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靜態組報道】有90多年歷史、又名「紅屋」的林邊屋,已活化成為一所自然教育中心,用作介紹本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展出多種香港獨有的生物,例如香港瘰螈、盧氏小樹蛙、招潮蟹等,中心經已開放,免費參觀。
位於鰂魚涌柏架山道50號的林邊屋,聳立於大潭郊野公園附近山丘,始建於上世紀20年代,原為太古糖廠高級職員的住所。後來糖廠關閉,政府於1976年接管林邊屋。從1985年至2002年,林邊屋曾租予國際文化事業協會使用,作為舉行展覽和音樂會的場地,並於1998年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在東區區議會的支持和建築署的技術支援下,林邊屋經復修後交由漁農自然護理署管理,並成為本港首個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旨在推廣自然保育。
展示美麗自然環境生態
林邊生物多樣性自然教育中心昨日(6月1日)正式開幕,環境局局長邱騰華表示,這座具90年歷史的文物建築,經復修後重獲新生命,正好體現社區與政府部門的攜手合作,能促成自然與文物古蹟保育的完美結合。
漁護署指出,選擇林邊屋作為自然教育中心,是因為接近大潭郊野公園,為古蹟和自然保育的結合;而建築署指,修復林邊屋有一定困難,例如要找回上世紀的磚頭。
中心的地下有叁個展覽廊,展示香港美麗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第一個展覽廊主要介紹生物多樣性的功能和價值,以高清影片展現香港多種動植物。第二個展覽廊由樹林、河溪、海洋和紅樹林四個部分組成,訪客可透過展版、短片和多媒體互動遊戲,認識棲息地和物種多樣性之間緊密的關係。訪客亦可近距離觀察活生生的本地原生動物及其特徵,如盧氏小樹蛙、香港瘰螈、招潮蟹和彈塗魚等。第叁個展覽廊則回顧香港過去的生態研究及自然保育工作。
中心一樓設有一個多用途會議室和兩個活動室,用作舉辦學生和公眾教育活動。中心將定期舉辦電影欣賞、公眾講座、工作坊和導賞團等活動。遊客亦可參觀中心外的鰂魚涌樹徑,沿途欣賞本土樹木。
http://www.singpao.com/gw/xwa/201206/t20120602_360614.html
依家分分鐘變左地盤起豪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