理解,並要「貼地」,與基層有接觸,了解市民生活及體恤他們的心聲。
以香港現況為例,陸頌雄說,治港者必須解決住屋等主要問題,不能只停在自己的階層看待現況,還要看社會的整體利益、普羅市民的看法,實現社會平衡,而非只讓既得利益者盡取紅利。
他以現時的失業問題嚴峻為例,指治港者要想辦法提振經濟,甚至推出破格措施,真正應對問題,「大家都要有承擔,不能只靠政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柯創盛表示,有關「愛國者治港」的原則,愛國只是基本要求,要治港必須要體察民情、接地氣,了解不同持份者的意見,推動社會凝聚共識。
他認為可以參考新加坡的做法,讓問責官員在地區開設辦事處,進一步接觸市民,代議士亦要加強與市民的溝通,真正做到上情下達。
柯創盛強調,「愛國者治港」不是要做應聲機器,而是要作出愛之深、責之切的建設言論,並走入社區,全方位地做好相關工作。
推陳創新能力
治港者作為香港的帶頭人,必須有能力、有魄力推陳創新,大膽摒棄不適宜的經驗。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盧瑞安認為,港英時期留下的很多思想未必適用於回歸後的香港,香港留傳和沿用的當時的思想和制度,亦未必是金科玉律,治港者需要用辯證的思維審視。例如在港英時期,英國政府為方便管治香港,鼓吹所謂公務員「中立」,在回歸後顯然不適用,因為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治港者必須愛國。
他認為,一切照舊,不因應時代而改變,是當前香港常常陷入的盲區,治港者作為帶頭人,不能墨守成規、過分保守,應該按照香港現時的情況,大刀闊斧改變。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黃均瑜認為,破格求變是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的必要方法,因此治港者必須要有魄力、有擔當。他說,因循守舊是沒有風險的做法,而求變則需要承擔風險,作為治港者需要有擔當風險的能力,需要不斷改善過往做法。
他強調,當前香港出現民粹化的情況,但若治港者提出的政策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並且符合香港長遠利益的,即使市民一時不理解,亦要積極解說、說服,爭取更多的支持者,令有利於整體利益的政策得以推行。
前瞻跨界能力
時代發展迅速,當下治港者的前瞻跨界能力,對香港發展產生的影響會較以往更大。前海管理局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洪為民認為,治港者要有前瞻眼光,積極帶領香港在影響未來的主要方面着力發展。例如數字時代下,科技互聯網發展至關重要。
他認為,治港者首先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學會用市民樂於使用的新方式和市民溝通,亦可以用相關思維和科技豐富治理手段,例如政府可利用科技分析輿情把握民情,或做其他大數據分析等,從而為市民提供更準確、細緻的服務。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葛珮帆表示,無論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完成好國家戰略發展中對香港的定位,還是更好地服務市民,都要求治港者具備超前的眼光。以創科發展為例,香港近年雖已加大投入,但相關方面的整體水平仍然滯後。
她說,科技發展要「鬥快」,但即使特區政府內部有部門想應用新科技,申請程序依然冗長,諸如此類的制度明顯限制科技的發展應用,而這種情況的出現,說明治港者缺乏相關思維,亦證明了治港者具備相關能力的必要性。
協同作戰能力
凝聚愛國愛港力量協同作戰,是治港者必備的能力之一。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表示,香港特區實行以行政長官為核心的行政主導體制,行政長官作為治港者,不僅要確保行政機關順利施政,亦要和立法會不同政黨有效溝通合作,向司法機關說明「一國兩制」下的憲制安排,聆聽市民聲音,還要在必要時向國際社會解說部分議題等,因此十分考驗和需要協同合作的能力。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坦言,過往見到有部分治港者只顧自己部門眼前工作而不考慮香港整體利益的情況需要改善。她認為,需要有制度建立不同治港者的聯繫,治港者亦要有意識拒絕用狹隘的思想對待工作,要主動擔當,將香港甚至國家的整體利益融入自己工作的理念中。
民建聯副秘書長顏汶羽認為,無論是官員還是建制派等治港者都要明白,香港的整體利益凌駕於自己的利益之上,大家的最終目標都是為香港市民服務,所以有協同作戰的基礎。
他強調,愛國者分布在香港的不同團隊、不同界別,治港者需要有能力兼顧不同階層、群體的利益,從而凝聚共識,團結更多的治港者協同合作,令香港的整體利益最大化。
文匯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