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工業廢料也可變身綠色建材。房委會今年起全面引入煉鐵後產生的廢棄物「礦渣微粉」,取代部分水泥製混凝土建公屋。房委會試驗後發現礦渣微粉較水泥環保及便宜,本年度6個新公屋項目將率先應用;若以年均1.5萬個公屋單位建屋量推算,礦渣微粉可較水泥減少20%碳排放,並可令房委會節省60萬元。
曾用於建青馬橋 房會引入礦渣微粉是煉鐵後廢料,其化學成分接近水泥,加工後可變成建材,國際已普遍使用,但本港仍未普及,過往只曾使用礦渣微粉混凝土,興建青馬大橋及昂船洲大橋,但未曾應用於住宅項目。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表示,2010年已探討在混凝土加入礦渣微粉建公屋是否可行,並於同年12月至2011年2月在石硤尾邨第2期第5至6座公屋,試驗興建31至40樓預製外牆組件,發現效果較用全水泥混凝土好,因此決定今年起在沙田、洪水橋及安達臣道6個新公屋項目,全面使用礦渣微粉混凝土製造預製外牆組件,是首個機構將礦渣微粉應用於興建住宅。
署理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梁之光說,由於礦渣是循環使用物料,礦渣微粉混凝土較生產全水泥混凝土,可減少95%碳排放,若用於公屋興建,一年可減少約3700公噸的碳排放,相等於1.6萬棵樹1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建築成本則可節省5%,即60萬元。
房屋署總結構工程師麥耀榮指出,礦渣微粉混凝土的抗壓力度及耐久性,均較全水泥混凝土好,包括可減少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機率,其使用壽命超過100年。房屋署未來會從內地兩間工廠取貨。
為推廣綠色建築,房委會自去年2月起引入由港大研發的碳排放估算,從6個範疇評估公屋由興建至落成的碳排放。馮宜萱稱,據評估,興建公屋結構及公屋落成後的公共空間裝置是碳排放最多的範疇,署方未來會在新公屋項目廣泛採用預製組件及選用耗能較少裝置,減少碳排放。
應該推廣私人企業使用此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