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514|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番茄吃得越多就越胖?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3-7 19:43: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番茄汁從店面裏消失,日本可果美公司(Kagome)股價迅速上漲。久違了的「減肥特需季」再次到來。

雖然可能很多人已經知道了,但筆者還是想簡單地重溫一下此次的「番茄熱潮」。2月10日,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所農學研究科教授河田照雄發表了關於番茄所含有效健康成分的研究結果。這一結果被宣傳為「吃番茄可改善代謝症候群」,從而一鳴驚人。

與京都大學一同列在聯合研究名單中的日本DelMonte公司吃驚地表示「沒有預料到會有如此大的迴響」,公關部稱「初期處於無法滿足所有訂單的狀況,我們採取增產措施解決了問題」。

看到此次熱潮後,可能很多人會心想「又來了?」記者也這樣想。回顧最近的這10年,從2001年的「啤酒酵母」開始,2003年是「豆漿」、2004年是「黑醋」、2005年是「瓊脂」,電視報導引發的減肥特需就像是每年的例行公事一樣。

峰迴路轉的事情發生在2007年1月。富士電視臺的系列節目「發掘!無奇不有大事典II」關於納豆的療效捏造資訊一事曝光之後,特定食材的「搶購風潮」終於平息下來。然而,2008年香蕉減肥再次讓例行公事重新上演。並且引發了此次的番茄熱潮。

假如說以前的風波與番茄熱潮有一點不同,那就是,過去的熱潮大多是通過電視節目中的實驗等有意製造的,而此次是大學實驗結果被報導後的偶發性熱潮。造假事件以來,雖然消費者的媒介素養(Media Literacy)得到了提高,但或許是因為心想「既然是京都大學的實驗,那就沒錯」,所以涌向超市的人相當多。

實驗鼠瘦下來了嗎?

京都大學關於番茄效果的實驗是怎樣做的呢?此次發現的番茄所含有效成分為「13-oxo ODA」。據該大學介紹,給作為肥胖併發糖尿病樣本的老鼠喂食高脂肪食物,同時投餵13-oxo ODA後發現,與13-oxo ODA未攝取群相比,攝取群的血中及肝臟中的中性脂肪量的上升降低了大約3成。另外,在投餵了13-oxo ODA的群組中觀察到了可作為能源代謝亢進指標的直腸溫度上升現象。

看到這一實驗結果,我們腦子裏會浮現出兩個疑問。首先一點是,在這一結果中任何地方都沒有寫著「可以瘦身」。目前,消費者日益形成了「番茄=減肥」的印象,但京都大學的結果說到底只是中性脂肪減少。的確,如果血中及肝臟中的中性脂肪值下降,瘦身的可能性可能會增高,但有的人雖然很瘦但中性脂肪值卻比較高。如果已積存在體內的皮下脂肪、內臟脂肪的量不減少的話,便不能說是「可以瘦身」。

京都大學網站主頁上刊登的實驗結果標題是:「在番茄中發現可有效改善脂肪肝及血中中性脂肪的健康成分:效果在肥胖老鼠身上得到確認」。總之,這不是一項關於是否可以瘦身的實驗。

筆者畫蛇添足地提一句,「代謝症候群改善=瘦身」這個說法也是錯誤的。對於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而言,雖然腰圍的數值十分重要,但重要因素還包括中性脂肪值、血壓及血糖值等。也就是說,如果血壓下降了,也可以說是「代謝症候群改善」。

另一個疑問是,這項實驗歸根到底是在動物層面。有沒有在人身上進行臨床試驗的計劃呢,筆者提出了就此採訪河田教授的要求,但似乎由於諮詢的人太多,要求被拒絕了。在通過臨床試驗取得確著的差別數據之前,認定「通過番茄可使代謝症候群得到改善,從而可以瘦身」未免有點輕率。筆者期待著京都大學的進一步實驗。

雖然現在番茄成了意面、沙拉的必用食材,但日本人的人均年消費量只有9公斤,還很少。從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統計來看,番茄消費量較多的國家集中在埃及、希臘以及利比亞等南歐及北非地區。

例如希臘的消費量為94.3公斤,是日本的10倍以上。義大利為53.9公斤,美國為45公斤,這些國家均為日本的5倍以上。與日本同樣消費量較少有南韓、印度尼西亞等,亞洲的國家、地區居多。

(點擊放大)

