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0485|回覆: 2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歷代港督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1-28 21:40: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砵甸乍爵士(1843--1844)
一八四二年,滿清政府因於鴉片戰爭中戰敗而簽訂「南京條約」,當中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一八四三年英維多利亞女皇簽署「香港憲章」,宜佈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並委派砵甸乍爵士為香港第一任總督。除了港督外,砵甸乍爵士同時亦兼任香港註軍總司令。他來港後即成立以港督為首的議政局、定例局,可惜在砵甸乍任內兩局極少舉行會議,更可說是形同虛設。由此可見,當時的砵甸乍擁有極大權力。由於受到英國商人的不滿而受到孤立,砵甸乍爵士逐於翌年離仕,亦成為任期最短的港督。

2.戴維斯爵士(1844--1848)
一名中國通,故此他為自己改了一中文名為爹核士。在戴維斯爵士任內,香港進行了第一次的人口普查,當時全港人口為二萬三千九百八十八人,而人口普查亦成為香港政府的慣例。由於他的施政得不到當時的英國商人支持,再加上與下屬不和,戴維斯爵士逐憤然辭職,黯然離港。

3.文咸爵士(1848--1854)
一名外交家。他上任後大量節省政府開支,以達到收支平衡,同時積極刺激房地產買賣,使庫房收入大增。由於文咸爵士待人隨和,處事沉穩,不單英國政府對他甚為賞識,而他與香港各方人士亦有良好關係。

4.寶寧爵士(1854--1859)
為自己改了一中文名為包令。在他任內,廣州發生了「阿羅號事件」,寶寧爵士曾代表英國要求當時的兩廣總督葉名琛道歉,最後導致英法聯軍之戰。

5.羅士敏勳爵(1859--1866)
一八六零年,當時的滿清政府因於英法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而英國政府亦宣佈九龍半島歸香港總督所管轄。直至一八六五年羅士敏勳爵任滿,他才被調任錫蘭總督。

6.麥當奴爵士(1866--1872)
在他任內,廣東海關巡邏船進入香港水域搜查走私漏稅船隻,「影響正常貿易」,英國商人稱為「封鎖香港」,而這次的「封鎖」,影響香港達二十年之久。

7.堅尼地爵士(1872--1877)
堅尼地爵士與麥當奴爵士是同鄉及校友,且閱歷大致相同,但他們的性格卻極不相同,他是繼麥當奴爵士後成為香港第七任總督。

8.軒尼詩爵士(1877--1883)
允許華人在中區興建商店及建築物,對該地區的建設有重大貢獻。另一方面,他亦委任第一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伍才進入立法局,並准許華人申請歸化入英籍,由此可見當時華人的地位慢慢提升。軒尼詩爵士任滿離港後轉而出任毛里求斯總督。

9.寶雲爵士(1883--1887)
他本是一教育工作者,更曾任大學校長以及新世蘭總督。可惜他在任兩年後便以身體欠佳為理由退休並返回英國,並由當時的輔政師馬師署任其職務。直至一八八六年,困擾香港達二十年之久的「封鎖香港」事件亦結束。由一八八七年開始,署理港督改由當時駐港英軍司令金馬倫少將出任。

10.德輔爵士(1887--1891)
在他任內,山頂纜車正式通車;而香港電燈公司亦開始為香港提供電力。德輔爵士離任後由駐港英軍司令柏立基少將出任署理港督。

11.羅便臣爵士(1891--1898)
他到任後不久,便出席當時的香港西醫學院第一屆畢業典禮,該年的畢業生只有兩人,其中一人便是中國國父孫逸仙先生,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於澳門行醫。及後在一八九五年他在中環成立「興中會」,密謀在中國起義以推翻滿清政府,可惜在他廣州起義中失敗被迫逃到香港,最後他更要逃亡到日本。羅便臣爵士離任後其職務由當時駐港的英軍司令柏立基少將暫代。

12.卜力爵士(1898--1904)
在他到任前五個月,清廷的李鴻章與英國駐華公使竇納樂爵士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新界的土地租與英國九十九年,由七月一日開始,但九龍城寨仍由清政府所管轄。翌年四月,卜力爵士派員到大埔接管新界,但卻遇到原居民的強烈反抗,由當時的駐港英軍司令加士居將軍派兵前往鎮壓。一九零三年,卜力在主持最高法院(即今立法會大樓)的奠基禮後同日任滿離開香港,調任錫蘭總督,由輔政司亨利•梅爵士(香港第十五任港督梅含理爵士)任署理港督。

