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25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核能發電]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中國核電重啟需防“大躍進”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4 10:24:3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被業內視做為核電重啟鋪平了道路。然而,經歷了福島核電站事故後,中國核電重啟真的準備好了嗎?我們的技術和安全保障又能否支援新增的3000萬千瓦裝機容量?除了大建內陸核電站之外,中國核電發展還有沒有更好的模式?本報記者就此話題獨家專訪了核電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祚庥。

新增3000萬千瓦還是要慎重
商報:目前距離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已經一年多了,您覺得中國做好了重啟核電的準備了嗎?

何祚庥:重啟是必然的,我們確實有這個基礎和能力,而且中國能源發展核電不可能一直停滯。但是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核能基礎研究薄弱,技術儲備不足,對長遠發展目標和路線圖的論證還不夠深入。在堅定發展核能的同時,需強化風險意識,努力夯實各方面的基礎,有一個“百年大計、穩紮穩打”的心態和安排,切不可“大躍進”。

商報:我們最近拿到了一份報告,就是工程院課題組遞交決策層的“在2015年核電裝機4000萬千瓦規劃基礎上再建3000萬”的建議,這新增的3000萬千瓦裝機規模是否就是您提到的核電發展“大躍進”?

何祚庥:單從現在來看,我們要保障4000萬千瓦已經是比較大的極限,是否要再加3000萬千瓦,我個人覺得還是要慎重。事實上現在大家都提到2015年的規劃是4000萬千瓦,但我們最初發佈的《2010-2020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清清楚楚寫得明白,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才是4000萬千瓦,後來“十二五”規劃把這個發展速度提上來。

這就會帶來兩個問題:第一是在其他類型能源增速不變的情況下,核電發展速度這麼大,與政府提出降低能耗發展國民經濟的目標相違背;第二就是安全問題。

核能發電“性價比”不一定高
商報:具體來說,我國目前核電發展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問題?

何祚庥:首先就是經驗。我國發展核電經驗尚淺,中國運行記錄只不過是全世界運行堆年的1%。全球共有441座已運行的核電站,總裝機3.75億千瓦,共運行約31年。計算得出全世界30個擁有核電的國家已有近1.4萬堆年的運行運驗。而我國已運行15台核電機組,裝機1257萬千瓦,運行經驗只有不足140堆年,僅僅是世界的1%。

其次便是我們原料的對外依存度問題。發展核電要用到核原料,我國核原料對外依存度太高。僅現在已建、在建的40座核電站,其年需求的天然鈾對外依存度已高達85%!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過50%就被認為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核原料對外依存度超過80%,一旦總裝機容量再度上漲,誰來保證我們的原料供應?

第三便是成本問題。核電站是經濟代價極高的能源技術。中國火力發電的上網電價是0.33元/度電,中國的三峽水電上網電價是0.25元/度電。國家能源局提供給我的數據,核電的發電成本是0.429元/度電。但只計算了裝備、運行及原材料消耗成本。至於一套完整的核電成本計算中,還應包括核電“退役”費用、後處理、嬗變、填埋或銷毀等所需費用,這麼高的費用一時難以降低,大規模的上馬誰來買單和消化?

還有一點便是廢棄物的處理。核能是否能夠被當做清潔能源還需思考,這一點福島核電站的事故便給了全球一個教訓,全世界441座核電站的長期運行,已積累了幾十萬噸放射性污染源,至今未能找到科學的應對這一潛在污染源的有效方法。

建議重點發展海上及小型核電
商報:但是我們看到福島事件後,從安全性角度出發,已經確定了更為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這也無法保障嗎?

何祚庥:福島事故那一類機型就是第二代核電站,即由電源來驅動“冷卻水”,一旦電動驅動系統遭到破壞,就造成重大核事故。第三代核電站則是採用重力保證冷卻水在“三天”內不致核電站中斷,從安全性角度考慮,第三代技術的成熟度要比第二代技術的先進程度高。但一旦超出“三天”,仍然構成潛在安全危險。而且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AP1000型核電站全球已運行的“堆年”是“零”,沒有運行經驗,全世界僅有4座AP1000反應堆正在中國建造。而發明者美國,至今未最終決定是否要在美國建造2-4座AP1000型核電站。

商報:在您看來,中國理想的核電發展速度和方式應該是怎樣的?

何祚庥:核電的發展要更穩重,從速度來看,如果去翻查發改委和能源局的審批記錄,事實上26座核電站項目已經獲得審批,無再更改的可能。2020年核電站裝機容量達4000萬千瓦左右,能夠保質保量保證安全就已經不容易做到了。

在近期的發展方向上,我贊成將核能轉向應用於大型海洋船舶、大型作戰艦艇。這樣不僅可以省去應用於船艦的石油,還可積累核電安全運行的經驗。船舶艦艇所需核動力較小,大型核航母則需要120萬千瓦的大型核動力。轉向船舶動力的優點是,所需天然鈾資源僅為建造大型核電站的1/10、1/20。如果發生戰爭,海上石油通道被切斷,海上核動力也可以保證能源供給。

此外,我建議國家重視研發小型核供熱堆,或小型核熱電兩用供熱堆,解決迫切需要解決的城市建築節能問題。這類小型熱中子堆的安全性能由於規模較小,比大型核電站安全,事故處理較為容易。當然,首先是在東北,在哈爾濱等寒冷又有充沛水源地區試點推廣使用這一新技術。(王曉朦)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6/04/15015317_0.shtml

軍用核反應堆轉為民用?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23 09:12

© 2015 SSKYN

回頂部