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城收儲已超350億元,華僑城、中國金茂、越秀地產等房...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5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每經編輯 陳夢妤   

收回閑置土地,在2025年迎來明顯加速。

2024年11月,自然資源部下發文件,明確可運用地方專項債收回存量閑置土地,此後各地收回地塊的案例不斷湧現。

2月11日,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於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徵集公告》,2月11日~2月20日,面向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會展片區徵集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

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11日,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公告中涉及土地總數量超160宗,土地使用面積超680萬平方米,擬收購價格合計超350億元。其中,惠州擬收購價格超120億元,居首位;珠海擬收購價格66.5億元,排在第二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兩月已陸續有華僑城、中國金茂、越秀地產等眾多房企名下均有地塊被收回。“各地對存量土地的收購,開啟了2025年專項債收購存量土地序幕,預計一季度各省市都會陸續加入‘發債收地’行列。”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向每經記者分析稱。

自2024年底起,各地政府積極響應盤活存量閑置土地的政策號召。

每經記者注意到,僅今年2月以來,就有廣州、惠州、汕尾、中山等多個城市發布了收儲公告,收儲金額在0.63億~55億元不等。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截至2月11日,佛山、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公告涉及土地總數量超160宗,土地使用面積超680萬平方米,擬收購價格合計超350億元。其中,惠州擬收購價格超120億元居首,珠海以66.5億元位列第二。

以廣州為例,共回收14宗閑置土地,合計約97萬平方米,分布在花都、白雲、增城以及南沙等地,涉及寶信地產、白雲城建、華僑城等房企。

從收回方式看,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採用應付票據或延期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閑置土地,既不佔用政府資金,又能盤活閑置土地,優化土地供應結構。此前的2024年8~11月,廣州已陸續回收多宗閑置土地,此次規模更大。

2月11日,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關於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徵集公告》,自2月11日~2月20日,面向芙蓉區、天心區、雨花區、開福區、會展片區徵集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雖然暫未明確計劃收儲規模或總價金額,且未包括湘江河以西的湘江新區和望城區。

據中國銀河測算,目前全國合計尚未開工的住宅與商服土地面積或在5.76億平方米左右,合計土地價值約3.5萬億元左右,假設未來按照平均80%折價收購和50%收購量計算,對應閑置土地收購所需的資金規模應在1.4萬億元左右,將大幅改善城投和房企現金流。

“按照過去土地佔房地產開發投資成本計算,未來閑置土地回收再利用有望在未來帶動1萬億元新增房地產或基建投資。”

每經記者梳理近幾月房企的退地情況,華潤置地、越秀地產、華僑城及部分地方城投企業,在廣州、武漢、福州、南京等城市陸續退地。

以華僑城為例,其位於廣州增城區派潭鎮背陰村的商業用地,2019年以5.74億元競得,項目為華僑城文化康養度假小鎮,但此後鮮有開發消息。

截至2024年6月底,該項目總計容建築面積15.6萬平方米,剩余可開發計容建築面積15.43萬平方米,近乎未開發,如今被納入收儲名單。

此前,華僑城位於武漢的一宗TOD地塊也被收回,地塊規劃由商辦為主、住宅為輔調整為住宅為主、商辦為輔,最終重新出讓還是由華僑城以底價競得。

在眾房企中,被政府收回土地較多的還有越秀地產、中國金茂等。

越秀地產在2024年8月~11月,先後三次退回所持地塊,涉及資金超130億元,但補償方式為支付等值的應付票據,可在有效期內用於支付指定區域的土地收購。

中國金茂則在2025年1月13日公告,將名下位於浙江湖州的4幅地塊交由湖州南太湖管委會收儲,總代價為7.81億元,現金補償分三期在2年內完成,涉及地塊於2021年競得,目前仍未開發。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分析,房企土地被收回,一是因為房企資金緊張無力承擔後續開發投入;二是地塊本身不適應當下市場,如商業佔比過多去化困難;三是政府出於公共利益收回土地。

“對於現金流承壓的企業,退地可拿回已繳納的土地出讓金用於在建項目,緩解現金流緊張壓力;對於經營穩健的企業,退地有利於優化土地儲備及盤活項目,長遠看有利於公司健康發展。回收土地調規後再放出,也為推動企業開發投資創造了機會。”劉水進一步補充道。

嚴躍進則提到,各地“債收地模式”的開啟,將有助於快速系統高效促進存量土地的盤活,對於土地市場的供求關係平衡具有積極作用。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此類土地項目收購後,對於相關房企的資金狀況改善具有積極作用,反過來有助於房企輕裝上陣,在穩定企業經營或進入新一輪投資拿地方面保持更強的競爭力。

中指研究院分析,當前,專項債收購閑置存量土地仍存在多項難點,如專項債額度不清晰、調規程序複雜、土地置換利益難協調等,導致部分地方政府參與積極性不足;收購價格低,政府和企業協調困難,企業參與意願低,且收購標的物集中在地方國企,較難調動其他類型企業積極性。

“但這一舉措有利於改善市場供求關系,促進房地產市場進入新循環,是2025年促進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止跌回穩的關鍵舉措。”中指研究院提到,預計未來中央與地方政府將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加快收儲節奏,更多城市有望借鑒廣東省做法,出台詳細操作細則或指引,推動房地產市場朝著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
閑置土地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2-21 23:01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