13.彌敦爵士(1904--1907)
是一位軍人出身的內政官員,他十分重視香港的城市發展,在他主持下,港府制定了一個較完善的中區重建規劃,同時亦開闢了九龍區的主要幹道。

14.盧押勳爵(1907--1912)
他在任期間,曾向英國政府建議將山東的租借地威海衛交還與中國,以作為中國將新界永久割讓與英國的交換條件,雖然當時的殖民地部同意予以考慮,可惜最後卻不了了之。盧押勳爵亦提出香港需要有一所大學的構想,終在一九一二年三月香港大學舉行開幕禮,由他兼任校長。香港大學教學樓「盧嘉樓」、宿舍中的「盧嘉舍」及山頂的盧押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15.梅含理爵士(1912--1919)
他曾任香港政府的輔政司,十分熟悉香港事務。當他到香港履新時先由卜公碼頭上岸,然後轉乘八人大轎,突然一刺客對他槍擊,幸他未有受傷,這亦使他成為唯一一位被行刺的港督。自此以後,梅含理爵士便改以汽車代步。直至一九一九年,當梅含理爵士於加拿大休養時,突以健康欠佳為理由,獲准提早退休。他在香港的職務由當時輔政司史雲署任

16.司徒拔爵士(1919--1925)
由他開始,以後的港督都被冠以「漢性」。在他任內,香港曾發生幾次的罷工,使香港經濟大受影響。一九二二年發生海員大罷工;一九二四年「省港大罷工」發生,香港華工為了聲援上海「五卅慘案」開始罷工,同時要求廢取不平等條約及改善香港華人的待遇。大罷工初期,港府企圖強加阻壓,但卻帶來反效果,使過十萬的工人離港返回中國,香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百業蕭條,但港英政府卻束手無策。最後,司徒拔爵士黯然離港。

17.金文泰爵士(1925--1930)
他能說粵語及國語,同時亦深愛中國文化。在他任內,歷時一年零四個月的「省港大罷工」終於結束,香港經濟開始復甦。此外,啟德機場亦正式啟用。金文泰爵士於一九三零年任滿離港,調任新加坡總督兼馬來西亞高級行政專員。

18.貝璐爵士(1930--1935)
一九三零年貝璐爵士到港就任第十八任總督,同年港粵兩地首次有飛機通航;此外,本地電話亦邁進自動化年代。一九三五年貝璐爵士離任,貝璐道因此而得名。他離任後由輔政司修頓任署理港督,任內港英政府放棄銀本位,改革幣制,自行發行港幣。

19.郝德傑爵士(1935--1937)
在任期間,首班定期航機「多拉多號」降落香港啟德機場;此外,瑪麗醫院亦正式啟用,成為香港大學醫學院的附屬醫院。一九三七年四月郝德傑爵士離任,調任錫蘭總督,由輔政司駱克爵士任署理港督,郝德傑道因他而得名。同年七月七日發生盧溝橋事變,日本侵華,自此以後,十多萬的難民湧入香港。

20.羅富國爵士(1937--1941)
他上任後,正巧抗日戰爭開始,他遂頒佈緊急條例,宣佈香港為中立區,以置身事外。後來,廣州為日軍攻陷,大批難民紛紛來港避難,使當時人口大增。另一方面,港府亦開始進行如燈火管制演習、建築防空洞等措施以應付當時日軍以進駐深圳的緊急局面。

21.楊慕琦爵士(1941--1947)
楊慕琦爵士是香港第21任的港督,也是香港歷史上唯一一個的「投降總督」,日佔期間他成為日軍的階下囚,過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鐵窗生涯。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2#
發表於 2011-1-28 22:39:28 |只看該作者
記得補上來源,免去無謂的糾紛。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3

好友

45

積分

居民

榮譽勛章

3#
發表於 2011-2-1 12:37:08 |只看該作者
楊慕琦爵士是香港第21任的港督,也是香港歷史上唯一一個的「投降總督」,日佔期間他成為日軍的階下囚,過了三年零八個月的鐵窗生涯。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8 03:3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