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10|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軍情動態] 美海軍大擴軍的尷尬:雄心勃勃遇到力不從心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1-8-15 23:13: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3ed9b0ed-98f5-4d24-91e1-253747548870.png
為了盡量增加大型艦艇的數量,美國開始建造成本更低的“星座”級護衛艦。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說,美國是當今全球僅有的三個洲際型國家之一,也是最大的海洋國家。作為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國家,美國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海上優勢,而且海軍規模是海上優勢的保證。

美國“福布斯”網站日前刊文稱,美國海軍公開承認,美海軍只能維持現有300艘艦艇的規模。更糟糕的是,規模相對較小的美國海軍卻要“監管全球”。這也說明了一個事實——美國很想卻已經無力大規模擴充其海軍規模。

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為什麽無力擴充海軍艦隊規模?這得從美國海軍不斷變更的造艦計劃說起。

美海軍欲大規模擴軍

上世紀80年代,冷戰進入高峰時期,美國海軍大力擴軍,為此提出了雄心勃勃的“600艘艦艇計劃”,到蘇聯解體時,美國海軍規模達到592艘,基本達成目標,正是這個雄心勃勃的計劃,美國才打贏了與蘇聯海軍的“濕冷戰”,扭轉了海上競爭的頹勢。蘇聯解體後,失去像樣對手的美國無需也無力維持如此龐大的海軍規模,不斷縮減,到2016年底,美國海軍大型艦艇規模萎縮到278艘。

隨著中俄海軍實力的逐步增強,近幾年美國海軍又開始擴充海軍規模。近年來,美國海軍出台了多個造艦計劃,反映出美國在海軍艦隊規模這個問題上的遊移不定。2016年12月,美國海軍發布“兵力結構評估”,要求實現並維持一支由355艘特定類型和數量艦艇組成的艦隊。2017年12月12日,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2018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將實現“355艦隊”的目標定為美國國策。2019年3月,美國海軍發布2020財年30年造艦計劃,進一步明確了“355艦隊”的造艦目標。

2020年4月,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發布題為《美海軍結構及造艦計劃:背景及國會應關注的問題》的報告,以實現並維持“355艦隊”為目標,對美國2021財年、未來5年乃至30年的海軍造艦計劃進行分析。根據這份報告,2021財年,美國海軍將要求採購8艘新艦船,申請總額為199億美元的造艦預算。在未來5年,美國海軍計劃建造44艘艦艇,包括國會2020財年授權採購的LPD-31兩棲運輸艦和LHA-9兩棲攻擊艦。

2020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布30年長期軍艦建造計劃。進入本世紀30年代,美海軍艦艇數量將達355艘,到2051財年將達546艘(包括無人艦艇)。美國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稱:“海軍30年造艦計劃符合美國防戰略,我們需要一支現代化的作戰部隊在太平洋採取行動。”從預算上看,在該計劃的前5年(2022財年至2026財年),美擬將原先的海軍造艦預算再增加450億美元,達1470億美元。從投入重點看,新增資金大部分將用於建造“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其中12艘計劃在2041財年前投入使用。

2021年6月,美國海軍向國會提交了一份更新後的未來造艦計劃,從原本打造355艘艦艇的標準“後退一步”,並為未來美國海軍艦隊的發展制定了優先次序。這份新文件列出了最少321艘、最多372艘有人艦艇的目標。該文件還說:“在此期間,美國國防部將繼續進行的分析、試驗、測試和製造原型,分析部隊結構、艦隊架構、情報等,以完善所需要的能力,並在軍事競爭中客觀描述作戰力量的技術和操作風險。這項工作將為未來部隊提供參考,並反映在2023財年的造艦計劃中。”

由此可見,美國海軍的造艦計劃是在不斷進行動態調整,明年將會發布一份更詳細的長期計劃。但即使擴軍,美國海軍大型艦艇規模增加也是有限的,數量增加主要集中在無人艦艇。而且本應大力擴充規模的海軍還傳來了讓決策層不想聽到的消息——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吉爾迪上將公開表示,“我們真的負擔不起比我們現在所能維持規模更大的海軍……根據目前的預算,我們只能承擔得起300艘大型艦艇的規模。”這也意味著美國海軍大型艦艇規模擴軍計劃無法實現,規模比原計劃縮減不少。

錢是個問題

美國海軍艦隊的規模縮減有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是工業能力的下降。由於金融業的興起以及其他國家的比較優勢,美國的製造業逐步空心化。而海軍是一個對工業能力依賴程度很高的軍種。恩格斯在其傳世名作《反杜林論》中指出:“現代的軍艦不僅是現代大工業的產物,而且同時還是現代大工業的縮影,是一個浮在水上的工廠”。然而,美國的造船業現今世界排名僅第26位,已經無力為海軍提供更多的產品和產能。恩格斯還指出:“不僅海上的暴力工具即軍艦的建造,而且它的管理本身都成為現代大工業的一個部門。”然而,由於訂單不足,行業蕭條,美國的造船工業在管理方面也不能滿足美國海軍的需要,突出表現為兩棲攻擊艦“好人理查德”號因為管理不善而被燒毀,最後不得不除役。