番茄消費量與肥胖率為「逆相關」

那麼,番茄消費量較多的國家的人們是否身體較廋呢?接下來看一下各國的肥胖率會發現,如預想的一樣,北美的數值遙遙領先。希臘的肥胖率為18.1%,是日本的5倍以上。南韓、印度尼西亞是與日本相同的結果。  

(點擊放大)

也就是說,勉勉強強顯示出「多吃番茄可以瘦身」的,只有義大利的數據。上述兩項統計反而顯示出了逆相關的關係,如果給不知道有番茄存在的人看這兩種數據,他們甚至會在心裏想:「番茄吃得越多就會越胖。真是一種可怕的蔬菜。」

當然,這些數據根本算不上是一種疫學調查,歸根到底只不過顯示出了一種傾向。筆者想知道,各個地區的番茄中所含的13-oxo ODA量是不是也有差別。也許可以這樣說:僅憑這一次的統計數據,就說「多吃番茄可以瘦身」,不過是一種幻想。

吃番茄不容易得癌症?

看看可果美公司的網頁,還有另外一個很有趣的內容。那就是希臘與義大利的癌症死亡率對比數據。如上圖表所示的那樣,義大利的番茄攝取量是希臘的約一半。從平均每10萬人口的癌症死亡率來看,希臘男性為227.8人,女性為168.3人,與其形成對照的是,義大利男性為316.4人,女性為213.2人。網頁上還有這樣一句話:「可以說這是證明番茄消費量與癌症等生活習慣病之間關係的數據之一。」

僅憑這一數據,就認為番茄與癌症存在因果關係的做法有點「粗暴」。如果按照這一論理,那麼以番茄消費量約為義大利一半的法國以及還不到其2成的日本為例,這些國家的癌症死亡率就應該比義大利更高。

筆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資料以及人口動態,試著算了一下。由於所使用的數值與可果美公司的數據不同,在相同條件下對這3個國家重新進行計算的結果是,首先義大利人的癌症死亡率(平均每10萬人)男性約為316人,女性約為220人。與其相比,日本人的癌症死亡率男性約為288人,女性約為179人;法國人男性約為299人,女性約為187人,均低於義大利。這原本也必須進行採用對比方式的臨床試驗和疫學調查,所以不能僅憑數字就下定論,但至少不能斷定「吃番茄不容易得癌症」。

雖然絮絮叨叨地做起了關於番茄的「負面廣告」,但筆者並不是想說「番茄沒有任何保健效果」。另外,筆者也不想對京都大學的實驗吹毛求疵。相反,筆者認為番茄是維生素及礦物質豐富的、完美的健康蔬菜。

問題在於僅僅挑出食材中含有的特定成分,簡直像「靈丹妙藥」一樣進行大肆宣傳的這種風氣。雖然站在記者的立場上來看,這將會「害人不成反害己」,但只要能掀起一時的熱潮就好,存在這種想法的媒體的責任極其嚴重,應該反省之處很多。但是,假如番茄的番茄紅素等具有強烈抗癌作用的話,肯定早已成為醫療用藥了。充斥大街小巷的「爛街」健康食品之所以不會成為藥品的理由,不也與此相同嗎?

以前,筆者聽某位大學教授說了一句話,印象非常深刻。當時記者問他:「營養食品及普通食品所含的成分中,有真正起作用的嗎?」。

對於預想著「沒有」這一答案的記者而言,得到的回答令他稍感意外。那位教授說:「幾乎所有的東西都有(治療)效果。所以,(營養食品)不是完全騙人的。」

教授繼續說道:「我也用左旋肉鹼什麼的做過實驗,確實能促進脂質的代謝。但是,那種效果微乎其微。我也對採用多種成分能減掉多少脂肪進行了驗證,得出的數值並不值得期待。」

大概,這就是真理吧。即便番茄多麼具有燃燒脂肪的作用,暴飲暴食也是無法讓身體瘦下來的。假如吃番茄可以瘦身,那麼,不管希臘人吃多少高脂肪食物,也應該比我們日本人廋得多。

最好還是趕緊拋棄「單吃某一種食品就能瘦身」的想法吧。不做運動,飲食營養不平衡,而且持續吃同一種東西,即使會一瞬間瘦下來,歸根到底那也不過是一閃而過的效果。每一個嘗試過減肥的人,都曾經歷過這種情況吧。(《日經商務在線》記者:佐藤央明)

http://big5.nikkeibp.com.cn/eco/news/catecow/2346-20120306.html?limitstart=0

標題講係反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21:0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