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多元經濟,創造優質職位,新型工業化不單是傳統工業回流,而是發展新一代高增值產業。香港曾在多項工業創下輝煌成果,新一代工業不靠低廉勞動力,更多是轉化科研的成果,帶動高產值工業製造。
配合創新製造的發展方向,香港科技園公司將三個分別位於大埔、元朗及將軍澳的工業邨重新定位為「創新園」(INNOPARK)。2021年啟用,位於大埔的醫療用品製造中心(MARS中心),針對生產週期對精準度、衞生程序及質量,均有特別需求的醫療產品產業。
香港品牌「美時醫療」(Time Medical)亦在MARS中心設立生產基地,最近更正式開幕。美時醫療的研發團隊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醫學院及香港大學,已在科學園研發磁力共振成像系統(MRI)長達15年。
MRI是全球最尖端的醫療設備之一;應用了多個學科成果,橫跨超導磁體、頻譜儀、線圈、應用成像、AI軟件及計算機醫學等領域。
研發六年攻關
1980年代,首部MRI在美國面世,每台動輒千萬港元計算,利用磁場、無線電波及精密電腦科技,清楚透視人體的內部組織,補充X光和電腦掃描未能清楚呈現的組織,屬於極精準和非創傷性的成像法,研發製造要掌握多項高深科技,入場門檻甚高,投資期極長。
美時醫療採取差異化策略,從專科細化進入市場,先後開發了通用型、臨床前、寵物專用和乳腺診斷專用的MRI。最近選址本港投產全球首台兒科專用MRI設備NEONA,已獲美國FDA注冊認可,出口至東南亞及歐美專科醫院。
美時醫療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啓元博士說,NEONA從2014年立項研發,團隊經6年不懈奮鬥,2020年才完成首台樣本機。
港入MRI俱樂部
馬啓元博士說,研發經年是因為MRI集合多項高端科技,以往只有美國、德國、荷蘭、日本和中國五國才掌握,香港是加入「MRI俱樂部」的最新地區成員。NEONA在疫情嚴重時籌備投產,期間再獲注資一億港元,足見投資界的信心。
幼兒專用MRI開創業界先河,設計無先例可循,一切都從頭做起。美時醫療高級副總裁及創始人莊新耀解釋,通用型MRI按成人體重設計,釋放能量對幼兒過多;如果調低能量,成像效果則不理想。
一般MRI設備可重達6至7噸,只能安裝在醫院底層,幼兒深切治療部(NICU)多設於醫院高層,把幼兒移至醫院底層掃描,涉及一定風險。安裝在高層的MRI,要減低重量配合樓層的承重力。團隊逐個部件攻關研發;從底層超導磁體,以至最後成像軟件;研發超導磁體更耗時達4年,可見難度之高。
全球首部兒科MRI
NEONA只重3噸,特別寧靜,運作噪音較一般MRI系統降低了8成;釋放能量下降了7成,分辨率提高16倍,速度快2倍,從早產至6歲體型的小童都可使用。
馬啓元博士說,完成研發NEONA後,即物色投產地點;內地多個省市以至美國紐約市經濟發展局都有向公司招手。至2020年,獲悉香港正籌備推動國際創科中心,美時醫療決定在香港建立兒科事業部和生產基地。
美時醫療首席運營官及創始人楊思敏說,以往入門級醫療產品,多採取在港研發,國內生產的策略。NEONA屬於高增值、高精密機種,轉而回港投產,在於較易招聘人才,配合技術要求;多家本地大學均有開辦與醫療相關的工程學課程,亦有不少畢業生自歐美國家回流。NEONA又從全球採購部件,香港進出口暢通無阻,物流運輸無出其右,產品出口較為方便。「香港製造享有品牌效應,客戶更有信心。自公佈在港投產的計劃,歐洲廠商邀請美時醫療擔任設計及製造商,可見『香港製造』,絕對是信心保證。」
莊新耀說,NEONA在港組裝、測試、調配,符合一系列醫療器材的ISO認證,目前設有4條生產線,日後擴充至8條,年產量可達200部。
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博士說,MARS中心專供醫療用品、設備生產,部分具無塵空間設計,亦預設加固承重和加大供電量,大大減省生產籌備時間,租戶進駐後可在短時期內開展生產計劃。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說,《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清楚說明了香港科創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策略,把香港打造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美時醫療正是本港創科的成功例子,充份發揮「科研—創新製造—金融」價值鏈的優勢。香港創科界應找緊在港發展的黃金機遇,以美時醫療的發展經驗,亦足以作為其他創科所借鑑。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