二是資源的不足。這裏主要是指財政資源。恩格斯指出,以現代軍艦為基礎的海上政治暴力,表明它自己完全不是“直接的”,而正是取決於經濟力量,即冶金工業的高度發展、對熟練技術人員和豐富的煤礦的支配。然而,美國海軍獲得的經濟力量已經無法支持艦隊的擴張——海軍軍費的增長速度遠遠落後於軍艦單價的上漲速度。20世紀70年代美國海軍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平均造價高達4億美元,取代“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建造成本高達11億美元,而之後的“伯克”驅逐艦的最新型號報價最高達37億美元,DDG-1000驅逐艦更是創記錄的70億美元,雖然美國國防預算達7300億美元,面對高昂的艦艇建造成本也力不從心,無奈之下只能縮減造艦規模。
此外,海軍為了研發新武器投入的巨額資金、海外軍事基地的運營費用以及海軍航空兵裝備的採購費用的上升也直接擠佔了用於造艦的資源,讓美國海軍擴充艦隊規模顯得有心無力。

力不從心的後果

鑒於上述原因,美國海軍艦隊規模削減已經成為事實,再也無法恢復冷戰期間的規模。然而,美國的霸權需要護持,就必須要維持海上優勢。維持海上優勢與艦隊規模縮減之間的矛盾由於中俄兩國海上反干預作戰力量的增強而變得日益尖銳。因此,美國只能另辟蹊徑,以此來維持日益鬆動的霸權根基。筆者認為,美海軍艦隊規模的縮減將會產生諸多影響。

未來,美國將更加重視盟國的海上力量。冷戰結束後,美國面臨一個局面,就是數量不斷削減的海軍主力艦只與海洋控制不斷攀升的任務之間矛盾不斷激化。為了彌補這個缺口,美國開始倚重盟國的海軍力量。在2006年12月的國際海上力量論壇上,時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邁克爾·馬倫上將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千艦海軍”構想,他聲稱:“這支大艦隊將由那些有志於保衛‘全球公地’的盟國共同提供,其任務不僅在於阻止國家間侵略,還涵蓋了反海盜、緝私、查禁販賣人口、阻止非法移民、反恐以及堵截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運輸。”

隨後美國出版了兩個版本的《21世紀海權的合作戰略》,意在整合盟國海軍力量,維繫美國海上霸權。但是這個計劃在特朗普時代幾乎停滯。而註重多邊外交的拜登政府對此很感興趣,前不久英國“伊麗莎白女王”號航空母艦打擊群遠赴亞太就是被看作是美國對盟國海上力量倚重的一種映射。現如今美國的海軍主力艦只規模在短期內無法增長,盟國海上力量將會在美國的海洋霸權戰略中佔據更重要的地位。

為了增加海軍艦艇的數量,無人武器在美國海軍艦隊中的比重將會上升。無人武器不僅造價相對低廉,而且具有更大的載荷以及更強的續航能力,可以用於布雷、通信中繼、布設傳感器、電子戰、獲取情報等諸多方面。

因此,無人武器在美國海軍艦隊中的比例會大幅上升。2022財年至2026財年,美國將為建造12艘大型無人水面艦艇、1艘中型無人水面艦艇和8艘超大型非自主無人潛航器提供43.39億美元的預算。到2045財年,美海軍將建造119艘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以及24艘超大型非自主無人潛航器。到2051財年,美海軍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數量將達166艘,超大型非自主無人潛航器數量將達76艘。此外,該計劃還要求30年內將美國海軍核動力航母數量保持在10艘至11艘。

由於海上力量不足以壓制對手,美軍將借助其軍種和兵種的力量,加強爭奪製海權的能力。而之前出台的“多域戰”概念將更多參與到奪取制海權的構想中。美軍對“多域戰”概念的界定是“在所有領域協同運用跨域火力和機動,以達成物理、時間和位置上的優勢。”美軍判斷,對手可能擁有抵消美軍某一領域的優勢,但很難從各個領域進行反制。“多域戰”的實質就在於,使美軍能夠在所有作戰域對敵實施多元化攻擊,迫敵在各領域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多域戰”依托信息網絡技術優勢,調動分散配置的部隊,利用多線並舉、多點聯動、多域協同的機動優勢,分散進入,對敵實施多線進攻。一方面,將作戰編組分散部署、快速聚合,以達到兵力分散、火力集中的效果;另一方面,分散配置指揮與控製節點,形成多節點網絡狀結構,在局部遭受攻擊後,不影響整個指控系統運行。這裏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國陸軍利用“海馬斯”火箭炮打擊海上目標,配合美國海軍奪取製海權。

盡管如此,美國海軍艦隊規模縮減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還是無法完全消除,這意味著美國海軍的海上優勢在削減,美國海上霸權的根基遭到侵蝕,美國的霸權護持將變得更加困難。

(作者系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中華網



相關內容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1 22:32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